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交椅洲人工島的軸心發展願景是成為「全球門戶」,利用香港獨特優勢,讓這十平方公里土地成為全球最自由貿易區,讓國際社會能在這片中國最自由、最開放、最安全、最國際化土地上進行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活動。
能用好這3至4年時間,深化專業團體的設計參與,充分利用市場反饋最適切定位,用好私人企業的投資融資安排,與財團作深度交流;相信在時機成熟時,交椅洲人工島定能重新華麗登場。
當局會探討在政府建築物幕牆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又繼續支持公私營機構進一步利用可再生能源,何解就不願聆聽筆者早前在本欄的建議,在全港各地政府興建及管理的行人天橋上蓋及公路隔音屏障,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
莊太量提醒,影響樓市大方向的關鍵並非撤辣,而是利率走勢,現時利息與之前相差4厘,供30年計利息相當於樓價一倍,撤銷7.5%稅率有助樓市穩定,但並非讓其轉勢。
政府除了將北都發展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地方,並可藉此加強香港與深圳合作和聯繫。本社就此專訪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暢談在深港聯動大政下,未來政府發展整個新界北區的願景。
世界正在經歴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國家和香港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常言道:「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面對變幻莫測的時局,規劃必須有一定韌性和彈性去應變。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將親臨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就發展新思路與嘉賓暢談。她在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未來25年香港發展需要約7000公頃的土地儲備,當中包涵兩大版塊──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
目前人工島項目到了同樣的階段,不利的因素清楚陳列在該管當局面前,會否重蹈覆轍,就要看特區政府的高層次智慧,願望香港能夠跳出只見利好的視野局囿。
面對種種挑戰,過去一年,特區政府上上下下都不遺餘力地去尋求短、中、長期的解決方案。筆者認為,在這些努力的背景下,政府仍可考慮很多策略性舉措。
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本港在土地供應的速度上面對多項制約,其中之一是一些不合時宜或過於冗長的法定或行政程序;另一個則是建造人手短缺。最近,我們在這兩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筆者認為,從交椅洲人工島的第三個核心商業區(CBD3)定位考量,實在不應該把公私營房屋的比例硬性定為7:3。當年作出如此的決定,是基於一種政治考慮多於理性科學分析。
博匯智庫一直以來都認同中部水域人工島的區位優勢及其運輸基建對全港發展的重要性,只是對其成本效益和財務安排可行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