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陳妙霞博士:疫下在家工作多肩頸綜合症及手痹痛 按三個穴位 + 一款湯水有助通絡去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19
疫情期間,不少人要在家工作。家裏的工作設施往往不及辦公室周全,長此以往容易導致肩頸及手部問題。陳妙霞博士今集教大家按穴位紓緩痛楚,以及推薦粉葛牛大力鯪魚赤小豆湯,幫助通絡去濕。
港大抗疫心理健康小貼士 獲得幸福感的十項建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18
由停課到社交距離措施,疫情防控措施加劇了人們的孤獨感,增加了抑鬱和焦慮徵狀在人群中出現的機會。香港大學提出10項管理和加強心理健康的幸福小貼士。
十二經絡原穴的作用
作者:朱鶴亭2022-04-17
上期談到,按着十二經絡當旺的時辰生活作息,對身體大有裨益。今期續談十二經絡原穴的作用。
人格障礙
作者:許嫣2022-04-15
一個好的精神科醫生必須觀人於微,且能言善道、言之成理。而一個好的老師,則會使用別開生面的方法,令課本上的知識變得有趣易明,加深學生的理解,增加學習的動力!
富氫水的多元保健效用
作者:林嘉良2022-04-14
富氫水當中的氫離子屬極強的抗氧化劑,飲用後其會主動和身體的遊離基和代謝物結合,中和其酸性或變成水,從泌尿系統排出,減輕肝腎功能負擔。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第六波疫情必定來臨,「混合免疫」或可控制疫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13
梁卓偉認為,香港未來抗疫前路將會面臨兩個選擇:「動態清零」或「走向風土病」,從醫學角度看,兩個選項最終都會「殊途同歸」。
與新冠病毒競賽的兩位牛津疫苗專家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10
本書的內容是兩位科學家如何在天時地利下,對病毒做出反擊。我們不是大藥廠或是「他們」。格林和我只是普通人,帶領一個認真又努力的團隊,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
亥時百脈通 養身養顏容
作者:朱鶴亭2022-04-10
經過一天的活動,能量已經差不多消耗了。下午跟晚上是什麼經在對應時辰而運行?我們應該在什麼時候進食、進食什麼,以及睡眠,對身體達到最好的保養效果?
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頭髮為什麼會出現斑禿?中藥古方、食療與針灸療效顯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9
奧斯卡2022頒獎典禮上,Chris Rock拿影帝Will Smith妻子Jada的掉髮開玩笑。嶺南中醫世家羅頌慧博士指出,Jada患上的是斑禿,在中醫層面是可醫治的,究竟斑禿是怎樣導致的?
小朋友服用保健品劑量知多少?
作者:林嘉良2022-04-08
不少市民都正為恢復正常生活做好準備,家長也查詢小朋友如何服用可提升免疫力的保健品。可是,坊間許多保健品並未提供小童建議劑量,到底應該如何服用才安全?
陳妙霞博士:新冠後遺症對肺部及神經系統損害大 用中醫食療與點穴 可止咳、補氣、安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7
中醫師陳妙霞博士今集《大醫精誠》會跟各位談談新冠後遺症,並分享一些紓緩的食療,如普洱玫瑰花陳皮茶、川貝無花果雪梨茶等等。除此之外,陳醫師還會教各位幾招點穴,希望帶各位新冠康復者走出後遺症陰霾。
賞山樂事
作者:張樹槐2022-04-06
現在疫情肆虐,由於未能外遊,不少人轉攻行山,排遣鬱悶。今年年初,我亦湊趣首次登上位於元朗與上水之間的雞公嶺,當日晴空萬里,上山一遊確是開懷樂事!
順應經絡運行 按照時辰養生
作者:朱鶴亭2022-04-02
今期談談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這六經,如何對應了中國古代的十二時辰。
特應性皮炎與兒童濕疹的春季護膚錦囊
作者:温愛詩2022-04-02
中醫認為AD症候表現為「本虛標實」,基本治療大法是健脾瀉心、清熱利濕,祛風止癢。多數患者在出生後2個月至2周歲內發病,隨年齡增長逐漸改善,一般在2歲內可逐漸好轉或痊癒。
飲用鹼性水的利弊與時機
作者:林嘉良2022-04-01
功能水的熱潮正起,連大型健康連鎖店都有賣自家品牌鹼性水,為什麼要飲用鹼性水呢?飲用鹼性水的最佳時機有二,你知道嗎?
