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新增32597宗確診 市民憂禁足超市「清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01
本港新增32597宗新冠病毒確診,5宗為輸入個案,其餘均為本土個案,較周一(28日)錄得的宗數略低。另外,部分連鎖快餐廳、超級市場宣布調整營業時間。
電子消費券有否刺激了本地消費?
作者:梁天卓2022-03-01
為了紓困,司長在今年將電子消費券加碼至1萬元。根據司長的演辭,政府認為上年的5000元電子消費券空前成功,新一年的計劃又能否延續過往的成功?
急增34466宗確診創新高 中央專家火速援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8
本港新增34466宗確診,再創疫情新高,只有4宗是輸入個案。中央援港防控專家組下午從深圳抵達香港,協助特區政府抗疫。
在困難時期為香港提出審慎又漸進的《財政預算案》
作者:盧兆興2022-02-28
在疫情尚未見頂的困難時期──據一些公共衛生專家預計,3月將達到疫情高峰期──《財政預算案》對本港產生了積極影響。
香港,你還剩下多少?
作者:林沛理2022-02-28
殖民統治是一種有毒的統治。香港人必須下決心正視和處理長期被殖民遺留的問題,否則被殖民的後遺症會陰魂不散地對這個城市纏擾不休。香港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自我管治能力都被奪去。
盧寵茂教授:港大深圳醫院醫護是一支候命的「軍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8
內地多個城市正在組織醫療隊伍馳援香港,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指出已接到深圳市衞健委通知,將組織醫務人員赴港展開大規模核酸採樣,自己亦已經報名。
抗疫須以保障生命生計為本 引入績效預算
作者:尹瑞麟2022-02-28
希望特區政府能與時俱進,引入西方國家和內地政府將績效指標視為現代預算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財政投入型財政預算案」轉型到「績效為本財政預算案」。
單日確診破2萬宗新高 再多83名患者離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7
本港新冠病毒單日確診破2萬宗,新增26026宗病例,再創新高,其中只有7宗是輸入個案。第5波疫情至今,累積15萬8683宗確診,大部分病例是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
新增17063宗確診再創新高 陳肇始:疫情未見頂 孔繁毅倡強制接種疫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6
本港新增17063宗新冠確診個案,當中有17057宗是本地個案,再創單日新高。過去一日多66名確診者死亡,只有8人接種了最少一劑疫苗。
單日確診首次達10010宗 再有59人去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5
本港單日新冠病毒確診個案首次過萬,新增10010宗確診,呈報個案有21979宗。近數天再有59名確診者去世。
凱普搭建新實驗室 應付全民強檢需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5
負責新冠病毒檢測服務承辦商之一的香港分子病理檢驗中心(HKMPDC)公布在黃竹坑體育館快速搭建「凱旋號」負壓硬氣膜實驗室,並緊急從全國調派超過120名人員來港。
增8798宗確診創新高 入商場食肆須先打針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4
本港新增8798宗確診,另外再多50名患者死亡,包括35男15女,年齡52至97歲,當中只有6人接種了兩針新冠疫苗。病毒蔓延趨勢未停,政府已延長社交距離措施,收緊部分社交距離措施,推行疫苗通行證。
加國遏反抗疫活動 穩準狠打擊可借鑑
作者:阮紀宏2022-02-24
觀乎加拿大這次行動,今後再批評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或者鎮壓暴力抗議活動,完全喪失了道德高地;而美國、加拿大的雙重標準也不是第一次上演。
「延選」無礙 中央話事
作者:陳景祥2022-02-24
以香港的政治格局,不管誰當特首,都難逃弱勢宿命,故此再猜誰會出來參選已沒有多大意義,押後選舉也不會令選情突變,因為形勢已經明朗。
新增8674宗確診 麥美娟鍾偉強初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3
本港新增8674宗確診,周二(22日)有7900多宗呈報個案,第五波疫情累計已有153人死亡,90名死者是院舍院友。為加快追踪檢測密切接觸者,周三起確診者須提供同住家人資料,以利後續追蹤。
預算案提多項紓困措施 派1萬元消費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3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為紓緩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陳茂波宣布多項稅金寬免安排及提出多項逆周期措施,總額逾1700億元,包括計劃於4月及6月派發消費券計劃。
