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楚辭》等先秦典籍當中就有很多的對偶句式,譬如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朝飲木蘭之墜露,夕餐秋之落英」等句,或許詩人無意識不自覺地求工求對,卻令整篇詩篇充滿節奏感。
「時勢造英雄」抑或「英雄造時勢」,歷史舞台上的情節無人能懂。悲觀地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草芥之民只得追隨左右,然後安慰自己──桃花源?當下即是,或者,就在我心?
讀者可以數一數蘇東坡被貶去多少個州府,數完後,大家會否替東坡居士的命運起伏而嘆一聲呢?
一般人都是認識蘇軾的詩詞,其他的就不甚了了。相濡覺得可以用「360度績效評估」的方法去評估蘇東坡,讓大家更全面認識蘇軾這個有血有肉的人。
政治上王安石未必是一個成功的人物,但思維上他卻是一個有獨特創見者,尤其他生活在一個思想頗為封閉的皇權社會,這點是難能可貴的。
舞台劇《細說王安石》與觀眾見面,1月12日演出壓軸一場。此劇反映了王安石由一人之下的改革名相,到以身許國,謗亦隨身,一無所有的無奈。
從王安石留下千古傳誦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名句,可窺見千年前新法推行的猛烈,思考王安石究竟是貪勝障限,抑或是一份不畏浮雲遮望眼、敢於面對頑固反派的勇毅?
王安石《讀史》一詩自歎「糟粕所傳非美事,獨守千秋紙上塵」,盡見苦無同道之意!情是付出,無付出,怎能有收穫?安石新政無知音,已是意料中事。
王安石《登飛來峯》詩歌表現了「年少氣盛,抱負不凡」的特點,我同意,但將這落實在「萬言書的先聲,實行新法的前奏」、對「邪臣蔽賢的憂慮」和「不畏奸邪的勇氣和決心」之中,則不敢苟同。
國史教育中心校長何漢權指出,「獅子山下,東江水流」,中國歷史是從過去到現在,永遠沒有終止的對話。國史教育中心沿着三個路向──香港心、國家情、世界觀──舉辦活動。
筆者相信天道是在的,回顧千年,宋神宗和王安石以熱心和勇氣,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是令人敬佩,而當時的所謂君子們,欠缺了進取精神,不能與時俱進。
香港的中、小學生在王安石專題研習上卻展現了極高的水平,令作為評判之一的筆者深深體會到學生在這方面的努力和投入。
改革精神不滅,中華民族是永續發展,歷史的敍述,不能以勝敗論英雄。
《紅樓夢》裏的燈謎、薛剛大鬧元宵花燈、破鏡重圓的典故、王安石元宵結良緣的佳話、明代秀才鶴齡和清代名臣張廷玉妙對燈聯的故事⋯⋯歷代的詩詞軼說、成語典故呈現瑰麗的文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