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作者:謝祖墀2023-03-17
最近,中國國務院審議了它的機構改革方案,重點是加強包括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在內的重點領域的機構職責優化和調整。這一結構性改革將有助於中國更好、更快地實現科技創新目標。
摩通朱海斌:今年中國GDP增長可達5.6%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16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朱海斌博士認為,在中國經濟好轉的大前提下,站在全球的角度看,朱海斌指出,GDP增長5%的速度可算「難能可貴」。因為今年市場對歐美經濟可能衰退的擔心並未消退。
奧斯卡獎還值錢嗎?
作者:梁天卓2023-03-16
與一般消費者經常接觸的產品不同,電影這體驗品是要消費者試過才知道是否喜歡,口碑尤其重要。由行內翹楚提名和投票選出的奧斯卡獎,還是保證中的保證嗎?
香港勞工生產力長期偏低
作者:羅祥國2023-03-16
一個成熟的經濟體趨向飽和,增長率趨降,在所難免。但香港以往10年平均每年只約有1%增長,這肯定不是特區政府所能預料,也明顯不是中央的期望,背後有什麼原因?
綠色金融人才培訓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3-15
金融行業走得太快,而教學和培訓機構未能緊貼,既缺乏與香港市場相關的Fintech和ESG書籍,又缺乏在職人士分享實戰經驗。若要做好有素質的培訓,先要解決這兩個痛點。
邱達根:港拓科技促經濟 發明創造不是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15
立法會議員邱達根認為,特區政府除了要做好實體基建外,還要做好數碼基建(digital infrastructure),因為發展數碼經濟,數據高速接入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發展民營經濟需要些什麼?
作者:施永青2023-03-15
民企樂於在經營時盡量配合國家發展的大方向與具體規劃,唯這些配合應讓民企有自主的選擇,以便在適當的時機量力而為。而不能待民企與國企一樣,可以布置任務,限時完成。
失靈的警報 市場的豪賭
作者:胡孟青2023-03-15
矽谷銀行出事,很大程度上是展現銀行業界最vintage問題。
聯儲局很快就會減息
作者:湯文亮2023-03-15
當美國加息,所有美國銀行都會加息,利息比美債高很多,而且靈活度又大,試問點會有人買美債?現在機會來了,矽谷銀行出事,可能會影響不少美國中小銀行……
俄烏戰爭 炸毀北溪 炸爆矽谷
作者:陳鳳翔2023-03-14
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因戰爭和制裁帶來的通脹而加息,債券價格下跌,矽谷銀行賤賣債券帶來巨額虧損。接連影響再有銀行受牽連,企業也受波及。
2%的背後
作者:張宗永2023-03-14
利率市場跟天氣般乍暖還寒,美國兩年期國庫債券息率3月初上衝5厘,債息去年9月拾級而上後,股債市場罕見同時走入熊市,令市場質疑鮑威爾這第一個非經濟學者出身的聯儲局主席的決定。
矽谷銀行的漫長周末
作者:曾國平2023-03-14
美國的矽谷銀行上周五被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成為市場焦點。美國的銀行因財政問題而被接管,其實並不罕見,罕見的是今次的規模。
恒大ESG研究中心鄭子云教授:如何分清企業漂綠?披露好是否回報一定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13
本社訪問香港恒生大學何善衡博士銀行及金融學教授暨ESG研究中心主任鄭子云博士,從ESG基本概念,香港可以扮演什麼樣角色,以至未來綠色金融發展的大方向,為大家深入淺出地解畫。
行為科學介入創業投資
作者:艾雲豪2023-03-13
創投家有時會高談自己做創投的決策過程,是本能驅動,不是科學──即使是投資於科技科學的一門生意,歷來在決策的過程之中,原來也很有「反科學」的一面。
Tesla如何賺取碳滙?
作者:邵志堯2023-03-13
美國加州早於1990年已鼓勵企業開發新能源汽車,歐盟也參考了相關機制提出限制汽車碳排放的政策,並不斷推高懲罰界線,希望早日達到碳中和。聰明的人會在其中尋找獲利空間,其中一名非馬斯克莫屬。
港金融業如何融入內地高質量發展?
