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

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基因突變 如何影響標靶藥及化療藥使用次序?醫療資訊氾濫 病者及家屬如何分真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29
基因突變如何影響標靶藥及化療藥使用次序?醫療資訊氾濫,病者及家屬如何分真偽?一起聽聽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怎說?
嚴重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殺手 中大運用大數據精準預判高危人群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23
都說糖尿病不會致命,但糖尿腎、糖尿眼、急性低血糖每樣併發症都很要命。中大醫學院利用醫管局大數據,精準預測晚年糖尿病者1年內出現嚴重低血糖的風險,減低其心血管疾病、跌倒及死亡風險,並減省醫療成本。
腫瘤科不是悲慘世界 莫樹錦:有開心醫生 就會有開心病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8
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的辦公室是一座迷你藝術館,裏面色彩繽紛,讓人情緒高漲。「喂,別忘了我這裏是地牢,辦公室沒有窗的,一日工作繁忙,怎麼也要想辦法讓自己開心起來吧!」對,只有開心的醫生,才會有開心的病人。
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AI怎樣有效協助肺癌研究與治療? 台灣對肺癌篩查為何遠較香港進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7
AI怎樣有效協助肺癌研究與治療? 台灣對肺癌篩查為何遠較香港進取?一起聽聽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的分享!莫教授專訪陸續有來,密切關注!
葉麗儀現身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慈善高球賽 揮桿參賽支持 分享與家人抗病經歷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13
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4月11日舉辦慈善高爾夫球賽慶祝創立30年,殿堂級歌手葉麗儀擔任活動大使,她曾親歷病痛之苦,表示「我很希望藉此為地貧患者和家人加油。」
中風可致殘及認知障礙 十大保健法降風險 中大新法溶血栓減後遺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02
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成人永久傷殘及認知障礙最常見成因。中大研究團隊研發了新型納米機械人治療缺血性中風,溶栓速度較傳統治療快5至20倍,有效覆蓋末梢血管,有望減少腦損傷,並提高病人癒後生活質素。
癌症頭號殺手:肺癌惡過大腸癌 因欠篩查?為何患者近三成為非吸煙女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1
肺癌佔香港癌症死亡人數25%,中大專家指頭號風險仍是吸煙,但愈來愈多非吸煙女性患上肺癌。70%患者確診時為四期,存活率約10%,一期發現可增至90%,但目前政府仍未倡議篩查,市民也不太重視。
無創產檢之父盧煜明教授:最難忘的一課 源於父親和劍橋大學? 為何放棄牛津優差 回流中大開創新醫學領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0
當年,無創產檢之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教授的老師曾經問過一條問題,盧教授依書直說自覺沒錯,但老師卻質疑為什麼要這樣回答,令他難以忘懷,至今仍教導學生須時刻探求實驗數據的來源。
AI及ChatGPT準確識別逾85%新冠病徵 中大醫學院:可改寫未來傳染病監測、藥物開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2
中大醫學院已成功利用文字配對演算法分析新冠病毒與疫苗接種之間的變化,及以ChatGPT準確識別網上的新冠病徵文字記錄。專家表示,下一波大流行出現前,可藉AI作出前瞻性預測,及早調節醫療配套。
中大呼吸系統權威許樹昌教授:從歷史角度認清流感病毒的嚴重性 流感怎樣引發多種併發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1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權威許樹昌教授表示,感冒這名稱一向被濫用,不少市民誤將鼻敏感視作流感,但流感小則引起嚴重不適5至7天,大則引發肺炎、支氣管炎等。一起聽聽許教授的分析。
保誠保險與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合作 進一步拓展大灣區醫療網絡服務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27
是次合作旨在為經常往來中港兩地的客戶提供更便捷和可靠的醫療保健服務,以滿足大眾對優質跨境醫療服務日益增加的需求。
中大呼吸系統權威許樹昌教授:無病徵新冠患者播毒為什麼最難防?患上流感一年後,心肌梗塞及中風機率高8至10倍?年輕人為何也需要打流感針?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2
今年1月,分別有13個月大女嬰以及4歲男童患甲型流感後,併發腦病變,也有15歲少女因流感併發肺炎危殆。有見流感併發症嚴重,本社專訪中大呼吸系統權威許樹昌教授,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一滴血驗阿茲海默症 精準度96% 為早期診治里程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0
全球阿茲海默症(AD)人口超過5000萬,臨床症狀通常10至20年後才出現,病情已屆中晚期,無力挽回。香港科技大學公布,可透過簡單驗血,精準檢測AD及輕度認知障礙,進入早期監測及治療的新里程。
流感新冠雙併高危 新冠無病徵人士不戴口罩危害他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02
