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秩序面臨的危機,不是僅限於部分地區的短期局部危機,而是波及全人類的長期系統危機;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危機,更是精神層面上的危機。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人類作為一個共同體,我們必須團結起來。
全球的權力動態正在尋找一個新的平衡點──西方仍然不可或缺,與此同時,全球南方的影響力亦日益增強。世界新秩序將會豐富世界的多樣性和多層面性。
西方制度已無法產生優秀的領袖,英國2023年負增長已是板上釘釘;美國是對中國認知倒退,達到無知和歇斯底里狀態,只以為拼命增加軍費就會安全,還對罷工抗議無動於衷,中國只能做自己的事。
中國政府和人民不能只從中國看周邊,也要從周邊看中國。周邊國家所看到的不單是領土主權之爭,也會擔心強國強軍的中國會否成為一個擴張型的新帝國霸權。
中美角力持續,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美國一直帶頭違反世界秩序,相反中國跟從世界秩序成為得益者。他又認為,美國現有基礎正不斷消失。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有俄烏戰爭的先例可鑑,中國的上策是避免發生軍事衝突,因為伴隨着戰爭而來的,一定是經濟大倒退,屆時中國的競爭優勢將盡失。
從以色列、新加坡和瑞士3個小型開放經濟體的工業成就,我們有理由相信香港再工業化不是夢,但前提是要總結它們的政策及經驗,為香港度身訂造一套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協同的再工業化計劃。
雖然俄烏戰爭在歐洲發生,但對亞洲各國的安全形勢或秩序有重大影響。亞洲各國須重新考慮國家安全問題,首當其衝的是日本、南韓。至於俄烏戰爭又會否增加北京攻台之可能?
歷史軌道,滿載情義。改革開放的中國,早已開放給世界,並盡力發放正能量,貢獻一國之力,促進世界發展。
通識教育科內有個「全球化」單元,老師可借911事件19周年紀念日與學生探討一下國際互動的一些現象。
儘管美國花費了巨大的努力,但所謂「自由世界秩序」不僅沒有擴張,反而變得更加脆弱。
美國霸權逐漸退位,正好給改革全球治理機制帶來歷史機遇。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將帶動全球秩序的重組,發揮積極性與建設作用。
世界經濟將要經歷一個巨大的變化,所有西方所主導的多邊體制都要進行調整,包括決策機制、責任分擔等等,將更大程度反應新興市場國家和更廣大國家的需求。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樹大自然招風,在美國對華戰略轉向的新形勢之下,中國要非常審慎、冷靜地應對美國的敵意和對抗性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