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毛伊島2023年8月8日大火災,拜登宣布要在8月21日去夏威夷視察,不惹民怨是不可能的。為何拜登要拖到8月21日才起行?
近周處於政治風尖的中大校長,被發現愛妻主持的中大醫學研究中心或涉貪。但不怕說,我只看過標題。我真正有興趣的,是兩個港人沒有興趣的問題。
中國強勢崛起,卻再次喚醒了美國人石器時代基因的恐懼及搶地盤情緒,看來自由市場帶來的互利機會仍是抵擋不住霸權主義的私利。薩克斯對此失望之極。
烏克蘭先後與貝萊德集團、摩根大通、麥肯錫商討重建計劃。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美國意圖強化烏國經濟,在削弱俄國實力同時,掠奪烏國資產,機關算盡。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可憐人有其可恨之處,當前的危機,似乎仍未到足以讓台灣深綠一族幡然覺悟的地步。筆者扼腕嘆息,深感可惜。
歷史上美國曾打過3場世界級的科技戰。現在第四場科技戰,中美對峙,中國要怎樣打?香港在輸送資金、人才等方面一直是中國大陸的窗口,美國豈會放過?
中國因應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向中國進口美國商品加徵關稅進行反制措施,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專家小組裁定,有違中國向世貿作出的承諾。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聲明,對世貿組織的這一結論表示滿意。
金磚國家創立之初,是考慮到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對新興國家不利。正如奧尼爾所稱,無論(美聯儲)為了美國的利益決定做什麼,新興經濟體都受到這種周期性、且永無止境的扭曲,美元霸權窒礙它們發展模式。
水炮事件表明地緣政治的複雜性,中美競爭使菲律賓和中國之間的關係變得複雜化,中國與美國其他盟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也可以在水炮事件中輕易看出。
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鄧希煒教授表示,美國近年正一步一步地在限制中國在科技敏感技術,例如晶片及AI方面的發展,以減少中國對美國造成的國家安全威脅。
《羅剎海市》帶出了人類根本的問題,這時代之問就像一面照妖鏡。例如在國際政治的層面上,就足以尖銳地指出美國雙重標準的虛偽和混淆是非的偽善。
美國國債信用評級下降,是否美國債台高築的體現?美國緣何屢屢陷入可能「倒債」的窘境?債務上限危機又為何是威脅世界經濟穩定禍源之一?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以安倍為代表的日本自民黨領導人近年來用各種手段拒絕直面歷史,影響了中日關係的發展。另一方面,前幾年中國的電視劇等文化產品也出現過反日浪潮,這對中日文化交流毫無益處。
這種對抗在美國歷史上並無先例,後果也不可預測。其他非主流媒體暫時按兵不動,視乎形勢發展。美國總統大選投票在明年11月,一場看不見硝煙的內戰,已經在美國爆發。
「朝日新聞digital」引述日本政府消息表示,將在夏季前後進行釋放核廢水,預計最早將於8月底開始。 多名政府官員證實了這一點。
日本人對島國生存環境,包括經常颱風地震、缺少礦產資源等等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危機意識。這幾百萬噸核污水一天存在,日本政府就一天睡不好覺,全部倒進大海,一了百了。
世界不再是美國獨霸,體育也表現出來了,至於如何報道?你報你的,我報我的就是。反正世界是大家的!
如此損人害己、倒核污水入海的方案,只有毫無遠見的大笨蛋才會考慮,深信絕大部分素有公德心的日本國民是難以苟同的。
李家超率團訪問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從商業角度來看無疑是成果豐碩,但從嘗試加入RCEP的角度來看,北京和香港當局將如何遊說東盟國家提供更多支持還有待觀察。
美歐只在玩「脫鉤」和「去風險」,只能是徒勞無功,尼克遜的預見,美國人視若無睹,自找的。
若王道大國經濟科技及軍事俱無實力,小國出於恐懼,也只能屈從霸主的指揮。所以中國即使在推行王道,也絕不可能輕忽實力的建設,否則自己也會頹然倒下。
《華盛頓郵報》引述消息,指美國方面決定不讓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峰會。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估計,美方是為了明年的總統選舉才有此舉動。
特首李家超正在東盟訪問,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爭取相關國家的支持香港加入RCEP,日本該不會把特區政府禁止日本10縣海產品農產品,和同意香港加入RCEP一事掛鈎吧?
歐洲人追求多邊主義,美國人信奉單邊主義。美國的盟友只有實力不強的日、韓、英,「全球南方」已經離心離德,不肯站邊就是態度。所以美國只能全力打敗中國,才能繼續稱霸。布林肯、耶倫之流訪華,只是門面功夫。
泰國現代政治史簡直就是一部軍人政變史,軍人和民主就像拔河一樣,雙方時進時退。2010年的那場紅衫軍反政府大規模示威中,到底軍方在扮演什麼角色?
李家超也在社交網站帖文表示,新加坡一直是香港在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貨物貿易額達4815億港元,即使受到疫情影響,2018年以來年均增長率達5.9%。
政治外交就是這麼假,不要說大原則有衝突,單是取消李尚福的制裁,輕而易舉都被視為向中國「示弱」,這一個小籌碼也沒有,基辛格只能白來,得到是個人友誼。
鑑於中美關係的不穩定,華盛頓非常熱衷於加強與台灣的關係,並通過加大對台北的支持來推動全球供應鏈的重組。
近年,「全球南方」國家儼如一股強勢力量,在國際政治舞台上佔一席位,影響力日益增加。張翠容和黃裕舜都認為,中國在和它們打交道時,需要多加解說,也要有人文關懷的心。
世界走了一個大圓圈,再次面對「革命性」的時刻。新自由主義已到了盡頭?全球化如何重新出發?我們能否找到超越不同競爭模式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