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美國採取貿易戰等非常規政策進行宏觀刺激,中國為什麼不採用?如果通縮、人幣貶值繼續,內房、股票市場將救不起來?一起聽聽蕭耿教授的分享。
昨天,我又到榕樹頭去,以為大家都會談新鮮熱辣的《施政報告》。誰知,大部分反應是:「與我何干?」
傳統經濟學提出在經濟不景情况時以減息刺激消費和投資,於「正常」情况下是有其合理性;不過在通縮情况裏則有其局限性,及需要有相應的認識和調整。
當前中國經濟可謂面對內憂外患,本文主要是從經濟學角度探討通縮成因和前科,冀對中國當前經濟狀况有較立體分析。
有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就講過,每當想到增長率不同足以造成生活水平的巨大分別,就難以對其他問題提起興趣了。我於是就跟學生說,這個經濟學者的意見不代表大多數。為什麼?
歸根究柢,傳媒為了生存,提供準確客觀的資訊和分析是其次,吸引注意激發討論才是王道。
新選舉制度下,選舉委專業界改由10個界別組成,包括新增的科技創新界,委員半數會在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香港院士中提名產生。反映中央對香港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視及肯定。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後並未能滿足到民生需要,甚至大幅減糖。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認為疫情下中產人士聘請外傭方面遇上重重困難,政府應增加外傭免稅額幫助中產階級,在宏觀經濟發展方面也顯得不足。
紓困措施一般幫不了經濟發展,一些錢用掉便沒有了,赤字只會增加。但疫情帶來的影響並非受害者故意做成的,而且他們受損甚深,援助他們是難以避免的社會責任,就算是無可奈何也要做。
屋漏兼逢連夜雨之際,中美交惡,外交對碰接二連三,金融、科技成為爭奪關鍵,不但令香港科技交流未卜,影響香港作為國際經貿、金融、創新中心前途,更掀走資困惑。
我們正密切監察宏觀經濟及市場預期的變化,以及對於香港經濟的影響,有需要的時候會及時提出相應措施「撐企業」,達致「保就業」的目標。特區政府會繼續努力維持優良的營商環境和國際競爭力,使香港可繼續穩步向前。
經濟學的內容包括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宏觀經濟是用來描述整個國家的經濟活動。
西方的傳媒唱衰得較多的,是說中國有債務危機,尤其是企業債高企,會隨時爆煲云云。我過去也曾經多次在報章撰文指出,這是不懂中國國情的誤判。
2017年中國經濟形勢總體表現良好,供給側改革成果顯著。2018年又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