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書體可摡括分為五個系統:齊、燕、晉、楚、秦,主要是依據地理位置形成不同的文字系統。各諸侯國都是由周天子分封出來,所以都延續着西周文字的體系。
區建公老師書藝卓絕,他是香港書法普及教育的領軍,是道德的典範。
石鼓的篆文介乎鐘鼎文和小篆之間,它結體匀稱自然,線條圓轉而疏密有致,一向為歷代書法家所推崇。臨摹它的人也多以圓轉和工整為依歸。
《神讖》的書法是方筆的篆書,它書風雄偉古樸,字形方正,筆畫如斬釘截鐵,是方筆篆書的極品,一向都被書家推崇。
成親王是乾隆十一子,聽說墨寶不易予人,作品價值不菲。曾拜訪羅慷烈老師家居幾次,竟然見到廳上懸着成親王斗大楷書的對聯,印象中最少更換過一次,咦?羅師擁有他的罕有墨寶,成親王是否他的親戚呢?
筆順提供了初學中文的方便。但我們必須把它作一種好方法來看待,它絕對不是唯一的方法。
楷書筆畫的種類多,如横、豎、點、撇、鈎、捺等,各有不同用筆的技巧。家傳戶曉的永字八法便是楷書筆法的解說。如能學好這些基本筆法,則可無往而不利。
周邦彥《六醜·落花》說:「春歸如過翼」,其逝也速,宋人遂以「春」為「一日夫」(見《太平廣記》)。
羅秉威老師學有所長,無償地扶掖後學,志尚高雅。但恐怕一生都是過着窮困的日子,香港便是有這樣默默無聞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