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監的態勢給市場的印象是救市不會輕易言退。但是稍後的事態發展與中證監的姿態似迥然不同,周二A股即使在嚴查惡意沽空氣氛中依然了無起色,被認為是造淡A股淵數的新加坡 A50 期指結算日,A 股竟然又以大跌收市。在那些對金融運作不甚了了,只是被傳媒告知,有外國勢力在新加坡以圍趙救魏之法造淡中國股市的憤青看來,救市基金無異坐失戰機乃至有資敵之嫌。
當前對股災教訓的反思,更多應集中於如何完善市場體制和監管技術。將板子打在金融開放身上既無事實依據,亦不合基本邏輯。
2015年第一季,內地金融業佔 GDP 同期增長接近30%,明顯高出2014年第一季的11%。這意味着我們不能低估 A 股走勢對 GDP 存在巨大影響力。金融業的增加值是按收入計算,股市上升將為銀行及券商帶來大規模收入,例如交易佣金、金融及投資服務費等,這些費用不斷湧入,正如洪洪潮水推動着 GDP 向上攀升;相反,如果股市因此而低迷,就可能會對 GDP 增長有負面影響。
香港的利率水平與聯儲局取態息息相關,從香港的實際情況出發,過去數年的超低息環境恐怕早已不合時宜。從整體來看,美國加息對香港而言應該是利大於弊。
應當承認,在前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下,經濟改革出現一定程度的放緩,縱然這屬於情非得已,卻顯然不應是新常態的內涵。舊有的穩增長方式固然能換來短暫企穩,但成本會愈來愈高,企穩的時間會愈來愈短。改革的成效永遠與改革的深廣度成正比。堅定推進全方位改革,不僅能確保中國經濟「緩中趨穩、穩中向好」,它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在討論退市時,人們總是特別關心因救市而買入的政府持倉如何處置。實際上這是不同的兩件事,不需要也不應該同時處理。退出救市是應該盡早實行的事。政府長期留在市場,做莊家,扭曲了市場,其弊端不待智者而可知……
中國就算經濟放緩,亦不會造成 A 股龐大受挫,反之亦然;另一方面,2007年12月時中國股市佔 GDP 比例是120%,之後金融海嘯發生,亦未有對實體經濟帶來巨大影響,而今年6月股市只佔 GDP 比例為90%,比例就更低了。
7月9日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武裝人員第二次進入證券相關機構執行公務。第一次是60多年前,軍管會人員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閉當年被認定為資本主義淵藪的證券市場。雖然傳媒沒有說明公安人員,但其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一目了然,就是要以武力震懾那些反政府之意而行的交易者。
「國家隊」周五終於穩住了市場,然而下一步應該往何處去,成了很多人的疑問。
綜觀國際,真正的外匯及衍生品於「場外」銀行同業間進行。但內地 OTC 操作缺乏靈活性,産品亦見局限,難與國際併軌。而憑香港成熟的 OTC 經驗,可在人民幣離岸中心和資產管理中心的基礎上,再拓展企業財資中心,協助國家將人民幣業務與國際接軌。
中國股市開設以來,風雨連連。在相當程度上不是人們常常以新興轉型為托辭解釋得了的。它實際上是中國的經濟制度存在內部張力所致。中國現在實行經濟制度被稱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然「市場經濟」是中心辭,但被「中國特色」和「社會主義」兩大限定辭所侷限。實施上,這三大概念經常是視乎需要被加權的,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三者混而成之的。
2015年7月5日這個全希臘民眾都應該紀念的日子,就是在這天,希臘民眾在公投中以壓倒性的反對票拒絕了國際債權人提出的救助條件,這一個被希臘民眾稱為保衛國家尊嚴的結果,卻加深了希臘與歐元區其他國家間的裂痕。
香港與內地的社企營運生態有很大的分別。但有一些基本的情況,又極其相似。本人兩度創辦社企投資會的正反經驗,希望可作為內地有心人士他山之石。
上證綜指在短短一個月內,急挫近三分之一,而深證成份更暴跌近四成。在 A 股急升的時候,港股升幅溫和得多,未見明顯受惠。因此,即使港股跟隨 A 股調整,相信未來跌幅亦相對有限。然而,滬深兩市連續數日急跌,市場充斥着悲觀氣氛。在投資者重拾信心前,港股難以企穩。
信息的嚴重不對稱、槓杆極高、監管缺失、「熱人」流入加快,中國股市未來寬幅震蕩將成為新常態。這就是股災所揭示的陽謀。
股市的吸引力,就在於波動,愈波動,愈刺激。不波動的股市,有什麼好玩!正如完全沒危險的垂釣,有什麼好玩!
