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新冷戰

盧兆興:華盛頓北約峰會宣言將標誌新冷戰開始? 東亞地區為何面臨軍事衝突風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26
資深時事評論員盧兆興教授認為,北約理事會7月11日發表的華盛頓峰會宣言,不僅可以被視為對所謂俄羅斯「擴張主義」的回應,而且也標誌着一場新冷戰的開始,這場新冷戰將世界分為兩個陣營。
中國對多極世界的外交追求
作者:盧兆興2024-05-13
中國最近對多極世界的追求可以被解讀為中國社會主義和平等主義努力的標誌,旨在創造一個沒有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公平世界,而是一個以和平、安全、秩序、繁榮和多邊主義為特徵的世界。
中美關係「暫時均衡」
作者:王耀宗2024-01-17
中美立場不變,目前只是達到一個「暫時均衡」。在2024年美國及台灣大選前,相信台海不會出現重大事故。按當前的發展來看,南海將成為各方爭持的焦點。
陳文鴻:中美之爭邁向全球化 新冷戰思維重塑全球格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0
陳文鴻教授表示,以往美國利用中國抑制日本及蘇聯發展,是分而治之的慣技,現在利用印度抑制中國,效果未必佳,印度與中國一樣是獨立大國,長期文化因素會令中印不輕易屈服於美國。
李強:中國是和平發展中流砥柱 李家超推介海南「醫療特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30
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周四(3月30日)上午10時在海南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主旨演講。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三(3月29日)抵逹海南出席年會。
為師之道:當學生有新想法 千萬不可說不──獨家專訪史丹福大學電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台積電首席科學家黃漢森博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1-31
「在企業做研究跟帶領學生做研究,最大不同之處在於,企業研究團隊成員個個都具有豐富實戰經驗,大學學生則是一張可塑性很高的白紙。」黃漢森教授在史丹福大學教學多年,又從學生身上學到什麼領悟?
國族主義高漲 世局危機四伏
作者:王耀宗2022-12-19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逾9個月,數以千萬計烏克蘭人正面臨一個嚴寒而沒有暖氣的冬天。戰事未見停下來的跡象。世界正處於一個國族主義亢奮的年代,亦是危機四伏的年代。
東亞的新冷戰
作者:盧兆興2022-05-30
中美雙方如果不再放下對抗姿態,持續的「麥克風外交」和互相對「真正軍事威脅」的認知,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把兩岸關係推向潛在的軍事攤牌,尤其是在民進黨很可能在2024年初再次贏得總統大選之後的幾年。
祈禱和平,珍惜和平
作者:郭一鳴2022-03-21
俄烏之戰已對由二戰後和冷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與世界格局造成極大衝擊,美國及其盟友與俄羅斯的關係已陷入新冷戰。遙望戰火中的烏克蘭,我們普通老百姓除了祈禱和平,還要更加珍惜和平。
美國利用俄烏衝突推動「新冷戰」
作者:霍詠強2022-03-14
美國民主黨人更熱衷於意識形態,會有更強的冷戰思維,因此推動以台灣為棋子,挑起中國的激烈反應,會是未來幾年拜登更熱切傾向使用的方法,當中肯定不斷會測試中國的底線。
普京的誤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作者:袁彌昌2022-03-01
無論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役中成功與否,世界都會進入「假戰」或新冷戰階段:以前是宣而不戰,現在變成不宣不戰。西方亦意識到再不能以他國的代價換取暫時的和平,現在只待西方政府與民眾重新認清事實、調整心態。
中美說不打新冷戰 香港立法會清一色
作者:阮紀宏2021-12-29
如果從冷戰的角度看,美國跟中國的爭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會止息,美國從來沒有放棄利用香港這枚棋子,新選舉制度就是要防止美國繼續在香港施加影響,因而立法會出現「清一色」的愛國愛港力量,又有何不對?
