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治港,英國對香港發展的貢獻不容否定,然而,筆者認為,港英政府對香港創科產業發展的貢獻則微不足道,甚至有反效果。
我建議李家超特首將香港定位為一個「戰略城市」,在全港形成具有戰略思想的氛圍。除了在戰略上解決香港內部的問題之外,亦應緊密連繫內地和對接全球,強化香港優勢,講好中國故事。
希望香港可以盡快步入後新自由主義時代,皆因新自由主義以至它以下的「積極不干預」與「小政府、大市場」等教條,長期嚴重影響和扭曲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以及國家與香港的關係,令問題積重難返,危機此起彼落。
第6屆政府將會在明年成立,社會都有熱切期望。現屆政府作為配合及政策上的延續,對產業政策應該盡快建立一個有系統的研究機制,研究六個關鍵問題。
我們看見的問題如貧富懸殊、樓價高企、青年缺乏向上動力及歸屬感,是因還是果?若是現實的果,那麼因是什麼?
要做到經濟有效轉型,政府決策者及市民必先重新審視「積極不干預」理念,是否依然適合現時香港的經濟形勢;在政府與市場之間,是否可以找到更理想的平衡。
王維基大戰三中商,其實有點似Amazon大戰Borders,是新型網購平台挑戰傳統書商。
與其出標書等待價低者得,政府大可以高價向批發商購入,再憑身份證全民派罩。大膽假設每個口罩出價10元,全香港700萬市民每人十個,埋單是7億元,連半條元朗行人天橋都不如。
當前環境對香港的一大考驗,是它需要怎樣認識周邊的鄰居:香港可怎樣運用鄰近地區資源?鄰近地區又打算怎樣運用香港資源?要應付未來挑戰,香港先要懂得跟鄰居競爭。
港英政府究竟是按什麼準則來施政的?有什麼比較高明的招數,可以更有效解決社會矛盾?背後是否有一套完整的管治理念或體系,是港英官員從不說出口的為官之道?
如能審慎行事,還富於民,將不會對全民就業而勞工短缺的經濟增添壓力。在經濟上既是師出有名,亦不用太花氣力,開支的一分一毫得以撥給最應受惠的市民,而不會讓中介者從中漁利。
我們太依賴第三產業,知道發展這些產業都是好事,但是香港能否再工業化?這需要很大的決心、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