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疫後的復航浪潮中不進則退,中期而言,筆者提出5點香港航空業面對的問題,期望政府和業界能共同攜手,作出改善。
機管局預計,本港機場的客運量會於今年年底恢復至疫情前約八成,並於明年全面恢復。總的來說,本港航空復甦的進展符合預期。
機場是香港最重要對外聯繫和發揮國際城市優勢的基建設施,是香港社會經濟命脈所在。如果香港機場和整個航空業是因為勞工短缺而長期不能有效的全面運作,這不只是香港經濟的損失,也將會成為國際笑話。
香港整體航空業是否能夠從一個較保守以大都會經濟為中心的經營模式,跨越到能在開放大灣區經營的多元新經濟競爭模式?
比爾·蓋茨認為,這是人類避免災難性全球暖化進入倒數最後10年,要令《巴黎氣候協定》 訂下的計劃有所進展,政府需要私營公司和慈善機構的共同參與,推動環保創新。
香港如能善用自身優勢,抓住協同國產飛機走出去的這一機遇,不僅能有力地支持中國航空製造業和運輸業的發展,更將使得香港能在前景巨大的航空金融市場中分享更大的蛋糕。
歸根究柢,港府緊持人命關天的基礎原則,抗疫政策要求「清零」,拒絕放鬆公共衞生安全來換取重啟經濟的機會。各地政府對「清零」或「共存」的決定各有不同見解,誰是誰非見仁見智。
「太古飛躍翱翔工作體驗」計劃是太古基金與職業訓練局共同籌辦的先導項目,計劃已於2020-21學年啟動,為期3年,旨在加強對青年人的職業教育及培訓,增強青年職場競爭力。
在傳統的學校裏面,分數與成績,就是學生的價值,也變為學生的自我價值。這種形態,只有把學生驅上了狹窄的獨木橋,而沒有為未來廣闊的天地做準備。
國泰近日裁員逾8000人,現在航班仍少於正常時10%;國泰估計到2021年底,只約能恢復50%航班,而乘客的比例則更少。全球航空業的前景如何?
航空公司由為了乘客量多少,變為要更着重現金流減慢跌勢而過活,已逼在眉睫。
要談國泰,其實現時再說股價前景已沒有意義,因為航空業的前景遠比預期更叫人憂慮。
新冠病毒的蔓延給小型企業造成極大負面影響。正如我們在西班牙流感和9月11日襲擊事件中看到的,從這場瘟疫中倖存下來的企業面臨的競爭會顯著變少。
服務業怎麼賺錢?一名大學輟學生,開了4家航空公司,最愛為乘客上飲料。這是捷藍航空的成功故事。
到了2030年,機場第三條跑道及擴建工程完成後,從事航空相關工作的人數將達至141,000。
估計至2033年,亞太區將有13,000輛新飛機,佔業務37%,歐美則分別只佔2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