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喜愛閱讀、樂於閱讀,是每一位為人師者應有之責。每一科、每個課題都可以有延伸閱讀。而圖書館主任擔當連繫人角色,定立主題,通過跨學科活動,推動書籍。
作者:
M. C. Chiang2022-05-05
文言文範文在公開試的比重日漸增加,是促進古文學習的一大契機,「我真的希望,範文能成為學生學習古文,乃至從中掌握中華文化的鑰匙和導引。」
一校之長,是學校發展或成功或失敗的關鍵,是精神力量與靈魂所在。但用「教育信仰」檢測,段校長達到要用提前續約的優秀水準嗎?
為進一步支援教師及學生使用多元化的教材教授及學習中國歷史,教育局與國史教育中心(香港)合作,將100集《中國通史》紀錄片剪輯為數百段短片,並加上適合的學與教材料,以配合初中中國歷史科新課程。
中小學學生的整體數碼素養在2019至2021年期間有大幅進步,超越了在2019年時期同齡學生的表現,但是日益擴大的數碼能力差距,也非常令人擔憂。
相比歐美多國,香港推動STEM教育起步不算晚。但歷經多年,香港學生的數理表現仍未有顯著成果,部分成績優異的理科生也捨棄報讀大學的STEM相關學系。到底當中出了什麼問題?有了願景,又如何啟動發展?
構建老師間的共享文化是實施知識管理和創建學校智力資本的關鍵,而校長的角色對於突破共享的障礙非常重要。期望擁有更多智力資本的學校能夠以更大的信心和能力,面對教育改革和社會變革的挑戰。
香港學生能力國際評估中心聯同致力推動身心靈健康的不同專業人士,在本學年走進本港中小學校,與教師同行,提供身心靈有關的知識分享、支援和培訓,希冀為師生的心泉澆灌一些養分,滋養自身與他人。
營造幸福生活的方法之一是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無邊無際的書海中,藉着多元閱讀,理順「天人物我」的四種基本關係,即人與天、人與人、人與物、人與己,並取得平衡發展。
究竟醫療室對學生而言,醫的是什麼,又能療些什麼,自欺欺人而已。說實在,一校一醫生或一護士或一中醫,在香港早應落實。非不能也,乃不為也。
在看似簡單又重複的家務上,應在生活上不同的小細節讓孩子盡情參與,希望家長可以引導子女撥出時間,參與家庭任務,累積應有的責任感!
五十年代,香港仍是一個小漁港,當時的日子過得不易,但孩子們總會找到自己的樂趣。今天的孩子生活富足了,知識的來源及渠道也多,但玩的多成現成的玩具,由玩具設計者設計,玩意兒也被限制,沒有了孩子的親身參與。
花了20多年推動「兩文三語」,香港人的語言水平是否達標?能夠把兩文掌握得好,兼擅三種語言的又有幾多人?
有家長說停課荒廢了不少時間,復課後要加倍努力,不要再玩了。我反對這說法,過去便過去,不要拼命追回溜走的時間,否則你和孩子都會身心俱疲。
「德」這個概念,不只表徵着概括和籠統的思維方式,還在人與物之間,把人放到了概念的核心,而把客觀的物放在次要的地位,也可以說是另一個思維方式的維度。
香港2000年展開課程改革後,新的中文課程指引增加了創作的比例,推動學界將創意寫作引入中小學的中文教育中。除在正規課堂中加入創意寫作的元素,或開設有關創意寫作的專班,不少中小學也開設寫作課程或工作坊。
在書本上看過很多發生在伶仃洋兩岸的事情,例如香港的經濟奇蹟、深圳的發展速度及200年前有關虎門銷煙及鴉片戰爭的歷史等。有沒有想過親身帶學生去虎門實地觀察當地的環境及戰場古蹟?
跟孩子一起創作感受卡!當我們更認識自己的感受,也會更明白他人的感受,學會彼此尊重。
文化及國史是需要傳承。一個國家的文化與歷史應該從小就讓學生有所認識。但小一至小六的學習領域中,沒有一科是文化或國史,文化與國史的元素只是零散地分布於各學科。
今集《冷思熱話》請來彭智華先生和王俊傑先生,跟各位談談香港珍珠貿易。到底香港養珠業有發展空間嗎?為什麼一直以來香港珍珠貿易都興盛?他們還提到珍珠與多元智能,每個學科都需要了解珍珠的價值。
很明顯,新冠疫情徹底破壞了許多人聲稱已經失去意義的教育系統。轉向在線學習能否成為創造一種新的、更有效的學習方法的催化劑?
全日制的小學運作模式已經超過20年,在這20年世界一直在變,因此學界也是時候走出框框,探討更多的可能性。
養殖珍珠行業鮮為人知,它又可以如何帶出生命教育?今集《冷思熱話》註冊心理學家彭智華請來《珍珠解碼──進入科普世界》作者王俊傑為我們一起談談這個別具心思的教育課程。
既傳授知識,又培育靈性,對學生的發展,百利而無一害。但是,如果認同「宗教自由」是文明社會標誌的話,那麼刻意營造校內單一信仰的師資環境,是否符合普世價值?
不少研究顯示遊戲對兒童的好處和價值,包括體能發展、社交溝通、思考認知、創意培養、情緒表達、培養專注、學習解難、認識自己、挑戰突破、建立自信等。
所謂「三分詩,七分讀」,讀古詩,必然要讀,才能感到學習古詩是一種美的享受。和孩子一起誦讀,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詩的意蘊,體味詩的意境,更是其樂無窮。
教師不單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個民族價值的傳遞者。
政府因防疫關係,宣布關閉全港泳灘,似是與大禹疏導河水的想法背道而馳,那是好方法嗎?
疫情下,每個人都在不斷的學習、調適,面對不斷改變的世界,只能不斷地學習、調動自我適應的能力。適者生存,才不會被洶湧的世途湮沒。
現在蓬勃起來的情意教育,大致都是在疫情以前就已經逐漸開展。不過值得探討的是,為什麼不是因為疫情而停頓,反而都有着明顯的發展?這背後或許是老師心中一直惦記學生,關心程度可分5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