現為香港冬季的流感高峰期,肆虐的病毒主要為甲型流感。英國研究指,一個人如果同時感染甲型流感及新冠病毒,需要插喉的機率高4倍,入院後死亡率亦高逾兩倍。醫學界呼籲大家接種疫苗。
幼童染流感可併發腦炎?流感針可減成人中招後肺炎、心肌梗塞及中風危機 一舉四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01
流感新冠感染個案飈升,有4歲童感染甲型流感後併發腦病變。1月31日,13個港澳醫護團體聯合呼籲家長為子女接種疫苗。中大呼吸系統教授許樹昌補充,流感疫苗也可保護成人減低中招後的肺炎、心肌梗塞及中風危機。
地中海貧血病友參與馬拉松 糖妹親臨鼓勵 支持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22
一隊地中海貧血病友清早變身長跑健兒,參加今屆馬拉松10公里賽事,展示患者堅持接受適當治療後,也可減低疾病的影響,享受健康生活。
2023年度十大最受歡迎影片出爐 專家學者論盡中美博弈影片高踞頭三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9
灼見名家今年製作了一系列視頻,包括走訪專家學者,以及輯錄名家演講和聲演精選文章,從多元角度為廣大觀眾解構今年熱門時事議題,獲得歡迎和好評,重點議題包括中美博弈、都市病、俄烏及以巴兩大衝突等。
盧煜明教授獲頒首屆騰衝科學大獎
作者:編輯精選2023-12-02
盧煜明教授是國際公認的液體活檢領域全球奠基者、開拓者及領導者,尤其是無創產前檢測領域的先驅。全球每年大約1000萬名孕婦受惠,盧教授也被稱為「無創產檢之父」。
流感及2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年底恐短缺 政府宜採措施確保供應充足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16
若按現時的疫苗庫存,12月初私人市場或面臨短缺問題,政府有必要採取相應措施以確保疫苗供應充足。
港人膺全球長壽之冠10年 中大:唯老年殘疾問題嚴重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14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顯示,香港存在地區層面的社會經濟不平等狀況,意味目前的行動和努力尚未足以有效、公平地改善影響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總括而言,香港迫切需要採取全面的政策措施,以促進健康老齡化。
陳德章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23
陳德章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2023年「終身成就獎」,表彰其對全球鼻咽癌研究的領導地位及重大貢獻,是該獎項設立以來,榜上僅有的三名亞洲學者之一。
中大:本港每4宗成人死亡個案 一宗與敗血症相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7
敗血症在本港不但是愈來愈常見的死亡原因,患者病後的痊癒情況在過去十年也沒有太大改善。及時治療是對抗敗血症的關鍵,因此公眾應多加留意敗血症的病徵,發燒、咳嗽帶痰、排尿灼痛、寒顫神志不清、嚴重呼吸短促等。
中大賀獲諾貝爾醫學獎科學家 讚揚拓技術助開發新冠疫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03
兩位科學家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卡塔琳考里科教授。中大新聞稿形容,對於教授獲2023年諾貝爾醫學獎感到非常興奮。
三地專家倡訂精準腫瘤醫學框架 推動次世代癌症基因檢測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5
由30位大灣區內腫瘤專家組成的精準腫瘤醫學工作小組,經過近兩年研討後,發表「大灣區精準腫瘤醫學共識文件」,就精準腫瘤學未來發展以及建立標準提出倡議。
梁錦松深圳設首家港資大型私院 憑三不賺原則嶄新醫療體驗惠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18
財政司前司長梁錦松在深圳開設首家港資大型私家醫院,提供24小時急診服務、綜合及專科醫療,望紓粵港同胞燃眉之急,醫院收費透明,不收紅包,着重醫療教育,力推康復醫療、居家醫療概念。
港大醫學院加入《刺針》委員會 促減低心因性猝死風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01
心因性猝死(SCD)每年奪走全球400至500萬人的性命,35歲以下猝死者多為表面正常的健康人。港大醫學院夥《刺針》減少全球心因性猝死委員會磨劍3年,推出首份報告,籲以科技及篩查降低SCD致命風險。
中大研究:細胞因子能促進血管生長 有助治療缺血引致組織受損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30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永德教授領導的團隊,在研究新血管如何在人體受損組織中生長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個人和社會如何應付新冠和新發肺炎?
作者:鍾倫納2023-08-15
慢性肺炎降低血液中的氧氣含量,可以同時損害微絲血管多的器官,曾經染上肺炎者,要留意原有問題有無惡化、有無多處同時出現問題。若有宜早見醫生。
首間中醫營養中心開幕 提供個人化體重管理方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9
康河中醫診所集團增設營養中心,結合中醫和營養師知識,冀為大眾提供專業、價錢大眾化、性價比高的營養諮詢服務,幫助客戶控制體重之餘,增強健康及預防疾病。
中大威院研究證新冠藥適用於嚴重腎病患者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04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研究團隊最近發現,按患者腎功能調整新冠口服藥物劑量,94%的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可以成功完成Paxlovid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