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世盃之中,35歲的美斯,在阿根廷隊有作賽的每一分鐘都在比賽; 更明顯的是,他觸球少了,他是旁觀者,在比賽中好像總是「心不在焉」,但幾乎每次觸球都為球隊帶來巨大的動力。
港協暨奧委會與特區政府商討後,周二(4月4日)向香港冰球協會(冰協)發出函件,啟動暫停冰協會員資格的相關程序,並按《組織章程細則》給予冰協一個月時間,要求提供完整書面答覆。
經過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後,加強身體素質已經成了如今社會各年齡段成員的共識。當代幼兒學業壓力大,體態問題需要着重注意。八段錦和蒙特梭利教育法可幫助孩子們調節身心。
不論是來自相識的、不相識者的鼓勵對運動員皆有非凡意義。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嘗言:「運動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它可啟迪心靈,它團結民眾的力量非其他活動可比,亦是年輕人都能理解的共同語言。」盼望香港的運動發展再創高峰,團結港人,令香港在國際體壇再放異彩。
一般人對扭傷不能掉以輕心,不要以為捽幾下、行多幾步鬆返就冇事。
真沒有想過香港女子排球隊能成為亞洲的冠軍!喜訊傳來,令人感動,令人振奮!
由始於金鐘到會展乘港鐵過海跑到上水,雖曾乘搭東鐵多年,但憑雙腳沿東鐵貫穿整個九龍再跑到新界,這樣在空間上遊移,人生至今還是首次。
在任何的大滿貫比賽,球手想脫穎而出,談何容易。用「過五關斬六將」來形容球手晉級之路,不算誇張。來到決賽,拿度對魯迪,是反高潮之戰。魯迪憑着一身好本領,打到決賽。然而,面對拿度,他的凌厲攻勢不見了。
高球沒有完美這回事。連職業球手都會犯錯,何況是我們這等業餘高球愛好者?職業球手比賽期間偶爾犯錯,可能輸掉那場比賽;我們偶然打得好球,可能就贏了那場「牙骹戰」。
到底數以萬里,甚至跑達100000英里會否跑得「過龍」?曾向Aurora物理治療中心的創辧人楊慧博士請教「長跑長有」的絕招,她為跑友提供了3個訓練錦囊。
網球界認為,現今可以稱得上GOAT,只有3人:拿度、費特拿、祖高域。要是阿爾卡拉斯有機會,與3位高手在不同球場上比試,該很可觀。
在疫情下進行虛擬跑,確實需要更大決心與毅力,因為沒有補給,亦無觀眾夾道歡呼,憑的只是一點信念。為提升訓練強度和熱情,一些跑友甚至特別設計「主題跑」過「跑步癮」,繼續練兵。
香港劍擊代表張家朗,升上男子花劍世界排名第一,再度刷新了職業生涯及香港劍壇紀錄。張氏父母期望張家朗再接再厲,平常心面對,繼續將壓力變為動力,也要勿忘初心。
足球極端主義之風由1950年代初成,60/70年代冒起,到了80年代,已發展到由下一個世代接棒並主導的「新派極端主義者」。Ultras的種子,本來是全球球場上各處可見,只是在意國被昇華至最激版。
現在疫情肆虐,由於未能外遊,不少人轉攻行山,排遣鬱悶。今年年初,我亦湊趣首次登上位於元朗與上水之間的雞公嶺,當日晴空萬里,上山一遊確是開懷樂事!
回望過去的20年,從跑馬而來的得着甚豐,其中一件意外收穫,竟是「逆齡成長」。若然宏觀看看過去20年來,香港馬拉松的參加人數,亦可見其「成長」不少。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令人享受的氣氛。小弟並非職業跑手,42公里的全馬確實既漫長又煎熬,所以在跑後不時與跑友小酌幾杯,無論是紅酒、香檳,抑或威士忌 (尤其山崎、響、Macallan)我都like。
我早已全力響應政府呼籲減少外出。但為了保持自己的身體狀況,挑選兩處空矌、平坦、廣種遮蔭大樹、面對大自然的大草坪,每天前往其中一處,步行大約45分鐘。
日復一日面對堆積如山的法律文件,只有游泳才能為Eliza帶來喘息的空間。她自大學畢業後多年來不斷在本港及海外參加先進分齡賽,亦曾在香港律師會屬下康體會擔任主席及其泳隊榮譽隊長,積極推廣運動精神。
香港泳手何詩蓓榮膺本社「2021年度風雲人物」,她希望自身能成為一個好榜樣,以生命影響生命,啟發及鼓勵年輕的香港運動員,讓所有人知道香港運動員是很有能力,可以到達國際水平。
黃啟樂指出,中學時主修美術,不是體育。誰說喜歡藝術的學生,不可以成為長跑好手?小說家村上春樹也可以參加國際馬拉松(雖然不會有機會獲獎)。
「香港女飛魚」何詩蓓在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狀態大勇,已經手握2金又破世界紀錄的她,周日晚(12月19日) 在400米自由泳決賽再奪一銅,驕人的成績,為香港在國際舞台劃上完美句號。
香港泳手何詩蓓周四晚(12月16日)出戰世界短池游泳錦標賽,奪得女子200米自由泳冠軍,並打破瑞典泳手施祖唐保持的世界紀錄,再次為港爭光!
近年許多人熱衷於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到底它有沒有一套標準的訓練方法?當中又有沒有什麼要留意的呢?
參加者於聖誕和新年假期間,須利用手機智能裝置或跑步應用程式紀錄路線、公里距離、日期及時間,完成後上載跑步紀錄或累積總公里,即可獲取電子證書及恒大吉祥物「恒恒」獎牌,甚至有機會獲得3000元獎金。
刷新PB(個人最佳成績,Personal Best)固然是大多數跑者的願望,然而在跑道上建立的友誼同樣難能可貴。
未來的青少年將會在現實和虛擬世界上,可能面對很多抉擇和矛盾等問題。
體力好的長者,就算80歲仍然行得走得,可以跟朋友享受戶外活動如行山。要能夠延續行得走得的活動能力,長者必須要積極做些肌肉力量的鍛鍊,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負重或力量鍛鍊。
以前未想過能完成馬拉松,更遑論是要完成100場賽事。然而憑着信念,一路走來,平凡如我亦能做到,因此只要下定決心,絕大部分人也能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