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新冠疫情專題

林鄭月娥:快測陽性呈報回升 政府有能力處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9
特首林鄭月娥呼籲市民自願參與快速抗原測試,只要多市民支持,就會有好成效,更有利本月21日起分階段放寬大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她又指一俟確診數字回落到3位數,便結束例行抗疫記者會。
疫情穩定向下 新增陽性2492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8
政府一連3日展開全民自願快速抗原測試,快測陽性申報平台陸續收到呈報個案,4月8日接獲宗數比過往有所增加。由於確診宗數仍然甚高,即社區仍有傳播鏈,政府籲配合全民檢測。
一連3日全民快速檢測 用完快測套裝可補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8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周五在抗疫記者會呼籲市民參與一連3日的全民快速抗原測試,重申如果市民用完防疫服務包的快測套裝,可到全港89個增補點補領,周四(7日)各增補點合共派發超過11萬份測試包。
如何以低風險加強與內地往來?
作者:莊太量2022-04-08
香港疫情從高峰回落,很多市民染疫,或已達群體免疫。政府可否調整隔離要求,增加兩地經濟交流?
學校快復課 歐家榮提醒學生 上課前自行檢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7
由於學校即將復課,政府呼籲學生在上課前自行做檢測,若有徵狀一定不可上學,而學校一旦發現個案,也要馬上通知衞生防護中心。另外,又建議6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第四劑疫苗,以加強保護。
保就業計劃申請要求放寬 僱員月薪上限取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7
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優化「2022年保就業計劃」,將取消合資格申請僱員的月薪上限,亦會容許大企業為最多1000名員工申請津貼。另外,新一輪首階段消費券今天開始派發,不過,有食肆負責人認為短期內幫助有限。
疫情趨緩新増2777宗陽性 政府力谷長者接種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6
雖然本港疫情自3月初高峰下降,但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警告確診水平仍高,預計市民在假期活動較多,不排除之後有反彈風險,希望市民多加留意。
呼籲市民做快速抗原測試 林鄭月娥:有利日後放寬措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6
全民快速檢測將在4月8日開始,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建議市民,早上做快速抗原測試結果會更準確。他又提醒檢測結果若呈陽性,切勿上班。至於確診者即使沒有安排入住隔離設施,如有需要仍可選擇入住。
寄望新政府
作者:陳文鴻2022-04-06
現屆政府已成留守者,以往績看,很難對之有期望。新一屆政府是香港希望所寄,防疫治疫政策怎樣抑止疫情,怎樣與經濟、社會、民生平衡,將是考驗。
香港的新冠疫後重建:從「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視角看功能社會發展
在疫後重建課題上,我們可以學習彼得・德魯克的轉危為機策略,以人為本和卓有成效領導力,並推動政商界、非營利機構等和市民合作,體現功能社會的理想,亦應趁機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林鄭月娥的愧疚之心
作者:林沛理2022-04-04
現屆香港政府,尤其是它的領導人林鄭月娥,有時令人咬牙切齒,不是因為他們經常犯錯,甚至犯下大錯,而是因為他們犯錯之後似乎毫無悔意。他們最缺乏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一顆愧疚之心。
改善第5波疫情  優化抗疫營運管理
作者:黃錦輝2022-04-04
内地醫護人手基本上還未充分妥善利用,那麽與其不由分寸地要求内地增援,倒不如自己做好本地人力資源優化工作,使現時在港逗留的内地醫護人員可以更廣泛地參與抗疫,讓他們盡顯所長。
確診降至4000宗以下 撒禁飛令後輸入個案稍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3
今日新增確診個案回落至4000宗以下,亦是連續9日保持在4位數。醫管局已提供2.3萬劑新冠口服藥,亦已為私家醫院、診所及暫託中心提供口服藥。
林鄭月娥:中醫藥在港發展須「拆牆鬆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3
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組長仝小林周六建議,特區政府應將中醫藥納入政府的醫療體系,確立中醫藥應有的地位。特首林鄭月娥承認,目前納入中醫仍有制度上的制肘。她已責成食衞局從制度和政策上研究「拆牆鬆綁」。
張竹君澄清 本港並未發現新型變種病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2
