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陳家亮

家康體健「腸」為本,亮拔醫精「創」是心──專訪陳家亮教授
作者:馮珍今2024-12-06
陳家亮教授認為如果做人沒有夢想,純粹滿足於現狀,就不會有進步,「所謂不進則退,我們要為下一代設想,立下榜樣,好好地耕耘一塊肥沃的土壤,讓他們繼續發展下去⋯⋯」
【精華】陳家亮教授:中大醫學院院長11年之旅 有什麼得着與遺憾? 公營醫療壓力爆煲 有何改善良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10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前任院長陳家亮教授,卸任前與傳媒朋友閒談,11年院長之旅,當中感欣慰或遺憾的事情,以及對於香港醫療體制和教育的看法。
趙偉仁:情商無限 志在四方 冀中大醫學院衝上全球20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3
中大醫學院昨(22日)舉行新春傳媒茶聚,新任院長趙偉仁教授指人才是醫學院的根本,23條不會影響交朋友。高端教學科研綜合大樓是吸納環球人才、跨科合作及創新技術轉移的門檻,每一元投資都絕對花得值。
逾2000名各界嘉賓共慶中大醫學院40周年 矢志傳承醫術醫德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15
中大醫學院最早「由一塊小小的荒地及幾個貨櫃箱改裝而成的課室開始」,經過40年默默耕耘,現已躋身全球頂尖醫學院之列,臨床醫學和護理學學科在亞洲排名首位,全球排名中也取得傲人成績。
中大醫學院40周年慶 藝術珍藏拍賣支援醫學教研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12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慶祝成立40周年,傳承醫術醫德、創新醫學科研,全心關顧病患的精神。其中一項網上拍賣會,由多名教授和校友捐出藝術珍藏拍賣,所得善款將用於促進醫學院教育、研究和社區服務。
書展2023|不一樣院長 陳家亮:從醫最重要把病人利益放於個人利益之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8
在香港書展「心靈勵志」的講座類別裏,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的新書分享是最曯目的講座之一,除了分享其新書《吾生有杏3 天涯何處覓吾醫?》外,也分享了他十年院長生涯所遇到的人與事,以及對未來醫療發展的願景。
陳家亮教授:花園大廈鄰里情 成就醫者父母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3-06-02
花園大廈的童年點滴,陳教授至今記憶猶新,「我記得步出畫眉樓,走下樓梯,便看見幼稚園對出的小公園。上學時,屋邨會把它圍起來,成為我們一班幼稚園學生專屬的遊樂場,讓我們可以跑來跑去。
中大醫學院亞洲最大型長新冠研究 推算生殖系統徵狀困擾逾40萬港人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21
中大醫學院進行的長新冠研究發現,超過一成長新冠患者出現生殖系統徵狀,包括月經失調、下體疼痛及性功能障礙等,當中80%為女性。
中大腸道微生態配方證能減新冠感染風險、接種疫苗副作用
作者:編輯精選2022-10-25
中大醫學院大型臨床雙盲研究,證實其研發的微生態配方能夠減低長者及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一族在接種疫苗後出現的常見不良反應,也減少了細菌和病毒感染的風險(包括發燒、皮膚炎、敗血病和新冠肺炎等)。
中大科技園合辦醫療科技峰會 孫東:港擁有從零到一突破能力
作者:編輯精選2022-10-14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周五(10月14日)於科學園舉辦醫療創新及科技峰會,創科局局長孫東教授指出,香港正迎接創科發展的黃金時期。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將全力發展創科產業。
中大中醫學院、中大醫院與灼見名家合辦 中西醫配合改善新冠肺炎後遺症研討會舉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25
由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與灼見名家傳媒合辦的「中西醫如何配合改善新冠肺炎後遺症」研討會,9月25日(周日)假香港中文大學醫院9樓繼昌堂演講廳舉行,行政會議成員高永文醫生蒞臨主禮。
中大醫學院開展全港首個長新冠研究 調查康復者後遺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2
中大醫學院開展全港首個大型長新冠患者研究,希望透過大數據協助政府制定策略及調撥資源,策劃更全面的長新冠醫療服務,以減低長新冠患者對本港醫療系統及經濟復甦的壓力。
中大醫學院推出至臻至美計劃 李嘉誠捐款將用於加速科研應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23
李嘉誠基金會在5月底宣布向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捐款支持醫療發展。中大隨即宣布推出計劃,支援研發診斷工具 ,以及鼓勵研究成果商品化等等。
中大研究:腸道微生態失衡,與「長新冠」風險息息相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26
中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新冠肺炎患者的腸道細菌失衡與出現新冠肺炎引致的長期綜合後遺症的風險息息相關。
