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示威

陶傑:法國黑暴為何有恐怖主義的本質?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12
法國巴黎和馬賽的非洲移民後代,即使福利充裕,卻精神空虛,在社會夾縫中漂流。正如馬克思預測:城市的工人階級一定發動革命,將怒火宣洩向壟斷生產技術和資料的資本階級。
數百人法庭外挑機 抗議濫控47泛民顛覆國家政權 Hundreds in Defiant Protest over Mass Arrest of 47 Pan-Democrats on Subversio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3-01
數百名市民冒著被捕風險,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外,抗議47名參與民主派初選的人士被警方控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此乃近數月來最大規模的抗議。
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
作者:孫明揚2020-07-09
一覺醒來尚有依稀印象,按圖索驥一舉破解難題。這就是俗語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情況。這由外到內現象的對立面也許便是由內到外的「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
美國第二波疫情很快回落
作者:關焯照2020-06-26
美國出現第二波的原因是與近期發生於美國境內的暴動有關。非裔美國人佛洛伊德上月被白人警察當街跪壓至死,之後引發連續幾星期的全國騷動。大家可以想像示威者與警隊埋身肉搏,所謂社交隔離措施自然拋諸腦後。
盧子健:監警會「調查」揭示──警隊不整頓,香港沒出路
作者:編輯精選2020-05-18
如果我們認真分析監警會的意見調查結果,結論只有一個:警隊不整頓、香港沒出路。
特區政府在施暴政嗎?
作者:施永青2020-05-13
我認識的來港工作的外國朋友,大部分都不覺得,香港是一個警察國家,香港警方經常使用過度暴力。他們原先都生活在文明國家,如果特區政府行的是暴政,他們怎會選擇來港工作,並樂於繼續在香港長期生活?
大時代 小人物
作者:張宗永2019-11-12
毫無疑問,香港是處身於一個大時代,但是小市民依然要繼續他們的生活;上班的上班,談戀愛的談戀愛,失戀的失戀。示威像愛情般,沒有感情是永遠忠貞不移的,包括擁有道德高地的抗爭。
各地處理暴力示威有不同標準嗎?
作者:編輯精選2019-10-22
香港「輸出」了各種抗爭手段,「啟發」了近期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英國倫敦及智利聖地亞哥的大型示威,手法與香港示威者雷同。
趙永佳、何瑞珠:調查指示威青年公民意識較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0-18
教育大學社會學系趙永佳講座教授和中文大學教育研究所何瑞珠教授指出,回歸以來的教育制度,都非常強調公民參與,而從這角度看,青年當中的示威者顯然是公民意識較高的一群。
「香港人製造」前線示威者模型 推出記者版感謝付出 Frontline Reporter Figure “Made by Hong Kong People”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19-10-08
示威集會中,有人展出前線示威者 1 比 6 比例的模型,精緻的手工和寫實的比例,像真度極高。「香港人製造」創作人表示記者是整場運動當中最辛苦的角色,所以特意設計模型以感謝記者在前線付出。
經濟轉壞 才可解決修例危機
作者:湯文亮2019-09-30
這代表那些支援計劃其實是變相支持示威活動,與政府的要求相反,或者政府今次是好心做壞事,不過我始終認為政府官員不明白,只有經濟轉壞才可以解决今次危機。
非暴力是最佳取勝之道
作者:王永平2019-08-26
我始終認為,年輕人最大的本錢是時間,而凝聚民意的最大公約數是非暴力。
政府應打好輿論戰