尹國聖:從統計學看疫苗猶豫及新冠死亡率
作者:編輯精選2022-03-31
港大醫學院以400萬人染疫來計算病死率僅0.18%,這是基於1月至3月的病死率。香港每年自然死亡率約0.7%,那麼3個月的死亡率約為0.175%。顯然,港大醫學院模型遠遠高估染疫人數。
疫境同舟一線保平安行動 防止更多長者猝死家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30
第5波疫情肆虐,長者安居協會一線通團隊堅守崗位,24小時無間斷為長者提供多項及時支援及關顧服務。自上周起已陸續向高齡獨居用戶作快速病徵篩查及發送血氧儀,希望降低長者在家中死亡數字。
林冠傑中醫師:推介5款食療固本培元、緩解「長新冠」症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8
林冠傑中醫師認為,「長新冠」症狀反映病人「邪毒未清」,需要固本培元,補肺、固腎、健脾。另外,魚湯常會惹痰困濕,加上港人多脾胃不濟,因此不建議病人喝過多魚湯。
梁卓偉斷言:新冠病毒勢變風土病 抗疫要做好5方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7
梁卓偉指出,無論立即放寬防疫措施,抑或10年後才放寬,放寬一刻都會爆發一波疫情,病毒亦不可能自然消失,估算全港最終有九成或以上人口,會曝露於新冠病毒中,曝露時間愈長,總有機會染疫。
十二經脈對應十二時辰
作者:朱鶴亭2022-03-27
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等組織器官,之所以能夠保持相對的協調與統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動,是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溝通而實現的。
一場不被允許的實驗
作者:許嫣2022-03-26
今天,心臟導管插入術已成為極普遍的醫學程序,不僅可讓醫生觀察心臟收縮、瓣膜擴張、冠狀動脈收窄等情況,還能進行氣球擴張、置放支架、修補心瓣等治療,但當初卻是一場不被允許的實驗。
袁國勇:老人和孩子達到高接種比例,便無需擔心防疫措施放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5
袁國勇教授認為,疫情防控措施可放寬到什麼程度,取決於接種疫苗的數量和速度。如果我們在老人和孩子中達到高的接種比例,就不必擔心放鬆。如果沒有,我們真的需要擔心。
科技提煉保健品 配合中西醫治療新冠肺炎
作者:林嘉良2022-03-25
任何西藥都會損耗到我們的肝臟,加上有研究證明,有高達53%的新冠重症患者有肝臟受損的症狀。面對藥物及疾病帶來的雙重威脅,我們應該如何服用保健品補腸護肝?
理大:逾四成新冠患者一年後仍出現「疲勞綜合症」 五成女性有此狀況高於男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3
理大追蹤研究發現,確診新冠後6個月超過四成人會出現「疲勞綜合症」,並持續1年。值得注意的是,約有五成女性會出現「疲勞綜合症」,較男性的三成為高。
李舜華醫生:冀染疫長者及其家人 善用新冠口服藥
作者:編輯精選2022-03-22
科學實證已確認,更有數據顯示藥物能抑壓病毒量,減低年長人士病情惡化甚至死亡的風險。這是對長者的一大喜訊,只希望家人或長者自己不要因為藥物未趕及註冊,就拒絕治療的機會。
羅頌慧博士X陳妙霞博士:女性怎樣預防痛經?有哪些食療可以紓緩痛楚?按摩什麼穴位調經止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1
經痛是困擾女士多達幾十年的噩夢,今集《大醫精誠》請來中醫專家羅頌慧博士與陳妙霞博士分享紓緩經痛的食療及穴位按摩。
林冠傑中醫師:中醫怎樣紓緩新冠肺炎後遺症?介紹幾款調理湯水、食療加快康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21
不少新冠患者康復後會有疲倦、乏力、氣喘等等後遺症。今集大醫精誠林冠傑中醫師教大家如何自行調理身體,並推薦幾款湯水及食療紓緩症狀,加快康復。
偏方用得好 也可是驗方
作者:朱鶴亭2022-03-19
偏方雖然是由民間治病經驗形成的處方,其特點是幾乎完全來自日常經驗總結,缺乏理論指導,但只要有正確認識及用法,偏方也可是驗方,正如今期推介的9款良方。
視網膜脫落
作者:許嫣2022-03-19
近幾星期我的「飛蚊症」好像嚴重了,眼裏不時有小黑點在浮游,那可是視網膜脫落前的其中一個徵狀!
保健品乃防治新冠藥物
作者:林嘉良2022-03-18
在香港的公立醫療系統中,其實經常使用我們所謂的「保健品」,包括使用維他命C來增強免疫力。在家居自我隔離時,又能否進食相關保健品,以抵抗新冠病毒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