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港人膺全球長壽之冠10年 中大:唯老年殘疾問題嚴重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14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顯示,香港存在地區層面的社會經濟不平等狀況,意味目前的行動和努力尚未足以有效、公平地改善影響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總括而言,香港迫切需要採取全面的政策措施,以促進健康老齡化。
阻塞性中風保健方法
作者:林嘉良2023-11-08
如果看過有關逆齡抗衰老保健的朋友,對這兩種保健品應該不會陌生,它們正是 NMN 抗衰老保健配搭中兩位主力成員,預防心臟和血管問題和逆齡抗衰老有很大的關係,本文先集中討論它們的對心血管的功能。
失語的中醫──該如何合理地論述中醫?
作者:施林海2023-11-03
在真實歷史中,中醫是處於百花齊放的大雜燴狀態,具有不同診治思路。如將之歸纳,可分為兩條重要主線,一條是着重形而下的辨病施治,一條是偏於抽象的辨證論治。了解二者的內涵及分別,有助增加對中醫的認知能力。
常見的足部痛症成因是什麼?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02
「好就盲公竹,錯就攞命藤」,實際上,鞋子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步行活動,是把雙刃刀,很多時候和病人交談病情,他們都會忽略這些細節影響。
懷孕及備孕婦女的保健秒法
作者:林嘉良2023-11-01
不論媽媽吃什麼,嬰兒都要照單全收,所以很多偉大的媽媽都會「揀飲擇食」,把最好的營養供給嬰兒。本篇文章將探討懷孕期間或準備懷孕的婦女應該吃什麼保健品,讓她們準備充足。
嚴浩x吳文華:怎樣睡得好 減少身體累積廢物?介紹通血管古方 控制血脂 減少衍生疾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30
養生達人嚴浩與你分享保健心得,今次介紹古方通血管, 預防失眠和如何有效減肥。
緊急避孕藥升級配搭?來自保健科學界的顧慮
作者:林嘉良2023-10-26
香港醫學研究團隊發現,進行不安全性行為後,同時服用緊急避孕藥及長效消炎止痛藥,可大幅提升緊急避孕的功效。能預防意外懷孕固然是一件好事,可是計劃懷孕的婦女卻不得不擔憂了。
陳德章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23
陳德章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2023年「終身成就獎」,表彰其對全球鼻咽癌研究的領導地位及重大貢獻,是該獎項設立以來,榜上僅有的三名亞洲學者之一。
楊貴妃也有狐臭煩惱?臭汗症中醫藥有秘方!
作者:温愛詩2023-10-18
中醫學認為狐臭的病因病機,主要由於父母的遺傳體質,或因其濕熱鬱於皮膚腠理,臭汗外溢而成。
中大:本港每4宗成人死亡個案 一宗與敗血症相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7
敗血症在本港不但是愈來愈常見的死亡原因,患者病後的痊癒情況在過去十年也沒有太大改善。及時治療是對抗敗血症的關鍵,因此公眾應多加留意敗血症的病徵,發燒、咳嗽帶痰、排尿灼痛、寒顫神志不清、嚴重呼吸短促等。
保健品能全面發揮疫苗功效?
作者:林嘉良2023-10-16
疫苗的本質是要刺激你的免疫系統,因此絕不能說對身體毫無影響,只是這些影響身體可自行處理掉,令身體沒出現臨床症狀。那麼保健品如何能和疫苗互相配合,放大好處,同時減低影響呢?
