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通識教育

我們的法蘭西歲月
作者:陳奕偉2024-05-22
從鄧小平及周恩來身上,我們看到了學貫中西於民族復興的重要性,辯證統一在他們的身上得到了最大的體現,當然也直接地影響着我們每一個活在一國兩制中的香港人。
服務中大校董會29年 梁定邦心繫山城
作者:編輯精選2023-03-18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梁定邦服務中大校董會29年,他與中大的因緣,始於90年代中期獲政府委任。
豐盛的學習之旅:學生怎樣看大學的通識教育?
作者:黃顯華2022-12-12
本文以科目的性質、協作、應用、學出望外和社會化學習5個角度,分析5個學生的個人反思報告。
最受歡迎的校訓:博學篤行
作者:潘銘基2022-11-08
作為如此多高等學府所選用的校訓與院訓,「博學篤行」表明了學以致用的重要性,以及世人對實踐所學的重視。一句校訓,連結了校內與校外,難怪獲得了這麼多辦學者的歡心,可謂實至名歸!
發展建構學習的歷程:對學習和課程的反思
作者:黃顯華2022-11-05
中大伍宜孫書院所有學生都要參與通識教育課程,這門課更新了學生對學習的理解,給予實踐新學習理念和方式的機會,有助未來的持續和自主學習過程,也促進了個人成長。
通識教育科試題去政治化?
作者:黃家樑2022-05-16
通識科以往爭議最大的就是考問內容,是否有同時和均衡地考問六大單元內容,或過分偏重有關香港社會的議題。今年的試卷能顧及香港、中國、全球的不同背景,算是合情合理。
大學圖書館轉型:甘把金針度與人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23
自從世界步入資訊時代,大專院校圖書館面臨『圖書館消亡論』的挑戰。學習模式逐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紙本資源也不再是學生和教師吸收知識的唯一選擇。
如何透過實踐上歷史課
作者:施永青2021-12-30
人類在野蠻年代的歷史更長,在我們基因裏遺留下來的印記更多,更值得我們好好地去學習,要學習這段歷史,不能只從書本裏去學,還可以透過實踐中去學習,露營只是其中一種。
梁美儀:全球化中的經典閱讀 跨文化與跨學科對話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02
我們希望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可以帶領我們在「幫助年輕人學會為自己發聲,並尊重別人的聲音」,以此培養「善於思考、有潛在創造力的世界公民」的目標上更進一步。
梁美儀教授:通識教育與教育理想的追求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25
今天香港社會上對通識教育有各種各樣不同看法以至誤解,張燦輝教授將他多年來從事通識教育建設的反思和心得結集成文,從教育理想的高度論證通識教育的意義,是十分適時的。
金耀基教授:大學通識教育的定性、定位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23
赫欽士認為通識教育是「基礎概念的共同蓄積」,是為每所大學的本科生所必須有的。在張燦輝眼中,通識教育是大學造就「全人」為目標的實踐之道。
課程設計和合作共贏的感受:以多個模型去分析組內的群體動力
作者:黃顯華2021-06-19
通過他們的提問和讚賞,他們懂得分工合作的好處,欣賞整班同學一起參與10個計劃,這種共學模式大大地擴展了他們的眼界和思考角度。
課程設計和合作共贏的感受:十組同學合力完成十個研習
作者:黃顯華2021-06-12
在疫情的限制之下,大學生們只能夠通過網上作報告。為了讓他們更投入於學習,我要求他們對其他組別的家課提出質疑或表示讚賞,如此有助改善各自報告的質素,並增強互動、反省自己。
從通識教育邁向公民社會發展
作者:黃冬柏2021-05-13
