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琴強調,「四心」是兒童獲得知識、發展技能技巧、培養創造力、適應社會的前提和基礎,不尊重兒童的心理特徵,等於剝奪兒童發展的機會。
陳鶴琴說:「幼稚教育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可以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成效。」
幼兒最滿足的是甚麼?是喝水脫鞋子後,到草地或泥土上呼吸新鮮空氣,吸收太陽自然光,無憂無慮地玩耍。
以往,嬰幼教一直是偏向浪漫主義,西方教育哲理家絞盡腦汁把幼教美化、神化。要優化嬰幼教,不應美化它,而是把它科學化。
筆者機構透過入股方式,參與第一所幼稚園的營運。接着以收購的方式,開設第二所幼稚園的計劃。筆者知道經營幼兒教育的路不容易走,但考慮到這門行業的意義及個人的興趣,仍希望能努力走下去。
幼教的目的是培育人格,培養能力。但小學化後,幼教的目的竟是紙張作業?
近十多年因全面推行校本評核引發的爭議,經歷這一趟政策調整,算是暫告一段落。
幼兒是有權活在正常的環境,去過正常的生活來產生正常發展的。
為人父母者必須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需求,使自己先成為一個獨立成熟的人。
所謂適者生存,有口碑的專上學院在劣勢下仍能吸納足夠的學生,這段期間正好為專上學院製造汰弱留強的局面。
觀乎鎮上居民生活,現代化基本條件如空調、手機、汽車全不缺,蓋不蓋新幼兒園似乎不是能力問題,是觀念問題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
在澳洲,職業技能和學術課程並不是像楚河漢界般劃分為二,轉讀不同類型的課程是大有可能的。
我們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持續把新推的政策「異化」。
若要成功必須靠主動自發,而不是外在威迫。
中國教育向來較着重九年義務教育,即小學一至六年級及初中一至三年級的發展。對於學前教育,多年來只着重設置一年制的學前班,並為5、6歲的小孩子提供入學前作一年的準備。這種政策的方針自然地對2–5歲的幼兒園發展留白,於是地方政府和私人機構的辦學提供各自各精彩,造成百花齊放的現象 幼兒教育的巨大變化 中國政府自2010年12月1日開始對全國的幼兒教育重視起來,加上2015年起開放二胎政策,中國的幼兒人數、幼兒園數量、國家經費投入及幼教從業人數都正在出現重大的變化。首先,從全國的幼兒在園人數,2009年是2658萬,但到2014年己增加至4050萬,到2020年,幼兒的在園人數將攀升至5500萬左右。在十年左右的時間,增幅超過一倍。幼兒園數目方面,它們的總數卻不只是一倍增幅,而是由2009年的13萬8千所幼兒園攀升至2020年的30萬所幼兒園,當中重要的變化是不少幼兒園的每班人數不斷遞減,以提升教學質素所致。 幼師數目六倍增,國家經費十五倍增 幼兒及園所數目倍增的背後,更牽動了幼師數目的六倍增幅。在2020年,全國幼師數目將超過300萬人,這數目是2009年幼師總數50萬人的6倍。而另一方面,國家對幼兒園的經費投入亦將由2009年的256億大幅增加至2020年的大約4000億。這個增幅可算是相當驚人。 增幅背後的危機 然而,幼兒在園人數、幼兒園數目、幼教從業員及經費等指標出現劇增的背後,整個中國幼兒教育體系卻出現種種的不健全。每年新增300至500萬幼兒的背後,整個支援體系亦出現配套跟不上增長的困局。這困局背後的其中兩個因素是,幼師的工資偏低,無法吸引優秀的青年進入行業。此外,幼師培訓課程歷時三數年,但卻多流於理論性高,實用性編低的情況,其主要原因是不少高等院校在尋找學生實習方面出現困難,最終只有把原定安排讓學生實習一年的計劃,縮短為四至五個月。 短期實習無助學生提升專業 實習期過短的現況讓學生無暇對實習機構及多個年級的幼兒教育課程進入深入的了解及作出有深度的實踐。在教育及其他專業上,流行一種叫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的專業學習模式。受訓都通過計劃、實踐、反思及再計劃、再實踐和再反思的學習階段,以求全面掌握專業的技能(如課堂管理、教學及課程設計等)。若整個實習過程能長達一年,學生便可進行兩個學期的計劃、實踐和反思等階段的學習,而「再計劃、再實踐及再反思」的過程將能落實。反過來說,這個「再學習」卻難以在四至五個月發生。 除學習週期的問題外,單一學期的實習亦較難讓準幼師學習教導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縱使能安排學習教導不同年齡的學生,亦似乎難於進行有深度的學習體會,最後只會流於走馬看花,無法紥根學習及未能掌握教導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精髓。 在學習深度以外,參與實訓的準幼師亦較難以從多名導師身上學習不同的教學及工作風格,最終只能師從一至兩位實習導師,在工作體驗上,只能「一師定型」,在表現的評核上,亦只能「一師定生死」了。 筆者相信中國的幼兒教育質素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幼師旳質素,而教師的職前培訓仍一重要關鍵。故此,實訓時間不足的問題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幼兒教育的發展。
家長對起跑線有很多擔憂,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是否愈早給幼童報興趣班、拿取愈多證書便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