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訪問中,聽到這幾位有心有力的社工們,如何貼身貼心關懷照顧者。滿以為這只是個「熱線」電話,原來當中有愛有貼心的行動建議關懷,真的是我們這代照顧者的「佳音」呢!
關志健該是十分喜歡他的工作,他傳來一張在辦公室的照片,牆上掛有冰心的話:「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那該是他的人生信念吧。明白這道理的志健,每天該會快快樂樂上班去。
起初我以為預備的飯盒不足,正想向負責老師大興問罪之師,但兩位女孩連忙表示其實在演出前不想吃太飽,所以她們各自吃半個飯盒。
香港作為一個如此發達的城市,要保護一批無助的兒童,是否如此困難?為何不幸事件屢屢發生,我們只能慨嘆稚子可憐,卻不能杜絕這些事件再次發生?
鄧炳強認為,中大校訓「博文約禮」最能概括中大精神,「我希望中大畢業生慎思明辨,成為有獨立思考能力和責任感的人,並擁有愛國愛港的情操,貢獻香港,貢獻國家。」
幼兒受虐個案,一宗也嫌多。「只聞樓梯響」的強制要求舉報虐兒法案,必須盡快(例如兩個月之內)通過。特首李家超領導的現屆政府,提出「以結果為目標」的綱領,也應該在這事上貫徹實施。
80年代初期港英政府推行地方行政,在區議會層面引進選舉,社協是首個積極介入選舉的民間組織,但當時社工界意見紛紜。馮可立認為,無論是真民主、假民主,都要令它成為真民主。
林鄭特首的5個學年,就教育投資來說,是歷屆特首之冠。新舊特首將於7月1日換班,後疫情年代的教育怎樣走出困局,是李家超先生的又一「以結果為目標」的考驗。
早幾年,美國Netflix推出電視劇《13個理由》,這種戲劇表達手法,無疑把自殺者光榮化、英雄化、浪漫化、淒美化。政府似乎有必要對新的傳媒訂立新的遊戲規則。
由於「一校一社工」的政策,當老師遇到學生有情緒或行為上的問題時,很自然就會轉介給學校社工。筆者那代人多有昔日老師循循善誘、鼓勵同學、協助同學面對逆境的記憶。可惜這樣温馨的情境今天已少見。
時下社會,不少人生活上同樣困難重重, 年輕人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啟發?「勤力是基本,也要有目標和規劃, 有時始終不見成效也沒有辦法,但仍要堅持勤力。」
不少香港長者都在網絡世紀之前成長,他們大多沒有接受過正式的資訊及通訊科技相關的教育,對互聯網、社交網絡等都只是一知半解。因此,他們對生活被數碼化,未必那麼容易適應。
新一屆政府上任後,新增資源如雨後春筍。小學的中層人員分工、中小學的行政工作分工,輔導及特殊教育需要的支援等新增資源的運用,都對現行學校的運作及生態有着莫大的改變。
面對複雜的社會,一校一社工的支援系統已不合時宜,學校需要更多駐校社工處理學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