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建設國際專業考評、認證中心 打造香港成國際教育樞紐
作者:馮文正2024-02-05
香港人對於本港居住人口減少、資金外流、經濟活動減少,有沒有危機感?我們應該大聲疾呼尋找對策?還是麻木了?
國際高中的成長經驗:交往篇
作者:黃顯華2024-02-02
近些年中國大陸的教育政策既沒有實質提升教育總體品質,也沒有讓教育界展現出更大的內在公平性或社會適應性,反而人為地壓縮了中小學教師和學生的生存空間。
港大同學會小學六年級生 徒步15公里抵一條龍中學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02
老師和學生的全情投入,最後一同成就了看似不可能的目標。這場別開生面的「成人禮」,由辦學團體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和屬下中、小一條龍學校合辦,小六學生經過近5小時的徒步,走了15公里抵達中學。
慢活·勞動·人類進化
作者:程介明2024-02-02
人類的經濟生產,已經不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純粹從供需角度看,也可以說是過量生產;或者說人類的需求,已經遠遠超過了生活基本需求。不管如何,在經濟不太差的社會,人類進入了奢侈的生活形態。
引導年輕人成為「世一」網絡公民:談中小學資訊素養與價值觀教育工作
作者:江浩民2024-02-02
雖然課題備受重視,但按筆者觀察所得,學校所推行的資訊素養教學,較為側重於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例如如何搜索資料、設定密碼等。然而,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知識與技能容易過時,正確的價值觀與態度反而更關鍵。
迎向未來教育,先回歸根本人心
作者:程詠詩2024-02-01
在學習薩提爾成長模式的過程,筆者以學習者的身份,透過不同的親身體驗活動,與學習夥伴一起去沉澱、領略與感受這些信念,叫我對自己和人性都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對成長動力亦有更敏銳的覺察與感受。
親子風波
作者:翁港成2024-01-31
世間最無私最偉大的,莫過於父母對兒女的愛。父母對女兒抱高期望高要求,也努力幫助女兒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如何為女兒選上最合適的學校呢?卻又可能是父母最煩惱的事情。
首屆全港中小學生寫作比賽「我為什麼喜歡這一本書」啟動 激發學生對閱讀的熱愛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30
首屆全港中小學生寫作比賽「我為甚麼喜歡這一本書」正式開展,旨在培養校園閱讀及寫作氣氛,共同迎接香港首個「全民閱讀日」,即日起接受投稿,至2024年3月8日截止,冠軍獎金獎品逾五萬元。
城大第三屆資優培訓課程圓滿結業 並將開辦生成式 AI 編程課程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30
「為資優學生提供的編程、密碼學及金融科技培訓計劃」旨在讓學生掌握與密碼學和金融科技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課程內容除了涵蓋區塊鏈、智能合約和數位資產等主要課題外,亦教授相關的數學和編程設計技巧。
沒有課本怎麼辦?談談在外地如何學習中文的相關問題
作者:陳章華2024-01-30
不同家庭的子女年齡各有大小,情況也不盡相同,究竟在沒有課本的情況下如何教導子女學習中文呢?古代文人的語文修養都比我們高,但是他們並沒有教科書,為什麼卻學得比我們好?
理大研發首個大灣區旅遊需求預測平台 助業界攜手振興香港旅遊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9
隨着科技進步,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推出的大灣區旅遊需求預測平台將為業界專業人士和學者提供創新見解和指導,有效地將海量數據轉化為可實踐的資訊,幫助他們作出明智決策,實現價值最大化。
不要再迫學童頂硬上了!
作者:林泳施2024-01-29
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沒有生命,也就沒有未來、沒有一切
立德樹人 從何說起
作者:楊佩珊2024-01-29
立德樹人在中國教育發展上可以算是舉足輕重,究竟立德樹人從何時在中國教育上冒起?中國的教育制度和課程又如何因應國家要求而改變?
香港要打破學校教育的三個不可能
作者:徐俊祥2024-01-26
香港實施普及教育至今已有40多年,多少人在當中為追求優質教育而付出了努力,又有多少家長為子女尋尋覓覓?
