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世紀疫情對我們造成極大的衝擊,但生活仍需繼續,我們要對抗疫情,要接受它帶來的變化,也要將學習與環境結合,令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過往通識教育年代,學校經常通過新聞、紀錄片、資訊網站等不同媒體向學生介紹時事包括國家發展情況,這些做法對中學生而言效果未必理想。
筆者認為,閱讀科幻有助學生開啟科學學習。與課本知識相比,科幻情節來得輕鬆有趣,尤其是當中的「偽應用」,有助開拓年輕人的想像空間。而且今日的「偽應用」,在新一代發展後說不定變成真的實際應用。
11年過去了,考評局應重新諮詢業界的意見,重新釐定各級,包括5級及以上級數的百分比。
網課出現以後學生學習新的形態,遲早會出現,而且將會是學習方式一個重要的部分。這種道理,要說給外國的朋友聽,讓他們知道我們在疫情下的嘗試,遠遠超過對於Learning Loss的補償。
2022年DSE放榜,應屆考生生於憂患且與別不同,迎上多層衝擊。無論怎樣的結果,都已用心繪上了花開不落的美麗圖畫,永遠動人。
香港中學文憑試7月20日(周三)放榜,今年有8位考生考獲7科5**佳績成為狀元,當中2男2女在數學延伸部分亦取得5**,成為「超級狀元」。
要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年青一代必須對香港回歸的來龍去脈、對基本法的精神和要旨、對國家觀念和高度自治等原則有準確把握,當中涉及《基本法》、國家安全、國情國史、國家憲法等教育。
疫情後,學生領袖文化普遍散亂,傳承功能大大減少,團隊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筆者認為學界應該藉此把危機轉為機會,重塑香港學生領袖的優良文化。
進入知識型經濟時代,創造知識的能力和價值比擁有多少舊知識更重要。從社會競爭到民間生產,過去操作性的知識運用,已失去領先意義。創新、創意成為各個界別和領域的常用詞。
教育界既然仍然存有若干欠缺誠信和失德的「好為人師」敗類,教育局宜與業界同心,正所謂「上下同欲者勝」,大家一齊打好這場美好的誠信仗吧!
乘着這次學習習主席重要講話之風,作為教育工作者,是不是也該在學校推動學生對校長/嘉賓的講話,進行深度學習呢?當然,講話者的內容,必定是具有「能為香港開新篇」的內容。
不少學生隨父母移民去了英國,令到那些名校可以從其他學校發掘出一些優質學生,來填補移民去了英國的學生。我大膽講一句,插班生大多數比移民去了英國的學生優異,這就是狀元數目大升的原因。
只要細心撿拾,定會找到每一行業獨有的意義及滿足感。嘗試每天用幾分鐘,細想好人好事,尋找生活上的小美好,培養正面思考的習慣,相信對個人身心、對培育下一代都有一定的裨益。
疫情近3年困擾,反覆變化,全港學校學生返校政策,亦要因時順勢而變,一味要全體學生全面禁足,被拒於校門之外,不能長期維持如此一刀切的方法。
近年,學校需要不斷適應教育局的政策,鑑於對教育改進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教職員工作的需求,如何更有效地收集、傳播並分享數據及資訊?
教育可令孩子儲蓄內省能力,以不變應萬變,找出自己的人生理想,為人生重新定位,陶鑄生命的意義。教育,始終充滿希望!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DP)在7月6日放榜,本港2213名學生中有93人考獲45分滿分,英基學校協會的7間屬校,擁有全港最多的狀元,共36人考獲45分滿分。
元宇宙提供的彈性和人類絕對的控制權,能讓我們下一代在進行生涯規劃時,節省不少時間。
本欄由開始到現在已經刊出了99篇文章,轉眼間7年多過去了,作者從未來學校教育到個人經驗發表了什麼意見?
林鄭特首的5個學年,就教育投資來說,是歷屆特首之冠。新舊特首將於7月1日換班,後疫情年代的教育怎樣走出困局,是李家超先生的又一「以結果為目標」的考驗。
AR教具的應用,是為了幫助培養學生的身份認同和世界公民視野。此外,近期「元宇宙」概念和構想的發展,更仿彿令資訊科技與人們日常生活的結合邁向一個嶄新的階段,也對教育產生重要的影響。
價值教育是一項身教的潛移默化工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線模範,教師的「行為世範」更是學生的楷模,社會傳媒的黑白是非在影響青少年價值觀的組建,一代人的價值觀建立,要通過整個社會的共識,一同努力。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於2016年正名後,無論教學及研究均取得長足進步,在世界大學教育學科排名多年位居全球前20。教大校長張仁良教授表示,教大將開辦更多與教育科技相關的課程,為教育界及社會培育創科人才。
後疫情世代,有許多學校為了加強自身的競爭力,都漸漸會把有關的壓力轉嫁老師,這種時候,我們的逆境情商便得被派上用場。
教師必須教導學生文言文的解碼策略,而且要告訴他們兩者的關係,例如利用配詞或高效識字的方法來理解文言文,選擇最適合的可能,那就較容易理解文章內容。
論及如何排解心中的壓力,UNICEF的調查顯示,有83%的受訪青少年認為最佳方法是向他人傾訴。作為下一代的照顧者和領路人,我們身負他們的信任,有責任去了解和關心他們心中的憂慮。
論及如何排解心中的壓力,UNICEF的調查顯示,有83%的受訪青少年認為最佳方法是向他人傾訴。作為下一代的照顧者和領路人,我們身負他們的信任,有責任去了解和關心他們心中的憂慮。
教城與Microsoft合辦「Master Code編程大賽」,並以「AI 構想.智健康生活」為主題,鼓勵學生以人工智能科技及編程,設計出促進人類健康的創新方案,改善人類生活。
當然這個俄烏烽火案算不上是個發展成熟的課題,類同的事件在過去40年國際新聞材料中卻多如牛毛,俯拾即有;不妨借用協助學生們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