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

爆汗運動
作者:鍾伯光2021-10-28
隨着數據科技迅速發展,一些手戴式配置工具便可以透過運動時排汗的乳酸鹽含量來估算運動量,就像心跳率、步數、血含氧量等等,給運動參與者多些即時參考數據。
首本東奧運動員主題書籍出版 170張圖片回顧體壇百年變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0-23
團結香港基金與香港地方志中心以兩個月時間籌備推出《志氣凌雲──香港運動員奮鬥百年路》,希望推動廣大市民關注香港體育運動,以體育精神持續奮勇前行。
久違了渣馬!
作者:鍾伯光2021-10-22
今次全馬躍躍欲試的長跑初哥,在這餘下2、3天可以做些什麼準備工夫?對有經驗和能力攻全馬的朋友又可以做什麼?
老「馬」有火
作者:張樹槐2021-10-05
隨着馬拉松愈趨普及,馬拉松旅遊由配菜變成美和的招牌菜。美和陪伴跑者38載,雖然Martin不斷「燒銀紙」,卻從未打算放棄旅行社,盡力開源節流,全因背後有一班跑友鼓勵。
殘奧運動員為港爭光 資助不可減
作者:黃錦輝2021-09-23
在商言商,在殘奧較少人關注的情況下,獎牌的吸金能力遠低於奧運。但殘疾運動員不單奪獎為港爭光,也是殘疾人士的偶像,為殘疾人士帶來希望和正能量,因此政府及各界應當持續給予強力支持。
陳婉婷(牛丸)X 艾雲豪:中港足球哪方面比日韓落後?搞球會還有沒有機會賺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18
《超級巨星經濟學》作者艾雲豪,與香港第一位職業足球女教練、外號「牛丸」的陳婉婷對談,今集兩人分享了中港足球哪方面比日韓落後,以及搞球會還有沒有機會賺錢。
婦協製作傑出女運動員相冊 何超瓊:記錄奮鬥精神勉勵青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15
香港各界婦女聯合協進會於周二(9月14日)宣布將會為今屆奧運及殘奧40位香港體壇傑出女性運動員製作「香港傑出女運動員相冊」,相冊包括今屆東京奧運以及過往的得獎者。
霍啟剛倡設文體旅遊局 配合國家發展本地體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09
霍啟剛在論壇中表示,香港2025年有份主辦全運會,是港、澳及內地政府更緊密聯繫的契機,並認為,香港在發展體育產業時,應配合國家發展方向,希望本港能夠探討成立文體旅遊局,以幫助體育產業未來發展。
香港乒團   一起走過30年
作者:張樹槐2021-09-07
港乒代表,無論男女,都需要各界各種形式的支持,才可以在國際乒壇上,更上一層樓,繼續為香港帶來更多正能量。
全職訓練,你願意嗎?
作者:鍾伯光2021-09-03
如果跟一位大學畢業,初入職做老師比較,精英運動員的收入相對不算吸引,因為大學畢業新入職老師平均月薪是31676元。話雖如此,如果扣除每月的衣食住行的開支,相信這筆收入剩下可以儲存的部分也不會太多。
曾俊華:香港劍擊手可進軍奧運是大贏家 政府應善用運動團結市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8-25
香港在東京奧運憑張家朗在男子個人花劍奪得港隊歷來第二面奧運金牌,本身也是劍擊教隊的財政司前司長曾俊華指,政府應善用今次港隊在今次奧運取得佳績,利用運動來團結巿民,曾俊華又為大家講解有關劍擊運動。
港隊3年後可以延續嗎?
作者:鍾伯光2021-08-19
作者認為,乒乓球女團三人組合在未來3年可能會出現變動,因此能否繼續為港隊爭光存在很大變數。其他選手又能否在下屆奧運延續他們奪取獎牌的實力和機會?
人才的天下
作者:李志強2021-08-19
從賽場到職場,身懷各式本領的巾幗高手,以及英雄好漢,各自滙流到世上能用武之地,可謂無遠弗屆,因為人才的天下,是平的。
港隊24健兒 分批出征東京殘奧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8-19
代表香港參加東京2020殘疾人奧運會的64人代表團,19日(周四)起,分批搭機前往東京,其中24名運動員將分別出戰8個運動項目,包括:射箭、田徑、羽毛球、硬地滾球、馬術、游泳、乒乓球及輪椅劍擊。
東奧先進科技 受讚譽也招爭議
作者:黃錦輝2021-08-16
先進科技所費不貲,只有富裕國家才買得起,變相令奧運成為大國(例如美國、中國、俄羅斯)的遊戲,但在奧林匹克精神之下,運動不是應該人人平等的嗎?
