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的判決結果公布後,筆者在不同的場合,與教育同工閒話的時候,都踴躍表達意見,絕大多數都贊同是次校方對違規學生的決定,是懲罰有道。
顧客教育主義的思維主導,是次理大學生會是理直氣壯,是沒有錯的了。
張仁良校長希望學生借民主牆事件反思和汲收教訓,因為公眾對大學生有很高的期望。張校長認為今次事件發放很清晰的信息:大學的校園享有言論自由的同時,亦希望大家互相尊重。
柯偉林道:「各社團都有權邀請嘉賓演講,只要不是暴力、恐嚇言論便可;再退一步而言,所有事情都應該允許,人們自己會有所思考和判斷。」
各政府高官不停公開解說,不失為另一種「消磨」,令反對派頓失先機。
不要在黑暗的掩護下行使你的民主和言論自由權利。 勇敢地在光天化日下做到這一點。
五四算是成功的學生運動,但成功往往又會異化,反而使學生成為使人討厭之人。蔣夢麟所寫的《西潮》一書中,便記錄了學生運動衰敗或學生鬧事的現象。在一次衝突中,蔡元培真的生氣了,捲高了衣袖,喝罵學生為懦夫。
香港並無港獨之路,以港獨標語洩憤是盲動主義,使香港的政治生態惡化,不可能令北京當局有「讓步政策」。
大學校園是香港的政治特區嗎?香港是中國的政治特區嗎?
奚落一個悲傷的母親和一個痛失所愛的寡婦,竟變成關於言論自由的政治辯論,社會又會有何看法?
人們不會要求大學裏的「民主牆」篇篇錦繡、字字珠璣。可是,底線還是有的。這底線需要所有使用民主牆的人自覺遵守。如果有人踐踏了這底線,就是踐踏了民主牆的尊嚴,破壞了民主牆的作用。
近10年來由於社會嚴重分化、網絡傳播力驚人,以仇恨作為鼓動和爭取支持,成效往往勝過正面倡議、對難題提出解決方案。
香港每所大學賴以生存及發展的學術自由,並沒有「正論」或「歪論」之分。
如果你承認有校風這回事,而你又是校長,兩個條件相若的求職者,一個出身教大,另一個不是,老實說,你會選哪一個?
言論自由,應該配上敢講敢認的正直人格,才有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