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齡組別教育模式對兒童發展帶來多方面的好處,包括培養兒童的主動性及領導才能,讓學生明白個人的獨特性,讓學生培養合作精神,建立自信心和發展創意及解難的個人特質。
我們都有權可選擇支持或不支持某個人、某個政黨以至政府,但所傳遞的訊息不應該遠離事實和真相。遠離真相並指鹿爲馬,這其實跟助紂爲虐並沒兩樣。
香港大學(港大)工程學院顏慶雲教授,因「在被廣泛應用的新型材料的表徵、開發和應用上,有傑出和持續的貢獻」當選英國皇家工程學院外籍院士。
有遠見和胸襟的同行,一般都不會把自己工作的機構設想成「業內第一」,遇到類似的情況也不過會說這裏不太合適某某,把話說得太滿,把別人看得太低,其實就是一種無知。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認為,理想的高教組合是學術自由,大學自主,政教分離。
若網上學習在大學裏變得更普遍,中學乃至小學也會相應地調整長遠的教學模式(而非為了在疫下教學而短期應用科技),最終掀起一場教育界的數碼化革命。
學無止境,這本書討論的六大技能是AI取代不了人類的技能,放諸四海皆準。這本書,我想送給願意擁抱未來的一代。
「教育不是競爭,不是要有多少個狀元才算成功,只要我們的學生願意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我就已經很欣慰。」聖士提反書院楊清校長表示,學校最希望學生可以多方面成長,而不是「死讀書」。
「改變世界」是願景,能否落實端賴我們的願力。前路是艱辛的,但只要目標明確,齊心協力,必有所成。
美國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今年力推「狗狗幣」,本意是開玩笑,動機源於不滿太多科企濫發加密幣圈錢,只用了幾小時去製造出來,以批判科技濫權,也可以算是一種AI數碼作品。
「可持續發展教育」是一個新的概念,是透過教育讓每一個人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成為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變革推動者。
邵逸夫獎基金會 6 月 1 日(周二)公布第18屆得獎名單,今年共有5位科學家獲生命科學與醫學、天文學、數學科學三個獎項,表彰他們在人體細胞蛋白、天體物理及幾何數學上的卓越貢獻。
要成為出類拔萃的專才,留學英國是上上之選。何時是出國留學的最佳時機?中學畢業生該選擇哪一所大學、哪一個學系?
Varkey基金會由「教師很重要」這個簡單的信念驅動,在世界各地開展各種計劃、研究和獎勵活動,成果是有待觀察的。希望世界各地有心人能多加援手,讓這個計劃能夠獲得長足的發展。
雖然此類活動每次只有個多小時,較難提供海外交流團那樣為期5至6天的沉浸式經驗,但其優勢正在於能以比海外交流團低得多的成本,讓更多學生更容易從當地人的視點看不同地方,並與當地人深入互動和交流。
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周一(19/4)宣佈將委任倪明選教授出任港科大(廣州)創校校長。
2020年全球教師獎得主迪塞爾主張用技術彌補師生之間的差距。他認為:「如今的教育是20世紀的教師,使用18世紀的技術,教授19世紀的課程,去培育21世紀的學生。」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之前談到,中文大學是香港最早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學術、科研合作的香港高等院校之一,並回顧了中大跨足大灣區的歷史、現況,今期段校長繼續前瞻中大今後在深圳的發展。
從「包容性語言」引發起的性別平等運動,其目的並非引入真正的男女平等,而是顛覆人類多年以來,有關兩性地位以至隱私權的既有認知和傳統。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最早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學術、科研合作的香港高等院校之一,校長段崇智認為,在此刻仍有許多人等候進入大灣區的時候,中大在大灣區無疑已有了自身的位置。
4月7日,亞洲國際學校公布2020-2021學年哈羅亞洲獎學金獲獎名單,得主包括來自中國、新加坡、英國、美國等4個國家的優秀學生。
被譽為「歐元之父」、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兼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蒙代爾教授(Professor Robert A. Mundell),4月4日於義大利離世,享年88歲 。
灼見名家傳媒主席、利承昌慈善基金主席潘燊昌博士慷慨解囊贊助英國精算師學會兩項重要活動,希望藉此對致力提升精算影響力及培育未來精算菁英貢獻心力,為全球化社會帶來積極正向的改變。
踏入21世紀,學校和學生在全面擁抱人工智能的同時,也必須思考如何不被AI全面取代,這有賴人工智能教育的規劃,避免再過分偏重知識認知和器具操控。
到澳洲從事幼教的路並不易走,一方面我們期望澳洲政府會大開中門,但另一方面亦要努力邁步幼教路。
作為一位從香港移民到澳洲辦學的新移民,筆者很慶幸能受惠於澳洲的教育資助政策,以令筆者能在彼邦實踐心中的教育夢。
當一名香港人在澳洲進修及工作7年以後,他/她能否滿足當地政府屆時提出的永久居民申請要求?能否直接獲得永久居民的身份?
筆者於數年前開始在澳洲營辦幼兒中心暨幼稚園,數年間在各地開辦了多個園所,期間亦有不少有趣見聞,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本文以「強弱機危(SWOT)」模型分析這問題,讓家長在現今全球疫情仍然嚴峻下,對送子女海外留學有一個較全面的思考角度。
筆者在這幾期「教評心事」簡介「實踐為本主義」的知識論觀點的特徵,相信讀者已初步明白「實踐為本主義」知識論的概念。現在是時候檢視這些觀點對於理解在組織中所進行知識共享和知識管理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