作者:孫明揚2019-08-21
面對電光火石的衝突場面,以及急速變化的局勢,警方應善用社交媒體及通過傳媒,更快就指控和謠言作出澄清,在近乎一面倒的輿論環境下奪回一些陣地。
不用安慰 香港冇事
作者:湯文亮2019-08-19
我們捱得住,香港一定冇事,8月13日是香港最黑暗的一日,在黑暗之後,曙光就會出現。
光復與革命
作者:陳文鴻2019-08-12
示威和暴動的參與者提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卻是不知所謂,可能純粹從文宣出發,但求順口,不管內容。或許這也正反映出他們的心態,目的只是找個口號、找個藉口來進行他們私底下的政治企圖。
港是否陷無政府狀態
作者:湯文亮2019-08-12
局部特赦雖然是治標不治本,但不失為一個可行辦法。如果政府再唔想一些辦法來遏止示威者,香港很快會陷入無政府狀態。
林鄭率領高官商界見傳媒:面對內憂外患 香港不能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8-09
林鄭月娥率領商界代表會見傳媒。香港經濟處於外憂内患局面,外有中美貿易戰升溫,內有兩個多月的社會紛爭。因此她認為香港不能亂,反映絕大部分市民心聲。她呼籲各界停止大規模不定時不定點破壞行動。
群眾運動絕非良方
作者:施永青2019-07-22
群眾不懂得思考,只曉得盲從。他們會趁人多勢眾的時候去幹一些自己一個人不敢做的事,而這些事大都是壞事。
示威到尾聲 經濟開始轉壞
作者:湯文亮2019-07-22
就算示威活動結束,大家唔好以為經濟就會好轉,事實上有沒有示威活動,經濟都正在開始轉壞。
給建制的朋友:我也怕亂
作者:張宗永2019-07-16
我們可能很厭惡這批後生仔的做法,但坦白說,我在他們的年紀,志向和組織能力都大大比不上,將來他們可能是建制的一部分,像今天的曾鈺成。
香港法治已死 不可隨便特赦示威者
作者:陳文鴻2019-07-15
立法會在香港法治體制裏帶有最重要的政治象徵意義,公然破壞而無法律後果,便是縱容鼓勵!
6月16日我當了開路員
作者:張宗永2019-07-01
我想如果示威可以有和平指數:用示威人數除以打碎玻璃的數目,6‧16 示威的和平指數肯定是破世界紀錄。難怪坊間起哄:6‧16 的示威者應該獲得來屆的諾貝爾和平獎。
示威遊行的經濟學
作者:何濼生2019-06-28
示威遊行人數增加必會鼓勵更多人參加,原因是人多就會感覺到成功更有希望,而且人多自我感覺就更佳。因此遊行示威確有滾雪球效應。這種動態效果是適用於所有群眾運動。
陶傑:危機如何解決?
作者:編輯精選2019-06-28
英治時期,總督會同行政局坐鎮,天塌下來,香港人都放心,又如何會有如此「小學雞」搞出「大頭佛」的超級鬧劇出現?
林鄭月娥應該得到第二次機會嗎?
作者:褚簡寧2019-06-21
林鄭月娥在日前的記者會上希望港人給她第二次機會,她應該得到嗎?我覺得應該給她第二次機會。每個人如果承認自己的錯誤,都應該有第二次機會,包括林鄭月娥在內。我們應該視她為一個普通人,而不是行政長官。
美國在香港發動顏色革命 策動大規模動亂
作者:陳文鴻2019-06-17
以往的顏色革命針對的是個別國家,僅只有地緣政治的戰略考慮,阿拉伯之春便是首次的大區域協調戰役。今次香港的情況是美國逐步升級對中國的攻擊,尤其是近年美國已公開地用不同手段攻擊中國。
領袖要視不信任為常態
作者:呂大樂2019-01-08
很多時候領袖愈想在受到挑戰的過程中,重新突顯他們的聲望、權威,以為這樣做便壓得住整個場面,其結果卻剛好相反,引起更多人的懷疑。
佔中第九天:開始對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10-06
佔中進入第九天,政府與學聯對話的籌備會議初步達成共識。
佔中第八天:初露曙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10-04
佔中已持續一星期,佔中各個陣地亦開始討論退守金鐘的安排,一度有義工撤走,但部分示威者堅持留守。
佔中第七天:危機四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4-10-03
佔中踏入第七天,仍然沒有緩和的跡象,反而逐漸升溫,旺角街頭不斷發生肢體衝突,警察疲於奔命,場面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