善用人工智能 提升中醫效能改善形象
作者:黃錦輝2023-10-10
除引入生物科技之外,以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為例的創新科技,在中醫應用上亦同樣重要。「創科+中醫」在提升中醫的效能同時,亦可以改變大眾對傳統中醫的印象,令到年輕人更重視及更廣泛地採用中醫,一舉兩得。
林偉樑:醫生與精油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10
醫生是要弄好病人的健康。病人食那麼多的化學品,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對他們是否真的健康?除了當仁醫,亦要做有良心的「心醫」。
眼科保健:和西醫互補不足
作者:林嘉良2023-10-09
香港人「機不離手」,不論何時何地都在低頭看着手機。有研究指出香港人平均使用電子產品高達4小時,而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會令眼睛乾涸,長久下去會影響角膜的健康,亦會增加眼部發炎的可能。
中國大陸及港澳台足球的現代化
作者:盧兆興2023-10-09
整體而言,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的男子足球均需要進一步現代化和改革。 兩岸四地在足球現代化的過程中都有一些問題。日職聯30年的發展為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提供了有益的借鏡。
如何為新冠肺炎作中醫診斷?──必須條件和主次關係
作者:施林海2023-10-06
仝小林院士的「寒濕疫」辯證思路,很值得細心體會。我們從中既可以了解中醫臨床思維的「必須條件」和「充分條件」,也能夠認識中西醫配合中的主次關係。如此必可加强我們對於那些似是而非「中醫」論述的鑒別能力。
不再只靠摸!眼到手到的超聲導航針灸療法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5
科學研究證明,為患有膝關節炎病人進行乾針治療時,若加上超聲波作即時引導,成效比傳統的乾針治療更高。這種創新的超聲導航針炙療法的成果已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中大賀獲諾貝爾醫學獎科學家 讚揚拓技術助開發新冠疫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03
兩位科學家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卡塔琳考里科教授。中大新聞稿形容,對於教授獲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感到非常興奮。
節日暴飲暴食後的保健理療
作者:林嘉良2023-10-02
綠茶提取物可以在腸道內,物理性地包裹着油、鹽、糖,尤其對油有很強的黏合性,能夠阻截它們進入循環系統中,並直接轉化成糞便離開身體,從而減低後遺症。
控煙策略四大範疇建議 推動香港成無煙城市
為了維護吸煙者本身的健康,同時避免無辜者因外衣沾到二手煙帶回家後,令家人和小朋友接觸到致癌物質,由此產生二手煙甚至三手煙的受害者,禍延下代,政府有必要採取更嚴厲的控煙措施,杜絕「火車頭」行為。
中秋節的保健預防配搭
作者:林嘉良2023-09-27
中秋佳節,食月餅一般少不得,外出慶祝飲食也一般高油、鹽、糖。因此需要盡可能加快身體代謝,讓身體轉化食物時產生的毒素盡快排走,也讓3個重點負責排毒的器官保持高效運作,等待過節後才開始修護保健吧。
三地專家倡訂精準腫瘤醫學框架 推動次世代癌症基因檢測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5
由30位大灣區內腫瘤專家組成的精準腫瘤醫學工作小組,經過近兩年研討後,發表「大灣區精準腫瘤醫學共識文件」,就精準腫瘤學未來發展以及建立標準提出倡議。
歷史視野看疫情──美化歌頌還是正視反思?
作者:施林海2023-09-23
盲目拔高、不符合史實的「歷史」論述,看似往中醫臉上貼金,但卻很可能會混淆傳統中醫的本來面目,導致我們無法從歷史中獲得啟發及反思,更無助處理現實問題。
什麼是核心肌肉運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1
核心肌群由腹腔內數個深層肌肉組成,作用是協助穩定腰椎和骨盆活動;強壯的核心肌群可以抵受由四肢回送的反作用力,和承受身體本身的重量,減低脊柱和腰椎負擔,維持身體的穩定性;最後附有鍛鍊核心肌群的方法。
心臟病人服用保健品有什麼宜忌?
作者:林嘉良2023-09-19
愈來愈多人希望用保健品取代藥物,達成所謂的「天然療法」及「無藥人生」。筆者要提出,保健業界並不建議用保健品直接取代藥物,而是應該一同使用保健品和藥物。
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18
財政司前司長梁錦松在深圳開設首家港資大型私家醫院,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綜合及專科醫療,望紓粵港同胞燃眉之急,醫院收費透明,不收紅包,着重醫療教育,力推康復醫療、居家醫療概念。
板藍根之前世今生──為何它能夠成為國民神藥?
作者:施林海2023-09-16
由前世的寂寂無名,到今生的聲名鵲起,再到現在的國民神藥,板藍根只用了不夠半世紀的時間,就遙遙領先那些使用了數千年的傳統中藥,成為橫跨中西醫學,左右逢源的萬能中藥,堪稱中國藥物史上前無古人的壯觀奇葩。
何為代償?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14
代償是生物力學和物理治療科中一個常見的名詞,它直接從英語「Compensation patterns」翻譯過來,Compensation就有補償的意思。我們時常強調身體各部位的肌肉並非獨立行動的。
心血管保健不二之選
作者:林嘉良2023-09-11
心臟會因應身體所需而調節跳動頻率和力度,不眠不休的持續工作到死的那一天。因此心臟保健的主要方向就是提升傳導細胞的能力,以及加速排走代謝廢物。
如何反思板藍根治療新冠熱潮?──來自民間和專家的聲音
作者:施林海2023-09-09
深受元素論和實證觀洗禮的現代人,真的要去了解傳統中醫,一點也不易。但既然運用了中醫藥,那就要弄清楚,在思維和操作上,中醫和西醫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系統。這是搶購板藍根或其他中成藥之前,必須弄明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