劉兆佳:《蘋果日報》停刊 西方勢力在港進一步萎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6-24
香港始終是法治之區,如果傳媒在法律範圍內對政府作出善意批評並沒有問題,但是,若然違反《港區國安法》,不利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其生存空間只會愈來愈壓縮,甚至沒有。
全球經濟版圖的地震與洗牌
作者:劉寧榮2021-06-11
中國絕不能四處樹敵,我們也需要思考為何中國在40年難得的發展機遇之後,我們會陷入這樣的包圍圈,甚至在我們的周圍已經形成了美日澳印四國的準同盟關係。
西方不接受香港特色 北京不顧忌西方反應
作者:阮紀宏2021-03-16
當年鄧小平強調中國特色,至今還是有現實意義的。當年中央對香港無限寬容,而今要強調香港特色,是因為當年西方國家還沒有發動新冷戰,還承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即使是社會主義,還是可以合作的。
美對台「切香腸又不越紅線」 包道格擔心台海爆衝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25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前處長、著名台海問題專家包道格近日接受中評社訪問,對台海局勢表示擔憂,認為這是美中潛在衝突熱點中最危險的問題。不過,包道格並不擔心特朗普政府會公開放棄「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
蓬佩奧指孔子學院招募間諜 年底前希望全部關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02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接受美國霍士新聞訪問時表示,他希望美國大學及中學校內的孔子學院今年年底前全部關閉。他在節目中指孔子學院受中國政府資助,並且在美國大學招募「間諜和合作者」。
香港的前景怎樣?
作者:陳文鴻2020-09-02
在《國安法》威懾和立法會延長任期底下,香港社會內部反對的力量會縮減,只是怠工作消極抗拒,作用不大。
《環時》評論班農被捕:有人利用反華進行金融欺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21
在特朗普前首席戰略顧問班農被捕後,內地《環球時報》發表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沈逸的評論,指類似班農這樣的人,通過煽動中美之間的恐慌情緒,製造緊張與摩擦,把「破壞中美關係當成生意在做」。
《柳葉刀》主編:西方反華浪潮掩飾自身應對疫情失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05
英國《衛報》4日在評論版刊登醫學期刊《柳葉刀》主編霍頓(Richard Horton)的文章,指中國科學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突出貢獻,西方國家將疫情歸咎於中國,旨在掩飾自己在疫情應對時的失敗表現。
《紐約時報》:意識形態鴻溝深 中美裂痕難弭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7-15
中美關係今年隨新冠疫情不斷惡化,雙方在科技等領域針鋒相對。《紐約時報》周三的評論文章分析,兩國難以跨越意識型態的鴻溝,新冷戰正在成形,無論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何,都難以撼動中美對抗的格局。
國際前景面對的五個不確定因素
作者:朱雲漢2020-01-29
當中國愈來愈接近恢復其於人類歷史舞台的中心地位時,面臨的挑戰必然愈大,戰略情勢也必然更險惡與複雜。
沈旭暉:林鄭是史上憑一己之力打破國際關係的奇人
作者:編輯精選2019-12-13
林鄭月娥女士是近代人類歷史上,極少數能憑一己之力,打破國際關係結構性規範的奇人。
日本轉向與華合作 俄只能與中國合作
作者:陳文鴻2019-01-07
在新冷戰中,俄羅斯若不與中國合作,或會因力量資源不足而再次敗於美國。舊冷戰是美國聯華制蘇,新冷戰是中俄聯手,俄國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新冷戰 全回歸 遠西方
作者:陳景祥2018-10-11
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在過去40年領先大部分西方國家,並培育了一個人數以億計的中產階級。可以說,即使現在的格局是另一場新冷戰,美國的對手──中國──跟當年蘇聯完全是兩碼子事。
特朗普與習近平,誰會贏得新冷戰?
作者:褚簡寧2018-08-03
無論你生活在中國、西方;美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人性都會反感於無辜的孩子被貪婪傷害,若人們的聲音反而沉靜下來,責任在於貪婪者。
美國為什麼要和中國進行「新冷戰」
作者:鄭永年2018-07-06
國務卿蒂勒森在被特朗普解職之前,到處說中國是「新帝國主義」。美國現任國防部長更是在各個場合把中國「塑造」成「新擴張主義」,似乎中國的目標就是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新霸權。
中國與世界秩序
作者:鄭永年2018-05-10
中美關係的變化反映了兩國各自在國際體系地位的變化,中美之間的競爭或者衝突也具有了國際性。中美關係的未來也基本上決定了世界體系的未來。
遭受美國對華貿易戰的附帶打擊,香港難以中立
作者:零傳媒2018-05-08
香港的公共知識分子和媒體需要準確判斷當前「新冷戰」,先端正思想,然後方能向社會各界提供思想指引。
技術冷戰與中美冷戰的序曲
作者:鄭永年2018-05-03
美國正在發動的貿易戰或冷戰,對中國構成嚴峻挑戰。貿易戰會不會朝積極方向發展?概率不是沒有,但很小,更大可能是往更壞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