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始於喜愛,終於熱愛──一位幼教工作者的自述
作者:陳許華2024-03-19
且思且行,且行且思,幼兒教育已然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或許,這就是生命本身。但無論如何,我知道,我愛孩子,故將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
發掘數學優才生 這樣做就好了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18
傳統的數學課程涉及的主題眾多但深度不夠,如果我們有方法可以深化這些主題,並在課堂中推展探索與研究的教學活動,具備探究能力的學生就有機會嶄露頭角。
仿效社區客廳 從速建立分區幼稚園學生活動中心
作者:馮文正2024-03-18
幼稚園上課時,活動空間不足,對孩童的成長有何影響?大家應該心中有數,尤其一孩家庭的兒女,其體能及社交上的障礙,不問可知。在此筆者再次呼籲當局,從速建立分區幼稚園學生活動中心。
從兩個校本課程發展故事 看領導工作的關鍵要素
作者:徐俊祥2024-03-16
校長在場時老師們都不願多發表意見,一旦校長不在場討論氣氛卻熱烈起來,可見校長角色對討論素質的優劣,以至對計劃的推展有多大影響,這點很值得作為校長的學校領導人作深刻的反思。
學校在做什麼?
作者:程介明2024-03-15
是否也說明教育的良心,其實存在於每一位教師心中;有機會有環境能夠發揮,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而這種影響,超越了考試成績,也超越了物質報酬。難以言狀,就是全校的氛圍與文化,點亮了學生的生命!
弘揚中華文化 堅定文化自信──理大中華文化節正式啟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5
香港理工大學積極傳承及弘揚優秀中華文化,繼去年成立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今年更進一步舉辦理大中華文化節,連串活動即日起展開,圍繞不同藝術形式和主題,包括陶胎漆器技藝、刺繡、中樂、中華經典誦讀等。
尋羊記:透過視藝x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關顧學生生命成長
作者:江浩民2024-03-15
「我是主的羊」的示例,展現了學校如何揉合不同道德品格與價值觀,包括天主教的美德及價值取向、學校校訓、正向教育的品格強項,以至教育局提倡的首要價值觀,藉着周詳的活動設計,都得以整合和實行。
特殊需要,並不特殊
作者:列家誠2024-03-14
如果一個學生被診斷出有特殊教育需要,他的未來往往被認為是注定失敗。然而,相反的是,通常這類學生畢業後在現實世界中往往扮演着領導者的角色,因為專注力和思維方式的不同,通常能讓他們發挖常人難以發現的東西。
中學生必讀之書被廢
作者:張建雄2024-03-14
誰料得到,不及50年,台灣就有李登輝、李遠哲之流出現,以教育改革為名,去中國化為實。手段之一就是減少閱讀文言文。
走進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幼稚園
作者:温志倫2024-03-14
愛孩子和逆流而上的校長,已不常見,還具備知人善任的品質,更是十分難能可貴的。莫校長信任同事,願意賦權給校內同工有更加多的發揮機會和空間,使行政管理組織上更有彈性和靈活性。
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精華片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4
由灼見名家主辦,2022-23年度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6月17日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演講廳舉行。聖公會聖彼得小學愈戰愈勇,最終以620分掄元。
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準決賽精華片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4
由灼見名家主辦,2022-23年度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準決賽於6月10日假香港大學莊月明文化中心303劇院舉行。是回比賽採三隊對壘制,分必答題、搶答題及挑戰題三部分。
耀中幼教學院延伸幼教師資教育光譜 開辦幼教研究生課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3
耀中幼教學院是本港唯一一間專注致力於培養未來幼兒教育工作者的高等院校。展望未來,學院希望為師生度身定造專業發展計劃,採用創新的學習方法,提高校長和教師技能,以支援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學習和參與。
在香港故宮欣賞小進士的風采
作者:文灼非2024-03-13
我希望同學透過這個比賽,多閲讀古人經典的故事,多背誦古雅優美的詩文,多欣賞傳統文化的精華。
爸爸的無奈
作者:翁港成2024-03-13
雖然活在大時代中的我們,無法躲避電子產品的洪流,但小朋友戒掉電子奶嘴,遠離電子產品,成人多點陪伴及關愛,是孩童健康成長的很重要的元素。
科大創新導入AI講師 開拓創新教學新模式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12
目前,這些AI講師已被應用於創意社交媒體課程中,該課程面向香港和廣州的學生。科大期待透過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參與度,並最終實現個性化的AI教室。
空間運算的教育時代
作者:陳章華2024-03-12
人的學習模式有很多種,有些學生習慣聆聽接收,有些可能透過視覺,或是動手做才能掌握。Vision Pro此類產品的出現如在教育方面增加應用,無疑令不同學習模式的學生的學習需要得到照顧。
香港舉辦「青少年關愛計劃」講座 強化青少年抗逆能力與正面思維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11
本次講座不僅為青少年提供了成長的支持和指導,也展現了社會各界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心和承諾,期望通過共同的努力,裝備青少年面對未來的挑戰。
校園遇然偶上的驚喜
作者:楊佩珊2024-03-11
無論是大型的驚喜活動還是小小的驚喜,只要能帶給孩子們歡樂和正能量,都是非常有價值的。讓我們一同努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充滿驚喜和溫暖的校園環境。
教育=塑造?
