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國際一級的紐約愛樂樂團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演出兩場。該團音樂總監是香港管弦樂團總監的梵志登,更巧合的是,他同時在明年離開二團,因此這次亞洲之旅也可以說是他的告別演出。
香港管弦樂團選取重量級作品為2023年掀開序幕。第一個星期,擔任獨奏的還有小提琴家寧峰。但在下半場的曲目中,最能成為主角的一位,就是擔任獨奏的小提琴首席王敬。
新一季的演出者陣容,其實頗為嚇人一跳。聽了港樂30多年,從未見過一年之內,可以星光熠熠如此,不單是國際知名的音樂家,甚至本地的聲樂家及演奏家,人數之多,亦是前所未見。
56億票房《長津湖》電影電影配樂師梁皓一:「香港人學貫中西,和內地人交往,我們懂得中國人的規矩;和西方人交往,我們又如魚得水。香港人,絕對有實力,協助中外的文化交流!」
4月7日晚所演出的西貝遼士第五交響曲,香港樂迷並不陌生。前總監艾德敦演出多次,慶祝建團百年的倫敦交響樂團也在港演過。但在約菲棒下,演出予人煥然一新的感覺。
在海外4星期,突破式的樂聞一個接一個。林樂培、郭利民相繼離世,香港兩個樂團也有人事變動或物色總監。
在新冠疫情下,何時復常也許是未來總監們的主要考慮之一。
香港旗艦樂團約請本地卓越作曲家譜曲,以其藝術優勢,為新作品提供演奏平台,合情合理。綜觀全世界,絕大部分樂團委約新作品的,如非國際頂級作曲家,就是當地作曲家。
7月1日正日晚上原定在紅磡體育館的大型演出,結果受颱風「暹芭」突襲,遺憾被迫取消。翌日下午風勢減退,同樣慶回歸的香港管弦樂團樂季壓軸演出如期晚上舉行。
走進久違了的香港文化中心,一種冷清的感覺撲面而來。儘管面對零星聽眾,港樂近百樂師保持高度專業。指揮一職由4位樂手客串,演奏前作講解及示範,過程一絲不苟。
香港大會堂1962年開幕前,不少音樂會都在陸佑堂舉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港大校長賴廉士(Lindsay Ride)酷愛音樂。
1997年出生於廈門的鋼琴家牛牛,因為疫情關係近兩年的國際巡演幾乎全部停擺,曾經的習以為常,原來竟真的不是理所當然,他有何深刻體悟?對音樂有何影響?作為一位古典鋼琴音樂家對跨界又有何看法?
演出、隔離兩者沒有衝突,最後還是看個人的選擇。
我等香港樂迷首次有幸觀賞李大爺指揮功架,是1986年,而且是連續兩次演出截然不同的曲目,真是耳福不淺。
最初說黃昏前後考慮取消8號風球,以為演出還有機會進行。可是先後改為晚上取消及維持到午夜。作為聽眾,音樂會取消,退票了事。但作為演出單位,血本無歸之餘,還要安排退款。
廖國敏的成就不止於香港音樂界,還走出國際。他在巴黎國際史雲蘭諾夫指揮大賽得獎後,獲委任費城樂團的助理指揮,那是華人指揮的首次。
10月25日寰宇交響樂團即將在大會堂舉行疫情後首場演出,指揮家及作曲家亦是樂團音樂總監的麥家樂說,「人心苦悶的時候,更應該用音樂讓人振奮、令人開心,我就想起貝多芬。愈艱難的時候,愈應該積極面對。」
香港管弦樂團音樂總監梵志登指出,新冠肺炎改變了他對「自己前途、人生和家庭的想法」,宣布2024年離任紐約愛樂樂團總監一職,到時他會否留任港樂有待宣布,但看來機會不大。
票價的問題,大部分港樂成員並不知情,得悉後都很吃驚。但他們更關心的,是梵志登來港後獲豁免,不用完成隔離就開始排練,去年全團到竹篙灣強檢隔離的噩夢,揮之不去。
記得前年曾一度傳出荃灣大會堂因城市規劃而面臨拆卸命運。這次突如其來的消息,是否拆卸前的凶兆?
在音樂廳拍照,可以還是不可以?這是香港各大音樂廳的一大問題。
劉元生主政的11年,香港管弦樂團事無大小都由他關注拍板,包括選任音樂總監梵志登、開除林丰等,且看主席易帥後會否把樂團恢復以音樂藝術為先的管理。
香港藝術節以往的揭幕演出,大多以外國樂隊、歌劇擔綱。今年香港中樂團委以重任,另有風味,值得大家留意。
來自英國曼徹斯特的鮑力卓,擔任港樂大提琴首席30年。這次演出,對他、也對疫情後的香港,意義重大。
2020年香港十大樂聞選舉,結果一半是與新冠肺炎有關不樂的樂聞。但更感意外的,是那五則正面的樂聞。
對於樂師們被隔離14天,個人深表同情。既然被官方定性為「緊密接觸者」,他們亦無奈接受隔離事實。
香港管弦樂團近日因為一位樂團成員確診新冠肺炎,導致全體近百樂師被強行送至大嶼山竹篙灣檢疫中心隔離14天。在微信有人貼出樂團全體隔離後加了一句:「後台50多人也送隔離了」。事實是這樣嗎?
隨着疫情在香港紓緩,近日似乎不少音樂家願意來港隔離14天後演出。上周為香港管弦樂團新樂季揭幕演出的指揮廖國敏便是其中之一。
現場音樂的鮮味兒,是不可能在家中或通過耳機重播而得的。
疫情阻礙香港音樂廳重開,隔離政策讓外國音樂家卻步,但為本地樂手提供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