6月中旬以來,A 股行情驟漲急跌,約10萬億市值灰飛煙滅,恐慌情緒持續蔓延。監管部門緊急採取了多項措施,極力安撫市場。但是,股市走勢顯示,這些措施並未起到穩定信心、穩定股市的效果,投資者普遍心懷怨懟,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A 股在6月下半月急轉直下,6月12日(周五)滬指創出5178點本輪狂牛的高位,6月15日(周一) 再接近這一高位(5,176點)後,拾級而下。迄季度之交竟飛流直下,連續多日急瀉,上周五滬指最低報3,629點,從高位下跌1,547點,幾近三成,釀成深重災難。
股市下跌,現時 GDP 增長速度放緩,股市卻開始高歌猛進。內地樓市是否會重現同樣情況,繼股市之後發力呢?
首個人民幣離岸中心算是國家當年贈予香港的回歸紀念品,每當這些日子的前後,皆收到中央各式賀禮,今年將會又是甚麼呢?
上周五滬深股市大幅下跌,2000多隻的股票跌停板。深圳創業板指數跌幅接近9%,跌停面積之大可說不忍卒睹……內地股民驚呼,狂牛翻然變為瘟牛矣。
「滬港通其實是雙贏的,即是本地券商可能會多了生意,另外又會為內地帶來吸金能力。現在 A 股公司要吸引外國投資者的話,都需要提高其透明度,也需要多做一些投資者關係,公司的賬目即使不是採用國際標準編寫,但都要讓外國投資者看得更清楚,更靠近國際標準的透明度……」
2013年德國宣布推出工業4.0後,隨着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BMBF)、聯邦經濟及科技部(BMWi)合共投資2.11億美元,以及德國把它升級為民族性的高科技經濟戰略計劃,經過兩年發展時間,計劃已漸有成績。
倘若筆者的「政治決定利率論」的看法正確,20世紀下半葉的美債息率走勢,亦似乎反映美蘇冷戰時,美國在國際事務影響力的指標。
倘若筆者的「政治決定利率論」的看法正確,20世紀下半葉的美債息率走勢,亦似乎反映美蘇冷戰時,美國在國際事務影響力的指標。
納殊的理論,其實可以用來分析今天的香港的政改爭拗,兩個敵對的陣營,由於不願或不能和對方溝通,每人都選擇了自己覺得最理智的做法,結果是雙輸,下面容我嘗試以納殊的角度去分析這場博弈。
上周五,港股在成交低迷,兼有些沉悶的氣氛中,在期指帶動下突然飆升,戲劇性地打破悶局,恒指衝破日內高位,最多急升逾400點。恒生指數近期每每錄得單日大幅波動,但多為「無風起浪」。駱惠南認為,這與香港股市成交結構近來出現質變有關……
於2006年12月,即萬事達告上法庭的8個月之內,迅速下了裁決……在該125段的裁決書,到處都看到一些令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的笑料……
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個多月前,進行巴基斯坦國事訪問,期間宣布了價值460億美元的合作計劃,主力發展巴基斯坦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次合作計劃中,有三個項目特別吸引關注⋯⋯
HTSC(6886)上市後的表現使眾捧場客深為失望。我這樣說與前周拙作把華泰成功招股與香港證券市場的優勢相連系並無衝突。這裏說的失望主要是指期望在新股市場分一杯羹的散戶投資者。大家只是希望所申請的新股上市時開個滿堂紅,大有斬獲。但香港證券市場的集資優勢在於大量國際資金的積極參與,使市場集資能力強於表面強大的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