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轉型,首先是社會變了,其次是改變「教」與「學」之間的相互觀念。
學生需要擺脫純粹的課堂生活,而進入燦爛的學習生活,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新時代社會的期望。
對於教育來說,尤其是高等教育,知識的共享,將會改變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他們還會看書,還會上課,但是意義已經不一樣。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希望未來的一代有些什麼素質?
如果設定小部份內地生名額,即本地生入讀機會減少,可能會有家長反對,但學校因可自行取錄學生,故一定有個篩選,以至擇優的機制。
教師由自己開始培養師德內涵,正確地認識自己,善於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和不足,經常反省和改進自己教學和行為上的問題,確立前進的方向,堅持教育信念,才能在教育專業上持續發展和成長。
現行的教育目標,沒有對學生「品德態度」作為目標,也沒有對學生「學習態度」作為目標,相關的目標只散附於課程指引,真正的基礎教育目標淪為附屬,實教人唏噓!
不論成年人或學生都是教育的持分者,對於教育現況、政策是有權發表意見和提出反對。不過,當要做決策時則應該交回專家和技術官僚去處理。
中外研究均發現,建立關愛校園對學生的福祉及抗逆力十分重要。
尋夢不是要當英雄,夢想不一定是要驚天動地的大作為,夢想就是人生的一些目標。
香港會計業界要持續發展,就要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吸納更多精英新血入行至關重要,會計行業從薪金增幅來說極為吸引,學生亦有意願投入這個行業 ,但超強度的工作要求卻令不少有志者躊躇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