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數新中國的成立,當然不能不提德國的馬克思(Karl Marx)。馬克思是歷史著名的哲學家,但對他的認識,隨時中國人可能比德國人還多一點。
從鄧小平及周恩來身上,我們看到了學貫中西於民族復興的重要性,辯證統一在他們的身上得到了最大的體現,當然也直接地影響着我們每一個活在一國兩制中的香港人。
98年前的3月20日,中共史上兩位領導級人物毛澤東和周恩來初次在廣州會面。他們因何而結緣?蔣介石從中發揮了什麼作用?一起聽聽時事評論員關品方的分享。
細味一中的歷史,發現也是我國百年近代史的側面。學校創立於1931年,經歷遷校、合併、重建,最終落戶於此。學校是重慶巿教委首批重點中學,亦是該巿最早的公立中學,以「明禮崇德、求知求真」為校訓。
粵港政府剛簽訂未來3年東江水供水新協議 ,漲價近2.4%。除了水費,更值得關心的是東江水背後的寶貴歷史, 1960年代初香港每4日才供水4小時,災情上達中央,最後由周恩來總理特別叫停其他工程撥款興建。
歷史有時簡單、巧合和粗線條重複,角色不同而已,不知結果會否相同?當然,官方有其立場和例行公事,不要緊,照做。普羅大眾則感到一切平靜,安定最好,年輕人有時過於前衛,也可嘗試寬鬆一點,恩威並施,加以引導。
「為什麼要讀書?」一道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新中國的周恩來總理答案是「為中國崛起而讀書」,他心繫國家,奮鬥不息,他是偉大的總理,是我們的榜樣!
如果說過去的50年,中美關係的發展以及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今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那麼未來的50年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作為教學備課,看電視劇絕對是比單看文字賞心悅目,這個耐性是值得花的。教師自己有了在歷史時空「生活」的經驗,把歷史中的人物變成了「活生生」的朋友,才能事半功倍向學生解說一段段的歷史。
1959年美國國務卿拒絕和周恩來握手,那是「抗美援朝」剛結束的第二年,美國人小器是無法的,尼克遜在書中說了:「我們的分歧是巨大的,但我們的共同利益更大。我們的任務是減少分歧,而不是使其加劇。」
疫情作為非常時期,電子場刊作為非常手段,那是可以理解的。但紙本場刊所擔任的角色,可以說是音樂會作為一個感官藝術體驗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現階段技術水平的電子場刊沒法代替的。
陳君葆留下的日記,由其女婿謝榮滾整理成《陳君葆日記全集》,涵蓋年份由1932年至1982年,要研究戰前戰後和淪陷期間香港的狀況。
我們尤其希望美國認真反思其對國際合作應對危機的態度,不要再一味指責中國等國了,因為這樣做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只會激化矛盾,削弱大國合作的基礎。
黃蓉在小說中炮製複雜刁鑽和混集而成的菜式是從何處構思得來呢?答案當然亦是從著名建築師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現實生活,以及查良鏞先生家鄉名菜中找到。
今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122周年的冥誕。有傳1967年香港暴動期間,廣州軍區司令員黃永勝曾打算派解放軍開入香港,但周恩來獲悉後迅速制止,才不致在香港出現「中英大戰」。
中國研發大型民航客機,不僅可以滿足民航市場的需要,更可帶動整體科技的發展。
只有在中國,毛澤東才可以憑着他的絕對權威與肆意的任性,強行要一個民族,為了長遠的經濟利益,放棄眼前民族大義。毛澤東以後的中國領袖,似乎大部分都不敢這樣做。可見,香港能留到97年才回歸實屬異數。
周總理一生為民,全心為國,無私奉獻,兩袖清風,鞠躬盡瘁,經已癌症在身,依然掛念延安老百姓,要走訪延安,期望延安人民有吃飽穿暖的日子,奔波勞累,健康再壞,生命再短,依然是無怨無悔,歷史是鐵證如山。
查良鏞亦藉着小說透露自己的抱負。憂國憂民,先憂後樂是中國歷代文人雅士自覺的責任與態度。金庸寫郭靖在岳州酒樓四壁題詠見到范仲淹《岳陽樓記》內的名句而悟出為國為民的道理。
過去幾年的發展,我們看到當年鄧小平為防止文革悲劇重臨的三個制度建設(禁止個人崇拜、避免權力過分集中、領導人任期限制)都被一一拆除,這就為文革重臨敞開大門。
金庸在《新晚報》和《商報》寫小說,雖然不是時事新聞主編,他已經用過人才智在小說內寫社評,確是絕頂聰明。
北京方面事前收到情報,知道有人會對中國代表團搞破壞,已循外交途徑通知港英政府留意飛機在香港停留加油時的安全,但仍百密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