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哲學的重要課題,強調思辨。在中學開設快樂學會,有助發展同學的自主思維能力。
在未來的教育領域,人工智能將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與教育的結合或帶來新的教育模式,或仍為舊酒新瓶。不管出現何種變更,我們須謹慎思考。
要發揮教學的最大影響力,抵消對學生學習千頭萬緒、無處不在的種種負面因素,我認為最關鍵仍是教育的感染力。
我們對教育從認識到實踐都存在一種系統性的偏差,這個偏差就是我們把教育等同於知識,並局限在知識上。因此我們必須面對一個重要的方向性問題:在人工智能的發展勢頭下,我們應當如何重新定義未來人才?
思想會影響語言,語言同樣會影響思想,如果我們不斷強調香港的「黑雨很極端」,而不讓我們的下一代放眼世界、放眼歷史,忽略國家安全,人類很容易會重蹈覆徹。至少,在真正「極端」來到時,失去求生能力。
我們是身處在同一社群之中,必定未能樣樣盡如己意,重要的是要互相明白和體諒,學習易地而處,從不同的角度作出考慮。即使我買了他們喜歡的雪糕作為甜品,但我相信一定未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這就是現實的局限。
學生要讀國際課程的話,主流的還是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與及英國的高級程度會考課程。因此,英國課程與考試制度,如果有任何改動,便一定會對香港修讀國際課程的學生產生連鎖效應。
近年每遇颱風暴雨前夕,總有不少人,包括學生愛於網上「集氣」,祈求風雨來襲,得享一天「風假」。要知趨吉避凶乃人之常情,這種幸災樂禍的心態有點倒行逆施,如變成一種習慣或態度,實是不妙。
校園調解大使是校內衝突的協助者和領導者,他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冷靜處理衝突的能力和尊重他人觀點的態度。
社會的未來在於教育,教育就是未來的展望。這些年來基礎教育的發展始終存有短板,當需要減少學校時,看似欠缺規劃地讓個別學校關門,持份者的未來難以預料。社會還可以有些什麼展望?
筆者認為跨學科的專題研習,是價值觀教育的具體實踐方案。跨學科的專題研習不但可作為學科學習的延伸,更可培養學生協作、分析判斷及實踐的能力。
早會司儀多年來都是一班尖子,但我學校有近千名學生,相信一定臥虎藏龍。結果今年我選擇不再由老師「欽點」,而是辦一個早會司儀選拔賽,純粹自願參賽,表現優異者將成為下學年的早會司儀。
只要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和能力,勇敢地追尋夢想,必定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
最後張教授談到了自己的老本行──經濟學。他感恩上天賜予自己健康和精力,可以在經濟學的漫長路途上,走得如此之遠,也留下了傳世文章及原創思想。憑欄回首,此生無憾矣!
其實,中小學的學習,都是一個過程,其目的不是匯聚性地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更遑論考試成績),而是開放性地為將來的人生打開一道大門。
一般中學生職場實習以觀察及體驗為主,一般只能負責接待、行政支援、文書處理等支援性角色,這次實習學生有機會參與創作項目,甚至可以負責小項目,參與智慧型的生產項目,滿足感很大。
由招商局慈善基金會獨家撥款,灼見名家傳媒及中國青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舉辦,愛學遊承辦的「傳承・詩詞伴我行」活動,為期七天六夜的以詩會友詩詞之旅活動圓滿結束。親炙古詩人足跡,同學均讚歎不虛此行。
在本節訪問中,張五常教授認為只要敢於發問,就能夠打開一道又一道的知識之窗,看到不同景象。此外,他認為人的想像力是電腦無法取替的,所以我們要善用與生俱來的想像力。
學習是因人而異的,因此,人類學習的走向,必然是逐漸離開工業生產流水線的模式,脫離劃一化的「讀書」模式,也就是離開眼前的正規學校模式。「教育」的下一步發展,不會是加強劃一性、可控性。
小學、中學,學生的學習愈來愈「正規」,我們就逐漸把「學習」,完全看成是學校裏面的學習,也就是「讀書」。本欄數年來的「老生常談」,就是觀察到學校裏面的學習,往往被對於成績、升學、就業的追求,霸佔了。
若領導者能用心去經營打造一支有信任、有關懷、互相尊重、有集體協作力量及以創新思維領導學校發展的教師領導團隊,相信一定比單以個人英雄主義帶領學校的校長領導為優勝吧!
由招商局慈善基金會獨家撥款,灼見名家傳媒及中國青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合作舉辦的「傳承・詩詞伴我行」活動,為期七天六夜的以詩會友詩詞之旅活動圓滿結束。親炙古詩人足跡,香港同學均讚歎不虛此行,獲益匪淺。
公民科是重要的,考察團是艱鉅的,本校的同學也說參加考察團實在是獲益良多。期望香港政府及教育局,可以做好配套,讓公民科老師可以順利完成國家給予的任務!
本地有不少有特色的學校,我相信大部分學校的老師同樣是用心教學。家長、學生不妨嘗試放下疑慮,多了解不同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說不定從中會有新的發現。
第31屆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圓滿舉行。本屆大運會香港的大學生健兒們創下歷屆大運會以來最佳成績。作為香港前線教育者,筆者感到欣喜的同時亦反思成功運動員背後香港教育的參與。
隨着教育普及化向上發展,同一年級學生的能力差異恐怕較以往更大,但學校有沒有更大空間予以照顧?當下篩選功能不斷減弱,學校是否更能夠放下表面上的「公平」,提供更合適的課程及更具回饋功能的考核予墮後的學生?
7月初,「帶路先鋒」舉辦印尼絲路之旅,由張華峰、李鏡波、陳鳳翔領隊,「一帶一路.與我何干」綜合能力比賽的得奬師生、中文大學莊太量教授、城市大學李芝蘭教授等合共30多人,6天內拜訪印尼雅加達多個機構。
「Y-WE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之目的在於幫助年輕人到職場體驗實習,找出興趣和職志方向,規劃職涯,裝備自己,尋求開展更合適自己的事業前途。
傳媒一方面說香港考試成績不「重要」,卻把放榜成績放在報紙的頭版來報道。
第20屆「十本好讀」好書選舉活動得獎名單出爐,作家倪匡(衛斯理)與阿濃分別獲選為中、小學生最喜愛作家。另外又增設閱讀習慣問卷調查,發現電子閱讀有助中學生善用碎片時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