科大校長葉玉如出席2024冬季達沃斯:我們不僅追求更長壽 亦應增添有生命力的歲月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26
葉教授提到,科技進步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健康狀況,但老年人依然面臨諸如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對此,她倡導推動「全民腦健康」,加強對大腦健康的研究,從而降低長者患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
彭智華教育心理學家x 鄭家寶校長:學童的心理壓力從哪裏來?家長如何教導孩子了解網絡遊戲不良影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6
近來,香港發生多起學生輕生案件,如何分析學童的心理壓力?如何對症下藥?一起聽聽教育評議會副主席鄭家寶校長和教育評議會資深會員彭智華先生的詳細分析。
淺談角色扮演在小學課堂的運用
作者:劉煦元2024-01-26
學生上完一課的角色扮演,並不是由喧鬧歸於平靜,而是角色人物的處境與感受,引領學生於課後的深入反思。
實習的重要性──提前認識「我」的需要
作者:葉德平2024-01-26
大學中的實習給予學生渠道提早體驗理想中的工作,以免學生們投身第一份工作時,才發現不似預期,卻又難以打退堂鼓。
效率與慢活
作者:程介明2024-01-26
近年,有不少提倡「慢」的議論。有人提出Degrowth,建議不再停留在GDP硬指標,而輔以其他如生態、健康等的軟指標;其實國際社會早就有HDI人文發展指標,已用了幾十年,並沒有改變國家發展經濟話語。
都大投放逾千萬支援精神健康 下學年新生必修精神急救課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5
為響應教育局呼籲學界關注學生的精神健康,香港都會大學將投放逾1000萬港元,推行為期3年的學生精神健康普及計劃,加強學生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及關注。
處理學童精神健康的加與減
作者:李立中2024-01-25
一出問題我們思考「加」什麼?但對學童精神健康這課題,如果一味採用「加」的措施,長遠可能適得其反。我認為各方應更以「減」的方式思考,思考需要「減」什麼,才是長遠的辦法!
帶路先鋒今年比賽外訪 由陳智思胡曉明啟動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25
作為國家規劃,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正改變香港年輕人的未來機遇。為協助學生盡早掌握當中情況,定下目標和裝備自己,帶路先鋒已連續6年舉辦綜合能力比賽和外訪東南亞絲路之旅,獲得學界支持和口碑。
以愛為始 凝聚力量
作者:翁美茵2024-01-25
有愛,才有歸屬感;有歸屬感,才會坦誠交流;會坦誠交流,才樂於用心實踐。當一支團隊能樂於用心實踐,一切行政策略及計劃就能發揮效果。
學校推動家長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教育大同2024-01-24
我們忽發奇想,讓小一學生扮演小老師,把課堂所學的知識教授給一至六年級的家長,進行一場較為特別的家長教育。透過學生與家長的互動,家長可以更了解子女在LBD課堂的學習內容和課堂特色。
談正生詐騙案:世情多險 人心多奸
作者:蔡國光2024-01-24
警方公布,近年數千萬的捐款,不足一成真正流向正生書院。書院財困的狀況,有利持續募款吸金。學生生活的艱辛,學習環境的惡劣,師資的不足,成了不斷呼籲捐款的高效廣告。
逾400企業機構獲CDIA表揚 長期助青少年確認職涯路向
作者:編輯精選2024-01-23
CDIA表揚了超400家企業和機構,以表彰他們長期支持青少年職業發展,通過「Y-WE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為香港基層青年提供寶貴的職業體驗和指導,協助超過2,500名年輕人確認職業路向。
工程界年缺3000人才 城大推旗艦課程 月底辦招聘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2
香港工程界每年人才短缺達3000人,香港城市大學工學院新推2024/25旗艦課程:研究、創新及環球工程(PRIME),30日舉辦招聘日,邀請13個行業近70家企業聯招人才,全力擴大職業人才庫。
教育新發展:微證書與微學習
作者:吳家豪2024-01-22
微學習注重改善學習過程,通過提供短時長且高效的學習單元,使得學習變得更加模塊化和集成化,這對於促進學生的持續學習和即時應用所學知識至關重要。
兩文三語 左文右理
作者:何漢權2024-01-19
學如逆水行舟,究竟今天兩文三語的水準如何?平均發展的實力到底又怎樣?從教育現場看,與此同等重要的教育議題必須檢視,那就是發揚人文精神的歷史文化,以及改進生活的科技與科學、數理化等。
人定勝天與冰河期
作者:程介明2024-01-19
有論者認為,新加坡政府的特點,就是不斷有危機感。危機感,是積極的憂患意識,還是消極的憂慮心態,很不一樣。不禁回到上周巴勒斯坦的兒童之歌。假如你是巴勒斯坦的教師,你會對學生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