基本上,CSD承傳了現行LS的課程宗旨,分別只是把原來洋洋灑灑的幾大範疇瘦身,變成針對「香港、國家與世界」的3個主題。
國安教育改革將扼殺思想自由
作者:褚簡寧2021-02-11
6歲的小朋友會不會被教導永遠不要與西方人討論香港民主之類的事情? 我不知道,真正令人擔心的是,香港的孩子會懷着這樣的想法長大:所有西方人都是對中國國家安全的威脅。
通識的科運與社會
作者:黃冬柏2021-01-04
作為一個學科,通識教育的發展,等同這個學科的命運都是有起有跌。《施政報告》發表後已有某些變革措施的吹風,令關心通識科發展的學者和前線人員對科運的未來走勢有所憂慮。
香港十年通識教育子彈亂飛,改革需快狠準
作者:何漢權2020-12-27
近期香港教育局公布,對推行已十年的通識科進行改動,筆者認為本次教育局對通識科改動的措施,是敢於面對問題,對準問題所在,大改動是大有利於學生的學,以及教學專業教師的教。
對通識教育檢討建議的幾個回應
作者:黃冬柏2020-10-15
本文嘗試從前線教學人員角度和課程原初宗旨,針對專責報告中對通識教育建議作出幾點回應。
911恐襲通識反思
作者:黃冬柏2020-09-11
通識教育科內有個「全球化」單元,老師可借911事件19周年紀念日與學生探討一下國際互動的一些現象。
傳媒與教育互動的再思
作者:黃冬柏2019-11-13
香港人一直十分重視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等權利,思考如何管制媒體應不是好的選項;反之,如何令受眾有能力處理接受到的海量訊息才是出路。
再探香港台灣的深層次問題和紓解
作者:張建雄2019-10-03
香港台灣經濟下沉一段時間不可免,要浴火重生,要解決這一大批深層次問題,如何令港台人士同意認祖歸宗,是中國人的第一大事。
我對教協的期望
作者:何濼生2019-09-25
中國立國70周年的國慶將至,教協是不是有責任鼓勵同學鼓勵老師尊重這個日子?同學或老師對中國的一些不滿,是不是應暫時擱下,不要做一些不尊重國家的行為?
從通識教育孭上黑鑊說起
作者:黃冬柏2019-09-16
雖然現時通識的成效被抨擊,或被認為需要孭上黑鑊;但推出課程的原意是針對21世紀社會人材的特徵。
社會撕裂危機四伏 急需大和解
作者:文灼非2019-07-20
特區政府的青少年政策需要做根本的改革,讓年輕人看得到未來的出路。教育界也任重道遠,如何讓學生裝備好迎接不確定的未來,每位老師都有一份重要的使命。
政治Vs專業
作者:程介明2019-07-19
香港奉行的「校本管理」模式,是香港的優勢。因此通識的教學方式,也是「各師各法」。碰到政治敏感的話題,純粹地拿出敵對的雙方意見,並不會養成明辨思維。改進教學法,應該是通識課前進一步的必要元素。
教育何罪?通識何罪?
作者:程介明2019-07-12
難道因為一時的政治需要,就要告訴學生:「只要你認為自己是正義的,你就有權使用暴力,你就有權破壞?」我們的教師,我們的家長,會允許嗎?有任何社會,會允許嗎?
從通識到通識教育科
作者:何漢權2019-07-12
從教學專業前綫角度看,通識可學不考,就算要考,只能設及格與不及格,政府更不宜將通識科金裝上陣,放在必修必考位置。
通識教育不僅無害更宜終身學習
作者:王永平2019-07-10
我認為,通識教育不僅無害,更應納入政府資助的終身學習範圍,造福多些需要獨立思考的香港成年人。
通識科改革:廢除獨立專題探究 反對教授政治議題
作者:編輯精選2019-07-09
有人認為中小學的通識教育應教授「民主、自由、人權」等方面的知識,這我是反對的。因為這些具政治性和意識形態及哲理性很強的概念性的東西,中小學生並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相逢浪漫通識路──《字旅相逢──香港文化人訪談錄》序
作者:編輯精選2019-05-01
《字旅相逢》雖然只訪問了15個人,可是字裏行間串連起來的名字,卻不下300個(這得要佩服珍今從訪談帶出問題和帶出人的功力),構成了一代文化人和互相交疊的文化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