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良表示區議會如何改制都好,總不能僵化視為政府地方管理上的依附/執行工具,官意主導一切,否則應乾脆廢除民選議席。保留部分民選議席,就擺脫不了「模糊政治」的色彩,這不以法定職能或長官意志決定。
立法會內仍然會有不同政黨,但中央不會容許「一黨獨大」,政黨不能成為議會多數黨進而成為執政黨,這只是西方模式,並非香港特色的民主制度。
泛民政黨的出路不外兩個選擇,一是另組政黨,改弦易轍,和過去的泛民政治立場徹底「脫鈎」,重新處理和北京及特區政府的關係,如此方能生存。不走政黨路線,另一選擇是重返1970 、1980年代。
民主派在新的選舉制度下政治前景暗淡。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傳統民主派與激進派不割席被拖死,另外,港人要認真反思什麼樣的民主才適合自己,不能照搬西方一套。一起聽聽雷教授分析。
在新的選舉制度下,民主黨仍在思考是否繼續參選。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即使民主當和公民黨等主要泛民政黨不參選也不會亡黨,但「民主派」非他們的專利,故此即使他們不參選仍會有其他民主派人士參選。
在新選舉制度下泛民主派應如何取捨?民協前主席馮檢基認為,新選舉制度有篩選機制貼近內地制度,新議席劃分對各個派別都有一定打擊 ,但做議員需要謙卑更須要放下心魔。一起聽聽馮檢基怎樣講。
香港有逾150年的被殖民歷史,又是外國勢力滲透的目標,有非常獨特、豐富的底蘊(understory),但民主派有用心探究嗎?
群眾有力量,但需引導到有用的方向。這正如核能,很有力,但若沒有引導,會成核爆,玉石俱焚。
在新的選舉制度下,泛民主派應否繼續參選?香港教育大學前校長、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教授認為,雖然未來泛民提出的議案可通過機會不大,但在英殖時代民主派仍積極參加,所以在新政治格局下民主派仍值得參與。
最近關於選舉投白票引起爭議,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應為,不應把投白票當成一個議題,選民投白票作為個人行為無法禁止,有組織宣傳及動員投白票未有法律規管 ,泛民主派抵制新選舉制度是否值得?一起來聽聽。
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受挫,泛民主派全力爭奪立法會議席,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不擔心立法會選舉會變天,他認為,中央一定不容反對派奪權,又指香港錯失普選行政長官的良機。看看譚耀宗怎樣分析。
9月立法會選舉日漸迫近,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是次泛民議席或會佔逾半。聽聽曾主席怎樣分析!
數以十萬計的市民在酷熱天氣下上街遊行,反對政府的一項立法,不能不令人想起2003年。跟2003年一樣,今年11月是區議會換屆選舉。
他們大都基於以下兩點來分析:姚松炎的敗選,是反對派在地方補選的首次失利,建制陣營亦已打破了傳統上反對派對建制派55%:45%的得票比率。
泛民主派希望能在3月的補選中重新「武裝」,但如果他們不能贏回全部四席呢?如果他們在之後的補選中不能贏回剩下的兩席呢?
民建聯的人進了政府,不等同民建聯的理念能影響政府施政。
大學時期,開會員大會猶如家常便飯,那是學習的過程。卻從未想不到,已過耳順之年,還捲入這些無聊的漩渦。
2017行政長官選舉辦法(簡稱「政改」)經歷了20多個月的諮詢,並經過一連兩日在立法會大會上討論,今日最終付諸表決。立法會內泛民主派全部27名議員,以及醫學界的梁家騮均投了反對票……
泛民各黨派如果真以香港的長期福祉為念,就應該認真思考如何爭取中間理性溫和務實的市民,亮出政見,指出前路,顯示熱誠和決心,給香港市民一個願景。
本社社長文灼非先生應團結香港基金網站邀請,擔任嘉賓主持,與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前行政長官、團結香港基金創辦人兼主席董建華先生進行深度訪問。訪問主題包括2017政改方案、團結香港基金智庫工作,以及細談他對香港情感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