本港今日新增4475宗新冠病毒陽性個案,當中有18宗輸入個案。張竹君澄清,2月初兩名由德國經荷蘭來港的人士,並非感染英國的混合變種病毒Omicron XE。
林鄭月娥:下周五至周日自願快測 倘陽性24小時內上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2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要求市民做快速檢測,可檢視全港感染情況,有利日後制訂抗疫措施。她又強調,此舉並不是取代全民強檢。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教授則認為,確診個案持續回落至維持3位數時,可以進行全民檢測。
受疫情影響 康文署宣布停辦第8屆港運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1
本港今日新增5823宗新冠病毒陽性個案。當局表示,由於考慮到繼續籌備港運將面對持續不確定因素,且不少康體設施將繼續用作抗疫用途,故決定停辦第8屆港運會。
商界希望盡快放寬社交限制
作者:施永青2022-04-01
香港在回歸後之所以仍行一國兩制,目的是要保留香港與海外的自由聯繫;現在我們為了防疫,卻自廢武功,設下種種關卡去妨礙香港與海外的聯繫。沒有海外的聯繫,香港只與內地通關也沒有用。
徐德義:長者接種疫苗不理想 27萬人從未打針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31
第5波疫情至今,確診雖比最高峰低,但政府呼籲市民不可掉以輕心,疫情仍有反彈可能性,不能鬆懈。另外又爭取在4月底前,將70歲或以上長者及院舍院友首劑疫苗接種率推到九成以上。
周末起全港派發防疫服務包 暫託中心可處方新冠口服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31
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政府將按原定計劃,周六(4月2日)起在18區派發,期望7天內完成。又會因應市民需求在18區設置派發點,補漏拾遺。另外,確診輕症的安老院舍院友,可直接入住暫託中心,毋須再經分流。
探索一條符合大城市特點的抗疫之路
作者:陳景祥2022-03-31
香港是國家的特別行政區,必須跟隨全國抗疫政策,積極配合;但同時我們應摸索出一條適合香港自己的抗疫政策和應對方法,釐清我們的抗疫目標,探索到底可以怎樣做。擺脫清零、共存之爭,盡快令香港走出困境。
政府修例加強阻嚇性 違強檢令最高罰5萬囚半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30
特區政府延長《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多項緊急規例的有效期多半年,直至9月30日,以延續實施疫情防控措施的法律框架,並加重違反強檢令罰則,3月31日(周四)生效。
林鄭月娥否認放棄外防輸入 指外資對港信心非一朝一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30
針對國際商會代表和外國駐港領事的關注,特首林鄭月娥表示,當局已採取了一系列短期措施、取消禁飛令,令海外人員往來可稍為恢復。另外,當局又達成中西醫共同會診等突破,冀望可以達到「三減」政策目標。
上海不封城的啟示
作者:施永青2022-03-30
上海今次不封城,顯示中國在防疫策略上已有新突破,這種突破將有利於中國與國際接軌。當中國能與國際接軌的時候,香港要與內地通關就更加不成問題。
新增陽性個案續向下 援港中醫專家參與治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9
伴隨確診個案下滑至8000宗以下,中科院院士仝小林率領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抵港,為年長新冠病患調理身體。另外,港大「防止自殺早期預警系統」本月23日響起警號,呼籲市民主動關心身邊人,尤其是長者。
呂大樂:升斗市民最怕「唔知道做乜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9
升斗市民最怕「唔知點做」──「唔知你做緊乜嘢」之餘,他們更不知道自己「做啲乜嘢好」。呂大樂教授近日以此於《明報》撰文,呼籲在上位者反璞歸真,認真聽聽升斗市民的聲音。
都會大學設熱線中心 支援醫管局接聽查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9
香港都會大學表示,由3月28日(周一)起加入支援行列,於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設立熱線中心,共有10條熱線,每天早上8時至晚上10時運作。
風險社會:疫境下的香港
作者:袁彌昌2022-03-29
現在香港凡事都要靠「阿爺」開腔維穩,令本已過時的港府行政系統之上,疊加了多層且混亂、非制度化的決策系統,令香港淪為了「殭屍城市」,這樣對香港應對風險社會的問題與災難非常不利。
香港疫情何時完結?
作者:黎漢偉2022-03-29
朋友陳先生欲以「菌」字預測香港疫情何時完結。「艹」像兩個「十」字;「囷」則是古代圓形的米倉,古代即已過去,粵語「圓」「完」同音,是否意味Omicron疫情會於今年10月10日完結?
香港警世錄
作者:林沛理2022-03-29
如果今日的香港已成深圳的窮親戚,那該如何形容它與新加坡的關係?香港淪落至此,那套「新加坡能,為何香港不能」的雙城記式論述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