法國總統大選極右候選人澤穆爾以戴高樂派的保守主義傳人自居,謹守中間但偏右的常識位置,其旋風正在席捲中間派的選票,甚至令中間偏左的選民也覺得吸引。
法國總統馬克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將接受隔離,但仍會遙距辦,以視像方式開會。
如何既抗疫救人又維持社會生機是目前法國和各個國家所遇到的最大難題。而在這個難題背後,是一連串的沒有答案的疑問。
法國總統馬克龍形容,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已接近「腦死」。這個在國際安全上舉足輕重的70年跨國組織,為何會走到這個貌合神離的地步?
民眾經濟利益的受損和對精英的不滿,在社交媒體的助力下,催生了一波洶湧的民粹主義浪潮。
綜觀法國政壇的趨勢,不管是民族主義、民粹主義、保守主義、激進主義等各種意識形態均企圖擠進生態政治這一大舞台。
英美領袖民粹激進、德國默克爾即將退位,西方剩法國總統馬克龍撐場。但在G7峰會後,他卻有感而發:西方霸權的終結已開始。
以香港目前每日都有抗爭的情況,是否成立調委會的適合時機?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在各種抗爭活動完全停止,社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後,才能理性地展開調查。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歐盟峰會上表示,歐洲(對中國)天真的年代已經過去。香港人不要天真,以為全球起哄跟中國叫板的時候到了,香港也可以跟着一哄而起。
30年前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最近提出了新的理論,把西方國家出現嚴重社會分化對立的問題,歸咎於政客們鼓動和利用各個群體的身份認同抗爭來贏取人心。福山認為,現在威脅着民主制度的就是這種「身份政治」。
一般讀者也許搞不清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有何不同,兩者不是都指愛國愛自己的民族嗎?其實不然。
特朗普在Twitter扯謊、罵人、自我吹噓,似乎毋須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然後又把使用Twitter的態度和作風帶到實體世界,顛覆了傳統的規矩、禮節和習慣。
伊朗在一帶一路的位置亦十分重要。美國要制約中國的發展,必然一併制約伊朗。
美國的表現顯示:美國已不再把自己視作一個富可敵全球的大國了。這個定位令美國不願再為盟國作額外的承擔,亦不願意在與盟國貿易時吃點小虧。
如今開打了,特朗普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只放幾個導彈,讓自己和文翠珊、馬克龍都有個交代,便草草了事。
對民主制度的批評聲音,多集中在公民參與的深度與廣度上。
由西方世界壟斷了400多年的創新模式只能走向全球化,現在逐漸由新興國家創新取代。
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前後,成為今年一個遊走於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大題材。
39歲的總統、與63歲的第一夫人,牽手走進Palais de l’Élysée。
馬克龍感謝選民信任,並期望為法國寫下新篇章。
「飛馬」「克服」了一條「小龍」,按中國「拆字」神算,勒龐命裏注定被馬克龍克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