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物業代理界的焦點轉向了商舖的空置問題。隨着接近12%的空置率被認為不可接受,業主被建議降低租金以促使空置率回落至接近零。通過市場競爭,業主應該更明智地選擇合適的租客,以保障商舖的長期盈利能力。
減息將令兩種場景的演變加快,導致本港的房地產市道很有機會在下半年止跌回穩。
有人擔心,中國會在與美國的角力中敗下陣來,令香港的經濟亦因而受拖累。沒有經濟發展順暢作基礎,樓價是不可能獨善其身的。
倒閉的簽名銀行被收購,其房地產業務居然冇人要,為什麼?
香港的經濟繁榮有賴中小企業的貢獻。居安思危,當香港躊躇滿志重啟經濟的時候,我們希望能將過去近兩年,對疫情下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政府救助措施以及改善建議的研究成果,與讀者分享。
美息見頂後,香港的房地產市場有機會再度活躍起來。現時,樓價已扭轉之前的跌勢,開始有所反彈。至於能否重拾上升軌,則視乎經濟復常的速度。
物價指數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為各項福利政策的調整標準,以確保金額可以換取一定的生活素質。
增加土地供應有助樓價下跌,但香港乃至國際上為何大批沒有任何物業的市民,均反對政府增加土地供應?
最近情況,平均租金升幅仍然高企,但新簽約租金升幅則一直跌了大半年,而且未有止跌跡象。如無意外,平均租金將會跟隨慢慢回落,帶動整體通脹由高處向下。
政府固然應該將資源投放去幫助有需要的幼稚園,而且適度放寬在資助上的規限,讓投放的資源能真正用得其所。但幼稚園要達致持久的經營,關鍵仍在於學校本身。
按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字,寫字樓的投資需求,在2021年已有所改善。顯示寫字樓市場已有投資者開始入市,而且取態比一般的租客積極。
租金扣稅的安排,根本幫不了社會上收入最低卻要捱貴租的那批人。因為這批人大都有未用盡的免稅額,他們根本不用交稅,扣稅對他們來說,不會帶來實際的得益。
一般而言,劏房的租期都在一年之內。這樣,業主就可以年年加租,追貼市值租金。今次通過的《劏房管制租務條例》,為租客提供「2+2」共4年的租住權保障。
香港房屋問題錯綜複雜,持份者眾。過往政府背後有很多包袱,包括反對派和地產商。今天中央說了算,好像給了特首很多空間,但土地問題絕對不是消滅劏房那麼簡單。
擁護《基本法》的朋友要搞清楚,鬥地主是抗疫為名,削弱大型商場業主私人收入享受權為實的社會主義政策。
近期車位價格回落,所以投資車位的風險比較大,那為什麼現在價格下挫呢?
現時在香港而言,最明顯的是,市場對股市及樓市的預期,跟經濟表現預期是完全兩回事。港股的主要組成部分,與香港經濟表現關係不大。至於樓市,一句供應不足,已經由經濟因素本應造成的利淡徹底推翻。
筆者認為2020年租金將呈現相當明顯的波幅。目前租金亦隨樓價向下調整,這也許會持續到2020年伊始,估計其後將隨之回穩。
我並非睇淡樓市,但在社運之下,樓市會出現較大調整,現在中原指數只不過比高位時下跌5%,絕對不可以說調整完畢,我甚至認為跌浪剛開始。
推出「只租不賣」用地不單可杜絕炒賣,還可即時、穩定地增加租住單位供應,有助緩和整體住宅租金的上升壓力。
樓價變化跟未來租金走勢無甚關係,反映的其實主要是預期回報的變化。簡單一點講,就是樓價比租金愈升得快,未來買樓回報就會下調,由去年年尾開始,租金樓價比率跌得厲害,預測的是樓價升幅將會下降。
香港住宅這些年來雖然也有一定升幅,但升幅遠不及內地,而且租金幾年來也有所上升。這樣,港樓的租金回報率與內地的差距是大幅擴大了。
幸好,差餉物業估價署依然有公布每年樓宇的落成量,讓市民對市場的供應量有一個較清晰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