作者:莊太量2023-03-11
以前製造業製造一些比較低端的產品,會比併價格,甚至拼低工資。現時國家提出高質量發展,香港有什麼特別優勢?
GPT醫生解決本地醫護不足問題
作者:梁天卓2023-03-10
在討論人工智能對勞工市場影響時,不少人擔心各行各業打工仔都會大受影響。不過,同一時間科技進步亦令這些行業生產成本大為降低。這在人手長期不足的醫護界尤為明顯。
內地撐民企 經濟又起動
作者:施永青2023-03-10
近年有一些民營企業家意興闌珊,這種氣氛對中國經濟的破壞力很大,如果不加以扭正,中國的經濟就很快會失去動力,在與美國的競爭中就會吃虧,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會被拖延。
陳茂波:香港經濟多元化 大力支持文創產業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3-09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香港經濟正朝着多元化、高增值方向發展,其中文化創意產業就為市民、特別是本地不少有夢想、熱誠與毅力的年青人,創造了更寬廣的發展空間,提供了更多發展機遇。
香港盼躍身成全球生科中心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3-03-09
政府若能夠牽頭制定政策、增加轉化研究設施、鼓勵創科人才以及支持生物方面投資,風投公司必定會被吸引來港孵化,大幅增加公司數量及公司成功機會。
資金不能出境 基金應先了解
作者:湯文亮2023-03-09
最近有基金經理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在國內的資金不能離開中國,筆者相信冇人了解實情,但基金老闆公開發表,只會將事情愈搞愈喎。
1+1>2:推動香港成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3-03-09
「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發展定位,以及推動香港成為綠色金融樞紐,外界一直視上述兩者為不同目標,但港府是次把以上目標結合,強調綠色科技對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至關重要,確令人眼前一亮。
價錢並非政府賣地的唯一考慮
作者:施永青2023-03-08
我認為現時並非推大型商業用地的好時機,如果這塊地尚未公開招標,那就不妨押後處理。但我反對公開招標後,在有足夠的競爭下,有人出價高過底價,政府仍決定把土地收回不賣。
真假高息 你識唔識?
作者:胡孟青2023-03-08
今年出現的變數實在太多,單是一個中國復常,已沖淡原有的經濟悲觀看法。很明顯,近期不論有關利率與經濟前景的課題,最新發展都在在出乎意料之外,與市場認為牢不可破的共識幾乎是兩回事。
認識ESG,由ABC開始──專訪恒大ESG研究中心鄭子云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08
本社訪問香港恒生大學何善衡博士銀行及金融學教授暨ESG研究中心主任鄭子云博士,從ESG基本概念,香港可以扮演什麼樣角色,以至未來綠色金融發展的大方向,為大家深入淺出地解畫。
ESG指數如雨後春筍 怎樣迎合投資者需要?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3-08
隨着社會對可持續發展愈來愈重視,上市公司在ESG方面的表現,成為不少投資者的投資考量之一。環球及本港ESG指數發展有哪些里程碑?如何編制ESG指數?
灼見名家第五屆財經峰會暨ESG大獎頒獎典禮即將舉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07
2022年灼見名家傳媒首度舉辦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架構(ESG)企業大獎頒獎典禮,2023年邁向第二屆,本社希望通過專業評審制度,甄選出具公信力的企業ESG大獎得主。
30年以還 政府變大市場變小
作者:張宗永2023-03-07
過去3年,新冠疫情令全球經濟遭受巨創,大家都接受並且期望政府擔當領導角色,出手防疫和救市,某程度上犧牲了個人自由和私隱亦在所不惜。自由市場會否變得愈來愈小?
政府有賤賣土地嗎?
作者:施永青2023-03-07
洗衣街商業地招標,由新鴻基地產以47.29億元投得。有關注組織認為價錢偏低,政府有賤賣土地之嫌,真相卻是在前景暗淡裏的好價錢。
天使投資──另類中的另類
作者:艾雲豪2023-03-06
原來谷歌的上市,也還有對創投打臉的一面,其成長由天使至上市,都表現着對當時(至今)「傳統」型創投的一種年輕人的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