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於5月份在東京、大阪、京都及名古屋等城市面見了大約十多名有志到澳洲發展的日本幼師及非幼教背景人士。除了幼教老師以外,我們也接觸了從事教育中心、體育培訓及有行政經驗的有興趣人士。
適逢6月5日「世界環境日」,海洋公園公司(海洋公園)與香港創新基金(基金)早前合辦首屆「香港教育領袖高峰會 2023」。會上,海洋公園同時宣布成立「海洋公園保育聯盟」, 連繫全港學校、兒童及青少年。
不要忘記我們為何要有一個強教學領導的校長?為的是要建立一間具教育效能的學校。但為何要有一間具教育效能的學校?最終是讓學生得到具教育效能的「學與教」。
中國在2022年頒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期望義務教育課程能夠與時俱進。這一次的改革有什麼主要的變化呢?教育方案有什麼重點?
「為什麼要讀書?」一道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新中國的周恩來總理答案是「為中國崛起而讀書」,他心繫國家,奮鬥不息,他是偉大的總理,是我們的榜樣!
「真愛夢想」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實幹的組織。沒有太多的口號。貫徹始終的,是「幫助孩子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
年輕人﹗你們的人生會遇上不少的挑戰、困難或失敗,但當你舉頭望天的時候,請你想起在遠方的航天人員,他們面對失敗時的堅持,為着夢想而奮鬥的精神。
陽光兒童村的團隊致力為村中孩子建立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園,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家園。筆者作為陽光兒童基金會的主席,深感責任重大。
近年致力推廣茶文化的楊孫西博士,捐贈100萬元給香港珠海學院在校內開辦茶文化室,將是香港高校首個茶文化交流教育場所。藉由茶文化的傳播,促進茶文化交流,講好中國和香港的故事,串連和發揚不同的文化。
香港珠海學院成立75周年,希冀透過「智珠驪探」系列活動,引領大家探尋學院的珍貴故事。今特別邀請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擔任首集嘉賓,暢談他與香港珠海學院的點滴往事。
「生仔要考牌」是社會大眾的呼聲,希望政府亦多關注在職父母所面對的挑戰,創造空間讓為人父母者能多參與家長學堂。
如果家長過分緊張和焦慮,子女的心緒也會受到影響,故此家長自己首先要保持冷靜,才能讓子女感受真正的支持和鼓勵。
猛虎、巨蛟、惡人、毒草都要根除,人心才會安穩,社會才會安寜。但人的惡習甚多,但萬惡「懶」為首。嗚呼哀哉!「懶根不盡除,難有好人生」。
我們同為大千世界裏的芸芸眾生,亦是多元社會裏鮮活跳動的思想和生命。勿讓偏見蒙蔽了我們清澈的雙眼,勿讓流言侵蝕我們善良的本心。
持續撥亂反正,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對於現時的香港極為重要,而且在推行時要廣要深,必須多元化。以下是筆者分別在「科學」、「技能」、「安全」等科普教育範疇上的建議和意見。
筆者認為要當專一個專業的毅進老師,首要是要有充分的彈性。其次,毅進人本是充滿毅力,且力求進步,專業的毅進老師心內絕對有一種堅持:把學生好好培育起來。
香港中國旅行社董事長兼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柏良回憶起中大校園生活坦言,「大學是人才的搖籃,我覺得香港的未來就在這群年輕人手上,青年興,香港興,國家興。」
幼兒早期繪畫非常有利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活躍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的智力。但是幼兒對繪畫興趣並非生來就有,家長可透過策略加以引導。
根據心理學家的資料,踏入十歲的學童已由具體運思期進入抽象運思期,可以相應給兒童學習一些邏輯、演繹、分析、評鑑類的知識。
不知唐宋元明清乃至苦難延伸逾百年的近代中國,以及新中國全民如何踔厲奮發,又怎樣理解「國學」5000年以來文化潛藏的韌力,並由此衍生的精神與價值,面對種種挑戰,屹立於世,創造世界獨特的中國文化與文明?
「真愛夢想」是一個扶貧組織。潘也因此在種種榮譽之中,是「全國扶貧攻堅先進個人」。他們主要的發展,是為邊緣或貧窮的農村孩子,帶來夢想。概括起來,是讓孩子們有「自信、從容、有尊嚴的未來」。
香港理工大學(下稱理大)於本學年推出「德藝計劃」(STARS),提供優秀學生升讀理大的機會,每人每年可獲10萬港元的「德藝獎學金」,並優先入住「德藝書院」,讓學生能夠發揮所長,接受全方位的培訓和支援。
《星空奇遇記》在人類文化上(不只美國文化上)可是有重大意義,其實與新中國的外交理念相當一致。
在經歷了長達三年多的疫情後,我們終於攜手重逢在病疫蕩盡的世界。為了給下一代創造最佳的學習環境,幫助他們應對疫後教育新常態下的挑戰,UNICEF將繼續致力為有需要兒童提供優質的學習機會。
學校應運用現有教育資源結合地區實力,大力推動學生參與由區議會協調的中外藝術文化、康樂及體育活動、環境優化活動,讓學生參與社區,成為積極學習者,進而成為優秀人才。
學校是次運用「家校合作活動計劃資助」舉辦是次工作坊,並為及每位學生購買桌遊,希望他們能夠在家邊玩邊學品格。桌遊分三款,適合三歲、四歲及五歲學生。
當年,我以為要刻意鍛煉孩子的生活技能,讓她盡早獨立,並擁有良好的品德,才是最恰當的教養。可是,我做的一切忽略了她最需要的安全感,包括讓她充分感到受保護和疼愛,以及可以放心做真實的自己。
一所學校得以建立,不單只是感激一個人,當然即使是有多少具名的人,更要感激許多默默付出的無名氏。在張煊昌小學裏,我們一行參觀的中大校友,完完全全感受到中大校友對校友會聯會辦學的支持。
英語世界的優勢正日漸縮少,人工智能科技也已發展到,令翻譯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難題。少量削減英文課時,改為學習其他知識技能,會是更有戰略眼光的教學方向。
此唐詩課程為「傳承・詩詞伴我行」計劃,首個結合唐詩課程、航天科技、朗誦比賽和詩詞之旅的文化傳承項目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