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Jan 04 2025 11:20:5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馬時亨

馬時亨:我為何認為香港是做生意「幸福的地方」? 中美地緣政治緊張 香港企業出海應往何處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04
香港在地緣政治的影響下,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的經驗與挑戰,特別是香港企業在面對國際市場的官僚化和政治風險時,如何應對挑戰?一起聽聽富衛集團主席兼獨立非執行董事、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的分析。
馬時亨:再不對外通關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保?政府如何向全世界唱好香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30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接受本社專訪,認為香港已變成一個孤立的地方,亟待政府推出新措施,通關、挽留本地及吸引海外人才,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馬時亨:文官因循自保執行力弱?武官治港有什麼優勢?問責官員無表現隨時下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20
政府的工作能力為人詬病。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認為,現屆政府壓力不少,問責官員需要向特首負責,而特首需要向中央負責,問責官員不能再得過且過,「當問責制無到」,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上班。
專訪馬時亨:優先對外通關 保住香港窗口角色 特首派精英出訪做宣傳大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20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接受本社專訪,認為香港已變成一個孤立的地方,亟待政府推出新措施,通關、挽留本地及吸引海外人才,保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專訪馬時亨:公務員執行力弱,李家超如何落實問責制 重建政府公信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18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認為,現屆政府壓力不少,問責官員需要向特首負責,而特首需要向中央負責,問責官員不能再得過且過,「當問責制無到」,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上班。
馬時亨:食環署為什麼是首個必須整頓的部門?李家超怎樣才能贏回民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08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接受本社獨家專訪時表示,多年來都認為食物環境衞生署的工作令人失望,在疫情期間的表現足以反映這個部門亟待改革。
專訪馬時亨:食環署管理不善 亟待改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07
馬時亨認為,港府的首要任務是挽回市民的掌聲和信任,而首項工作便是改革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食物環境衛生署。他認為署長需要具備什麼特質?他對改革工作又有什麼建議?
品格教育鋪就成功之路 優秀特質奠基豐盛人生
作者:屈家妍2021-07-15
懷着團結香港共同關注及培養品格特質的抱負,Christine於2016年成立了品格教育協會,致力為香港的持續品格教育出一分力。
馬時亨:永不言棄 正面樂觀 胸襟寬廣
作者:編輯精選2020-12-25
馬時亨教授將於2020年12月卸任教大校董會主席一職。他接受《超越教育》訪問時,談及今天年輕人面對的各種挑戰,並分享他的見解。
哪裏有自律,哪裏有自由
作者:何漢權2020-11-25
疫情反覆,中六畢業的同學,絕大部分已進入大學,接受網上教學洗禮,已近三個月。但學校堅持以學生為本,六年一貫,要還這屆烽火疫情多磨的同學,人生難能可貴而獨有的中學畢業禮。
八大校董會主席發聲明支持《港區國安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7-01
本港8間教資會資助大學的校董會主席發表聲明,支持頒布與實施《港區國安法》。
禮儀教育——品格教育的起步點
作者:梁振威2020-05-06
揣摩孔子所說的「德、禮」和「恥、格」的關係,筆者認為,要讓學生成為有品格、有正向生命觀的人,禮儀教育是起步點。
陳坤耀、馬時亨:銘記師恩
作者:編輯精選2019-06-24
馬時亨教授曾言:「我希望,無論年代及世事如何變改,年輕學子都會謹記尊師重道。」
教育大學銀禧 未來3年投放1.5億提升教研素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2-12
教大在2016年5月正名後,短短兩三年間在世界大學教育學科排名已躋身全球十大。去年在知識轉移目分別在日內瓦、多倫多及紐倫堡等地舉行的發明展中共獲11項殊榮。
港鐵成語故事
作者:曾鈺成2018-08-13
有些成語最近經常聽到,例如「送官究辦」和「蒙在鼓裏」;但引用成語的人要表達的意思,跟一般人的理解未必一樣。
政府是時候回購港鐵
作者:關焯照2018-06-29
當港鐵回歸政府手上,政府仍可以透過可加可減機制來決定票價。加上重新成立的公司獲得股息,相信已足夠維持港鐵運作一段非常長的時間了。
特區政府與貿發局下月合辦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6-01
論壇的全體討論環節以「共商合作共拓商機:探討一帶一路重點項目」為題,由擁有豐富海外投資及經營經驗的亞洲金融集團總裁陳智思擔任主持。
利用大灣區解決香港土地問題
作者:王永平2018-05-24
毫無疑問,大灣區的發展規劃對香港本身的經濟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張仁良校長:公眾對教大的學生有很高期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2-14
張仁良校長希望學生借民主牆事件反思和汲收教訓,因為公眾對大學生有很高的期望。張校長認為今次事件發放很清晰的信息:大學的校園享有言論自由的同時,亦希望大家互相尊重。
馬時亨:我對中國歷史教育的看法
作者:編輯精選2017-12-05
我認為管理好簡單,就是要vision(視野)、execution(執行)同communication(溝通)。
大學校長「公公化」
作者:關焯照2017-09-15
過去幾年,學界高層「公公化」的情況愈來愈明顯,這是否一件好事,大家心中有數。
「天使」的誕生,總有一個在你身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20
人生路皆崎嶇不平,在最艱難時,總有「天使」突然出現扶一把。
馬時亨給特區新問責班子的三個錦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03
「市民眼睛是雪亮的,剛開始時我的分數是整個問責班子中最低,只有30幾分,但離開時有64分。」
創業,就是要改變世界,改變生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9-06
假如你是喜歡在一個框架內做事,跟規矩,你就很適合在銀行內繼續發展;但假如你喜歡發掘新想法,銀行的框架就不太適合你。
認識自己是創業的關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9-04
霍啟剛:「我認為,創業與否、守業與否、做什麼最重要,首要的也是與人有關,尤其在香港。首先,認識自己;其次,認識自己的團隊;第三,認識社會運作;第四,認識朋友。」
長實和黃重組合併 李嘉誠為分拆解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1-09
長實集團主席李嘉誠昨日宣布,長實(001)及和黃(013)將進行重組、合併及再分拆,成為兩間新公司,其中長和會接手長實及和黃的非房地產業務,包括零售、電訊、港口等;而另一公司長地將專責房地產等相關業務。兩間公司皆在開曼群島註冊,外界質疑變相遷冊海外,但李嘉誠否認撤資,並解釋是有實際需要。
馬時亨:背靠祖國,發展多元經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11-05
馬時亨希望香港能更有效地背靠祖國,但強調背靠不等同於依賴,所以要將經濟多元發展。
馬時亨:我希望在2030年見到的香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11-04
2030年,我希望我們仍可維持一個公義的社會。
馬時亨:量入為出提防結構性赤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09-16
政府應該未雨綢繆,採取適當措施,避免香港日後要舉債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