葉劉淑儀倡全民強檢縮至一周並禁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3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對於全民強檢於3星期內進行3次,並於每次強檢期間進行快速檢測等安排有保留,認為需要達到「須檢必檢」。
解決市民住房問題  必須重檢建屋目標
作者:張量童2022-02-23
無論公共房屋或「土地共享計劃」都會碰到棘手的收地和補償問題。筆者倡議一個創新的「私人資助房屋計劃」,由私人財團斥資購入私人土地興建「特種居屋」,幫助香港人上車。
林鄭月娥:3月推行全民強檢 市民須核酸檢測3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2
自3月起全港市民須按出生年份分批進行核酸檢測,為減少人群聚集,檢測市民可帶兩名長者或小童一同檢測。同時,調整幼稚園和中小學本學年上學安排,暑假將提前至3、4月開始。
新增6208宗本地感染 張竹君:疫情仍未見平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2
本港新增6211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6208宗為本地確診個案。另外,政府昨日共接收8013宗感染情報,截至昨天凌晨共接獲9369宗初步陽性個案。
平機會主席朱敏健:不應基於染疫者的背景而歧視整個社群
作者:編輯精選2022-02-22
指責和排斥無辜者絕對不會有助大家預防感染,反而抹殺了不同種族和階層一直以來在抗疫路上的付出,對整個社會共同抗疫造成打擊。
團結卓爾論壇 集思廣益戰疫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2
為集思廣益,團結香港基金周一下午特別邀請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醫生、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全國人大代表林順潮醫生等專家學者,舉辦線上論壇,期望為社區帶來希望,共同對抗疫情,克服逆境。
黃錦輝教授:疫情到了十萬火急 仍要顧慮個人私隱? 疫苗紀錄須用實名制才可杜絕漏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1
第5波疫情確診宗數節節上升,回落似無期。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香港市民不能再顧慮個人私隱而令政府防疫政策處處受限,疫苗紀錄須用實名制才可杜絕漏洞。
新增7533宗確診 疫苗通行證周四起實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1
本港新增7533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周日(20日)共收到6892宗呈報個案,再多13名患者離世,包括一名11個月大女嬰。
郭位校長:數據為本的危機管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1
新冠疫情期間,醫護專業人士佔不同國家已確診病例的4.1%至25%,更遑論院內病人之間的交叉感染。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認為,應用「數據為本的危機管理」設計新型傳染病醫院,可以降低院內感染率,減低爆發
封區難免
作者:陳文鴻2022-02-21
目前應對的方法只能是採取在內地行之有效的封城,按小區逐步封區檢測、消毒。封區當然要禁足,否則何來封鎖。
疫情失控的根本原因
作者:林沛理2022-02-21
這個年代的政府普遍失效,因為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釋放的微權力,令政府難以像從前那樣將自己的意志加諸人民身上。各地政府以大力度推行抗疫措施,往往遭到同等或更大能度的反抗。
精準防疫、設計思維、戰略行動
作者:何濼生2022-02-21
我們總會需要與大陸通關,還會跟國際社會通關。大前提當然是高於九成的完整疫苗接種率。然而,我們在防疫工作要成功,應同時注意3個概念:精準防疫、設計思維和戰略行動。
香港抗擊變種新冠病毒之戰
作者:盧兆興2022-02-21
針對第5波疫情的戰爭已經在香港打響。儘管香港在檢測能力、隔離措施和住院方面存在嚴重不足,但前景仍然謹慎樂觀,主要是由於中央政府的堅定和綜合支持,以及全力動員廣東省和深圳市有關部門。
增6067宗確診 再有14患者離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0
本港新增6067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當中12宗輸入個案,其餘6055宗都是本地感染。另外,再有14名病人離世。同時,首批由國家捐贈的15萬盒抗疫中藥「金花清感顆粒」抵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