作者:程介明2024-03-10
學校和教師無法決定學生的性格,也控制不了學生的未來。並非要為教育推卸責任,而是應該看到影響學生成長的各種複雜因素,教育只是其中之一。而這些複雜的因素之中,有些是不可控的。
陳美齡:年輕人,迷惘的十字路口,就選最難走的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9
「如果你對當前的生活環境感到不滿,那就勇敢地去尋找改變」、「人生嘛,能找到一個最喜歡的自己,就差不多了!」她熱情地鼓舞着年輕人。已出道50餘年的陳美齡,仍不斷探索生命的可能性,啟發和影響更多人。
英國的大學消除中國風險的困難
作者:黃顯華2024-03-09
國際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市場驅動的行業,英國高等教育部門應該真正將此視為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合作以實現互惠互利的機會。這增加了英國的大學消除中國風險的困難。
採購的思考:到校師生活動/服務
作者:吳文軒2024-03-08
教育同工應該要就服務供應商的表現作出監管,亦應該有充分的前期溝通工作,這樣才能夠為學生帶來不一樣且有效的學習體驗。
中大醫學院于君教授獲吳楊獎 成今年本港學府唯一獲獎學者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07
于君教授從事消化疾病研究30年,現為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及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她擁有多達31項授權專利,並獲批將自主專利研發的腸癌和胃癌早期診斷標誌物應用於臨床檢測。
校園空間美學──環境營造與教育信念
作者:李建文2024-03-07
環境營造的設計藍圖以教育信念為基礎,使學校變得符合未來社會和教育的發展趨勢。如沒有教育信念作核心,所有設計都會變得空洞、沒有內涵,也無法令學生和老師體驗教育成長的過程。
首席顧問何文匯教授專訪:腹有詩書比賽如何激發學生求知興趣 陶冶性情? 研習《論語》最大得益是什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7
中國文化悠久深厚,蘊含無盡智慧與魅力。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國文化的傳承與推廣面臨不少挑戰,因此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應運而生。本次我們有幸訪問首席顧問何文匯博士,與大家分享心聲。
培育孩子必須先從關係開始
作者:翁美茵2024-03-07
培育孩子必須先從關係開始。沒有能溝通的關係,一切的教育都是枉然的。
學生不願思考 肯定沒有用這4個方法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06
學生發現在回家做功課時,即使在課堂上花了很多時間接受直接指導,他們對課題仍然一知半解,這讓老師感到困惑和沮喪。瑞典一教授大膽質疑:這樣的數學堂是誰在思考?
大學應開設與家庭教育相關的學位課程
作者:梁振威2024-03-05
家庭教育,日形重要。香港教育局與民青局,是不是該携手配合「家和萬事興」這理念,支持大學開設與「家庭教育」相關的專業學位課程?
嶺大委任陳漢夫教授為學術暨教務副校長 今年6月履新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04
嶺大校董會經諮詢諮議會的建議後,通過委任國際知名數學家陳漢夫教授為學術暨教務副校長,任期5年,由今年6月1日起生效,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陳漢夫教授是高等教育界的卓越領袖和國際知名的傑出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