陳家亮院長:中大醫學院由孤兒仔到世界排名40 悉心培育英才以病人利益為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6-15
灼見名家全新節目《妙手仁心》由湯偉聰醫生及李偉民律師主持,專訪城中名醫,探討時下熱門話題及他們工作的心路歷程。今集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續談中大醫學院由遭人排擠到世界40的感受,以及醫學院獨特之處。
陳家亮院長:香港腸道研究國際知名 改變腸道細菌怎樣改變命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6-03
陳家亮院長在這集《妙手仁心》中分享香港腸道研究在國際的地位,如何在腸道細菌這方面令人生改變命運。一起去聽聽陳院長如何分析。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熱愛醫學不怕吃苦 便適合讀醫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28
「喜歡讀醫的人就合適讀醫科,因為喜歡就不會怕辛苦,辛苦只是一些必經關口,你認為自己喜歡讀醫,那你就是合適的人選。」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說。
陳家亮院長:管理、行醫、教學、研究、家庭如何平衡?收藏白玉修心養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28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在妙手仁心節目中與兩位主持湯偉聰醫生和李偉民律師,暢談藉收藏白玉來修心養性,如何在管理、行醫、教學、研究和家庭等方面取得平衡。一起聽聽陳院長怎說。
陳家亮院長:香港醫生究竟夠不夠?公私營醫療兩極化如何改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24
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在今集《妙手仁心》繼續接受湯偉聰醫生和李偉民律師訪問,政府決定引入外地醫生,究竟香港醫生是否不夠,公私營醫療兩極化應如何改善?一起聽聽陳院長的分析。
陳家亮院長:哪些人才適合讀醫科?聽父母的,還是跟着自己興趣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21
《妙手仁心》湯偉聰醫生和李偉民律師繼續訪問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第一集陳院長講述了當年學醫難辛歲月和如何在聯合醫院上課實習。今集陳家亮院長會告訴你,哪些人才適合讀醫科?
陳家亮院長:難忘在聯合醫院貨櫃上課實習的歲月 中大醫學院艱苦走過40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17
《妙手仁心》湯偉聰醫生和李偉民律師今集訪問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第一集陳院長講述了當年學醫難辛歲月和如何在聯合醫院上課實習。同是出身中大醫學院的湯醫生披露了他們最愛一道家常菜。
中大發現八成新冠康復者會失眠脫髮 腸道微生態失衡成關鍵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18
中大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新冠患者的腸道內缺乏可調節免疫力的益菌,與病情的嚴重程度息息相關。即使患者體內病毒已清除,但其腸道微生態失衡的狀態仍然持續,可能導致一系列長期病徵。
陳家亮:薪火相傳
作者:編輯精選2020-10-20
回憶當年的日子。中大醫學院的消化及肝科創立於1985年,直到沈祖堯教授於1991年從加拿大回港後,才把它打造成為今天蜚聲國際、顯赫有名的團隊。究竟這個傳奇故事的成功原因是什麼?
陳家亮:最好味的中秋月餅
作者:編輯精選2020-10-01
小時候,中秋節是大日子,月餅更是上品。長大了,中秋節便是與同學開心共敘的日子。上了醫學院後,中秋節並不一定是假期,有時候我也需要留在醫院實習。
陳家亮:難為了長者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15
不少長者沒有能力自行到政府的指定中心接受檢測,衞生署也沒有足夠人手到過千間院舍為長者抽取鼻咽樣本,這些老人家變成了被遺忘了的群組。
中大證新冠嬰孩患者糞便帶病毒 可成隱形傳播者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07
中大醫學院全球首次證實,新冠肺炎患者即使沒有腸胃不適的症狀,其腸道及糞便都發現活躍的新冠病毒。中大醫學院將提供每日高達2000個樣本檢測。
陳家亮:人生若只如初見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02
在我心中,這些漫畫角色都是有血有肉、至情至性。他們眼中的摯友或意中人,總是十年如一日,猶如初見。
陳家亮:向前看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25
人,總是要向前看的。長輩常說「關關難過關關過」,內裏蘊含着生命的韌力和對未來的樂觀積極,值得我們學習。
陳家亮:疫情中的一點光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11
不少市民感到身心俱疲、焦慮,甚至出現抑鬱的狀況。但在這灰濛濛的環境下,我們真的絕望了嗎?
陳家亮:如何改善你的免疫力?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28
除了注重個人衛生、保持社交距離及等待疫苗面世外,我們其實可以積極地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從而減低患病及出現併發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