日本的馬拉松風氣
作者:張樹槐2021-08-15
日本人跑馬拉松的實力和傳統,絕不可小覷。單看60年代,1965年,世界11個馬拉松最佳成績,有10個都由日本跑手締造。日本領先歐美、東非等國家,接近半個世紀!
奧運為何放棄純業餘原則
作者:施永青2021-08-12
業餘精神雖然可貴,卻在現實世界難以推行。結果,所謂業餘運動員,大都是虛有其表,花在做運動的時間多,花在「正職」的時間少。
持之以「恒」的體育貢獻
作者:張樹槐2021-08-11
獎賞固然可以變成動力,但各界的支持更為重要。頒獎台的位置只得三個,台下仍有眾多默默付出但未能獲獎的運動員,以及在幕後提供支援的無名英雄,他們都值得我們鼓掌。
若子女想做精英運動員,家長可以有怎樣的考慮?
作者:施永青2021-08-11
有人說,應仿效張家朗的父母,全力支持自己的孩子去發展自己喜歡的運動。究竟做家長的,遇到年輕人有這樣想法的時候,該作怎樣的表示呢?
體院新大樓2024年落成 林鄭月娥:增撥9.9億元備戰未來賽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8-10
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將增撥9.9億元予體院發展運動設施,並支持發掘新晉運動員及改善運動員退役安排,與馬會共組3億元的「能力提升基金」,加強運動科研及引入先進器材,全面備戰未來3年賽事。
東奧今閉幕 李慧詩奪銅 成史上之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8-08
東京奧運於香港時間今晚7點舉行閉幕禮,總結今年一共勇奪6面獎牌創歷史佳績,是香港人的驕傲。多位選手寄語港人要擁抱希望,未來會取得更多獎牌。
曾俊華談香港劍擊之路:沒有付出便沒有收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8-03
本身是劍擊教練的財政司前司長曾俊華建議,特區政府應該把握這次香港運動員獲得奧運獎牌所帶來的力量和正面影響,致力團結香港社會,讓香港社會能更和諧、訂立共同目標,大步向前。
港大研究指太極能有效改善中央肥胖
作者:編輯精選2021-07-31
相較同身材、年紀的西方人,亞洲人的身體脂肪比例普遍較高,因此港人更加需要積極減去腰圍。港大研究發現,有恆常參與太極活動的人相較沒有運動的人,好膽固醇水平更高,有利減少腰圍。
何詩蓓再奪奧運銀牌 百米自由泳刷新亞洲紀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7-30
港隊首位取得兩面奧運獎牌的何詩蓓,在東京奧運現場接受訪問時表示,比賽沒有太大壓力,她只想好好享受這場比賽,能拿到獎牌,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輕裝上陣 創造奇跡!
作者:鍾伯光2021-07-29
張家朗取得金牌後表示,賽前不相信自己可以取得這面金牌,其實相信就連全港絕大部分巿民也都不曾想過。可能正因此令張家朗在沒有任何包袱,兼只要求自己打好每場比賽的輕鬆心情下,終讓他愈打愈好。
何詩蓓200米自由泳奪銀 香港游泳史上首面奧運獎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7-28
有「混血飛魚」美譽的何詩蓓希望自己與張家朗的好成績,可以為仍在比賽的港隊代表帶來激勵,同時希望在香港的游泳運動員繼續努力,日後定會有發揮的機會。
奧運項目的「三力」
作者:劉銳紹2021-07-27
當體育記者時,最深印象的是國家體委副主任袁偉民:他上場比賽,盡全力,退役後成為教練,就把力量傳給其他運動員。中國女排當年成為「多連冠」,就是袁偉民當教練的時候。
「12碼一係入一係唔入」以外的博弈
作者:艾雲豪2021-07-27
今屆歐霸盃決賽,由拙作《誰偷走了紅魔?》的主角曼聯,硬撼西班牙黃色潛艇維拉利爾,後者由是項盃賽的常勝領隊做帶頭大哥。不過,到了12碼決勝,其實關鍵取決於劊子手和守門員的一念之差。
張家朗花劍掄元創歷史 香港回歸後奧運奪首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7-26
奧運男子花劍決賽,港隊張家朗擊敗爭取衛冕的意大利劍手加路素,為香港奪得有史以來第二面奧運金牌,亦是回歸後香港首面奧運金牌。
我的第10個奧運
作者:鍾伯光2021-07-22
屈指一算,今屆奧運是我參與TVB奧運轉播的第10個。不數猶可,一數也把自已嚇了一跳,這是我的第10個參與主持和旁述的奧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