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生命教育獨立成科,有助綱舉目張,令學校不同的價值教育、生命教育專項得有骨幹承託而變得有系統。但在獨立成科的同時,「讓生命回到教育主場」亦很重要。
100分制,估計在我們社會,還會維持一段時間。作為學校、校長、教師、家長,在這種強勢的傳統下,也許可以着力減輕分數的影響,減輕100分的惡劣效果;而不是有意無意地鼓勵了學生的「分分計較」。
香港博物館資源豐富,是推動國民教育的好地方。一起聽聽教育評議會的何漢權校長和鄭家寶校長對談怎樣透過文化護照計劃,鼓勵學生善用相關資源學習。
將教育界處境和過往作比較,似乎更為艱難,但前景我們必須領略這些年輕人帶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從待人處事上、專業上再提升自己,以及面對困境時下定決心和保持鬥心,堅持到底。
洪勝生老師在福建師大附中退下教席後,並沒有中止其傳道、授業、解惑的事業,反而積極地在紙媒開闢新天地。他以其累積了數十年、已達爐火純青的語文教育功力,提煉出一則又一則的金石良言。
父母自身需要展現積極正面、彼此尊重及樂意交流的態度,讓子女遇有任何問題,都樂意與父母一起去解決和克服。
疫情以後的世界,秩序崩壞,價值觀沉淪,下一代已經是全新的數碼化人類。不只是英國,是全球的問題:全世界各國幾乎都是同樣的兩個政黨:一個是老人黨,另一個是 Online數碼化的年輕人黨。
在未來的教育領域,人工智能將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與教育的結合或帶來新的教育模式,或仍為舊酒新瓶。不管出現何種變更,我們須謹慎思考。
要發揮教學的最大影響力,抵消對學生學習千頭萬緒、無處不在的種種負面因素,我認為最關鍵仍是教育的感染力。
《莊子》有謂:「得意而忘言」,說明言與意,實為表裏關係。同理,要學好古文,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向來有文史哲不分家的傳統,這道門檻確實要學子下苦功,才能跨越。
國慶前夕,筆者參訪湖南育英學校,觀摩其「勞動課」,筆者一向誤會了勞動教育離不開體力勞動,原來也有充滿藝術的一面。
當遇上未知或逆境時,有陪伴者,有同行者,是一種祝福。感謝一直謹守崗位,深耕細作的老師們,很榮幸與你們同行,共同孵化更多教育改變。
家長是孩子第一位啟蒙老師,最清楚孩子性格及才幹的是家長,只要掌握孩子興趣,就能為他們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
近年每遇颱風暴雨前夕,總有不少人,包括學生愛於網上「集氣」,祈求風雨來襲,得享一天「風假」。要知趨吉避凶乃人之常情,這種幸災樂禍的心態有點倒行逆施,如變成一種習慣或態度,實是不妙。
我國2013年開始實施精準扶貧,卓有成就,但今天大山裏的家庭,仍然有為數不少的留守兒童,這些兒童有的為要換取一雙簇新運動鞋,申請加入要受苦練的跳繩隊,真的是「搵鞋艱難」。
校園調解大使是校內衝突的協助者和領導者,他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冷靜處理衝突的能力和尊重他人觀點的態度。
在我高中畢業的年代,如果希望成為數學家,幾乎別無選擇地需要到國外深造。時至今天,香港的數學研究已經達到國際水平,完全可以培養出具國際競爭力的數學研究人員,期望香港更多熱愛科學的年輕人勇於嘗試。
社會的未來在於教育,教育就是未來的展望。這些年來基礎教育的發展始終存有短板,當需要減少學校時,看似欠缺規劃地讓個別學校關門,持份者的未來難以預料。社會還可以有些什麼展望?
我們亦希望小一至小六每星期都有一節國史課 。為什麼?因為如我們的學生由小學到大學,中間只有中一至中三才必須學習自己國家的歷史,那實在太少了!
筆者認為跨學科的專題研習,是價值觀教育的具體實踐方案。跨學科的專題研習不但可作為學科學習的延伸,更可培養學生協作、分析判斷及實踐的能力。
知識的綜合與應用是一體兩面。很明顯,知識需要綜合,才能應用;沒有應用機會的知識,根本就無法綜合。
其實,中小學的學習,都是一個過程,其目的不是匯聚性地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更遑論考試成績),而是開放性地為將來的人生打開一道大門。
學習是因人而異的,因此,人類學習的走向,必然是逐漸離開工業生產流水線的模式,脫離劃一化的「讀書」模式,也就是離開眼前的正規學校模式。「教育」的下一步發展,不會是加強劃一性、可控性。
近年教育界十分重視有意義的學習,跨學科學習也漸漸普及以提升教學果效,但常識科老師除了熟悉本科內容外,又要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不容易,那不如由重塑常識科開始吧!
小學、中學,學生的學習愈來愈「正規」,我們就逐漸把「學習」,完全看成是學校裏面的學習,也就是「讀書」。本欄數年來的「老生常談」,就是觀察到學校裏面的學習,往往被對於成績、升學、就業的追求,霸佔了。
若領導者能用心去經營打造一支有信任、有關懷、互相尊重、有集體協作力量及以創新思維領導學校發展的教師領導團隊,相信一定比單以個人英雄主義帶領學校的校長領導為優勝吧!
科學的範圍博大精深,哪些知識要學,哪些要動手做,哪些地方可參觀,都要從長計議,期望教育局能盡快為小學科學科定出指引,然後學校再發展自己的校本課程和內容。
Wonder Week旨在製造一個讓學生能全心投入學習的環境,學生有充足的時間主動探索和尋找答案,能反覆嘗試及從錯誤中學習,以培育學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本地有不少有特色的學校,我相信大部分學校的老師同樣是用心教學。家長、學生不妨嘗試放下疑慮,多了解不同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特色,說不定從中會有新的發現。
隨着教育普及化向上發展,同一年級學生的能力差異恐怕較以往更大,但學校有沒有更大空間予以照顧?當下篩選功能不斷減弱,學校是否更能夠放下表面上的「公平」,提供更合適的課程及更具回饋功能的考核予墮後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