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本質是什麼,是一個很深的命題,而筆者認為市場的其中一面,就是一個不斷自我延伸和深化的「合約組合網絡」。
很多經濟學家對自由巿場制度的本質和要它的力量得以發揮的先決條件,都沒什麼很深的了解。
全球的意識型態在1980年代時,是醖釀着重要的轉變,而其中一個焦點是:自由巿場或所謂資本主義的本質。這大抵是一個人類社會用了數百年也未完滿解答的問題吧?
甘迺迪提出的「世紀大刁」,本質上就是一自由巿場的行為,而追求私人利益,跟大眾利益之間是不一定有任何衝突。
老子在《道德經》第67章中寫道:「不敢為天下先」。自古以來,提出另類的觀點,開創新事業,都要面對巨大阻力和風險。甘迺迪對此不會不知,但在關鍵問題上,個人的榮辱成敗已不再重要。
近代俄國是出現了不少人類歷史上很優秀的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這會否是意味着,俄羅斯人的心靈世界,是比一般外人所理解能的來得深奧和複雜?
國際金融中心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領域,過去曾有許多城市爭取這一地位,包括阿姆斯特丹、維也納、佛羅倫斯、威尼斯、巴黎和美國費城等,倫敦和紐約的地位和潛力最初也未被普遍看好。
若我們只是着眼於目前或自己的生命,可能很多事情都是不用多想,一旦我們套入文明和歷史視角,視世事為一場接力賽,那可能對很多事情的看法也會有所不同。當中是否有些事情是值得「知其不可而為之」?
其實,香港本身是未必需要冒上什麼的風險,只是提供足夠空間,容許來自香港和世界各地的人,借助香港金融市場的平台,作出各種由他們自己承擔風險的嘗試,可能已經足夠。
驀然回首,甘廼廸處身的,是一個大時代。甘廼廸上任的時候,正當是冷戰的高峰,而甘廼廸當年的競選口號是:「這就是就偉大的時刻」(A time for Greatness)。
歐洲人在21世紀最佳結局是和斯拉夫人和平共處,永不戰爭,才會強大起來,但盎撤人會同意嗎?
香港在回歸前曾被殖民統治155年,要他們「忽然愛國」是強人所難。我們懂得跟自己說故事嗎?我們給自己說的故事能打動人心嗎?
這次是美國第59次總統選舉,預計投票率達到66.8%,是120年以來最高的一次。國家分化才會導致選民積極參與選舉。有評論認為,這次美國的選舉,不止是內亂,簡直是內戰,雖然有所誇張,也不無道理。
曾任美國國防部國際安全事務助理部長、有「軟實力之父」美譽的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伊,近日撰文質疑總統特朗普削弱了體制、盟友和美國在吸引力方面的「軟實力」。民調顯示,這些軟實力自2016年以來一直下降。
在疫情危機中,我們看到人民行動黨(PAP)在網絡用各種手段影響輿論:攻擊持有異議的人,妖魔化那些批評者,嘲笑其他政府,並試圖製造群體性的趨同思維。然而,這些手段並不能令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同應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