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學校得以建立,不單只是感激一個人,當然即使是有多少具名的人,更要感激許多默默付出的無名氏。在張煊昌小學裏,我們一行參觀的中大校友,完完全全感受到中大校友對校友會聯會辦學的支持。
愛恩斯坦、梵高、貝多芬、李白、李小龍都是公認的天才,但其實也可視他們是瘋子。他們或是自閉或是情緒過度澎湃(Over excitability)或過動(hyper activity)等。
今以「教育創新:逢危須棄」為命題,籲家長、學生、教師共同思考。勿因既往之困難而望而生畏,當機立斷,放棄或調整相對而言次為重要之事,方能為創新騰出一片天地。
筆者相信,以學習地點的環境氛圍和專題講座的內容,新入職老師對新時代中國特社會主義必定有所理解。以此,筆者對許夏主任的「好老師」的解讀是:老師須有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質素和民族共同體的意識。
第三屆「腹有詩書」第二回合比賽繼續於5月20日饒宗頤文化館演藝廳舉行。獻主會聖馬善樂小學、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及樂善堂梁銶琚學校晉級準決賽。
香港學生、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表現出強大的閱讀韌性,讓香港成為全球少數沒有受新冠大流行影響而退步的地區之一。
近日學校開了一塊田,見到老師帶着孩子耕田的情況,烈日當空,淋漓大汗,叫筆者思考老師是憑什麼招聚這班孩子的?誰不知道耕田辛苦?耕田好玩嗎?
學生不能單靠閱讀教科書認識社區生活,需要在教師帶領下游走自己的社區,見到本身就是自己鄰居的婆婆,見到社區設施不足,才能受到觸動,才能建立價值教育,培養同理心。
無論貴賤、種族、高矮、肥瘦、美醜等,穿上了校服,大家都是團體的一分子,可說是群性教育的重要元素。
發展教育產業,設立中學生簽證制度,有計劃地引進境外學生,一方面可應對生源不足情況,提升中學及大學的學生素質;另一方面也能夠為本港社會人才不足提供解決方案。
一起重溫比賽的精彩片段!
第三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第二回合比賽於5月13日假饒宗頤文化館演藝廳繼續舉行,教大賽馬會小學、陸慶濤小學、聖彼得小學及呂明才小學晉級準決賽。
學齡人口下降,引起小學「縮班殺校」潮,縮班殺校不只是教師職業保障的問題,更是學校的生存權的問題。辦學人士,校友,家長的心血及冀望,誰關心?
「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來到第三屆,第二回合第一日比賽中,英華小學、保良局莊啟程小學、東華三院羅裕積小學及拔萃女小學均晉級準決賽。
「起步點」是過去的成績,將來由自己去書寫,任何人都可以有驕人的成績,你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唯一要堅持的是努力。
溝通不在乎形式,只要家校雙方對教導孩子成長的目標一致,中間存有真誠的信任、尊重和願意換位思維,解決辦法永遠是比困難和問題多。
近來無論中外電視台都舉辦了不少音樂比賽節目,我也曾收看過一些,留意的除了各位參賽者的歌藝外,我還特意留意評判怎樣給評語。因為我覺得這在評論教學上也能應用得到。
「明日棟樑:青少年國史教育計劃」今年進入第三階段,特於4月20日至4月22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古韻今soeng」之大型分享及公眾推廣匯展,分享同學的學習成果及心得。
此為「趣學古文,銜接中學」線上高小學生講座及工作坊第三部分,由蒲葦及方麗霞老師共同主講。
年紀愈大,閱讀的時間愈少,近年更是手機不離手, 因為太方便了,所有的資訊都可以在手機找到……很難有像幾十年前,沒有手機的時代,我們會找一本書,安靜地坐下來,沉醉在閱讀的樂趣裏。
此為「趣學古文,銜接中學」線上高小學生講座及工作坊第二部分,由中學中國語文科副科主任方麗霞老師主講。
當下,大專和科研機構又可透過與學校夥伴協作的模式,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開展理論與實踐兼備的教育創新,造福學界,造福莘莘學子。
在重新開展的常規校園生活的同時,或許也是一個契機,讓家長或教育工作者重新去審視學童,在這種密麻和急促的學習生活中承受了幾多不必要的壓力?
面對無可逆轉的人工智能趨勢,未來教育應該積極地提倡工藝精神。如何製造一片培養工藝精神的土壤?筆者在此提出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3個「I」。
在教育創新的過程中,筆者深感圍棋中「入界宜緩」之精義。當初剛剛涉獵這個新領域,往往會樂觀估計自己的能力和時間,期望一步到位地解決所有問題。然而,教育創新的道路豈只一個問題?
筆者深信,香港的老師均是有學養有使命感的老師,但要成為學優徳勳的老師,還得要學會建立教師的尊嚴,學會如何才具國格以當世範。
香港直資與私立學校有什麼優勢?今集《冷思熱話》曹啓樂校長與陳狄安校長大談不同學校的優勢,以及如何面對整體收生不足的挑戰,一起聽聽!
教育局姊妹學校計劃計劃推行至今,本港學校不少已與內地學校完成締結,然成效如何,有待探討。筆者認為締結姊妹學校是一個提升學校素質、推動學校發展的良方,但要發揮成效,需要適切的策略配合。
此為「趣學古文,銜接中學」線上高小學生講座及工作坊第一部分,由歷任中學中史、中文、文學科主任的蒲葦老師主講。
教育局自2023年3月向公營及直資小學提供家長教育津貼,以協助學校啟動校本家長教育課程或活動。家長教育對於孩子發展、學習有什麼影響?內地又是如何推展家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