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上見到不少人將「皇朝八晏」寫成「黃朝百晏」,「黃朝」或者可以(想像為陽光黃燦燦的時候),但「百晏」則不大可能。
「攪dim22」就是「辦妥了」或者「弄好了」的意思,此詞現在多作「掂」,但實際上應是哪個字才正確?
「無事」一詞早就見於文獻了,在古文獻中「無事」,除用來表字面上的沒有(特別的)事外,常用來表沒有戰事的意思。至於「出面」、「醒」在古書中又有什麼說法?
創作人須遵守文法,卻不用拘泥於文法。叫它做詩的破格(poetic license)也好,藝術的變通也罷,這就是創作給予的自由。
今期專欄談論兩個常見的粵語字詞「靡」及「有種」。它們在上古表達什麼意思?現在又多常用於哪裏?
普通話基本上不用「亦」而只用「也」,然而因而就以為凡寫文章都不能用「亦」的話,這卻是錯的。為什麼呢?
「無人」、「無日」、「無時」是粵語常見的詞組,常說粵語傳承自古漢語,它們在上古文獻中又是如何記載?又代表了什麼意思?
今期作者與你分享「爛賤」、「伏」、「簧」三個粵語日常字詞的來源與歷史、現代用法。
「大」、「勁」二字的古代來源是什麼?「勁」為什麼會引伸為一切人或物的有力、優良的意思?
港英時代立法局的最後一任主席黃宏發,自2004年退休後便埋首翻譯古典詩詞。他選輯了60首結集成書出版《英韻唐詩六十首》,處處可見其匠心。
粵語用「計」字是「書面語」,而一般現代詞典所謂「書面語」根本就是「古語」。
「衫」的這兩個粵語用法均來自古語,作為衣服的通稱這個用法,就筆者所見,則在唐朝之前已有用例。
有人認為粵語粗俗不耐,但古代文獻中早有記載相關用法。今期作者帶大家查看大自然孕育相關的兩個語彙,看看又來自哪裏?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第一天讀唐詩,老師已說過這句鼓勵說話,可惜到現在我還是詩的門外漢。政壇元老黃宏發厲害得多,他退休後不斷吟詩,已成唐詩專家,還把100多首唐詩翻譯成英文。
原來古書上的「反」往往有平聲讀法,音同「翻」、「幡」、「番」等字。
今期探討「搋」(扠、搓、差)與「晚頭」兩個常見粵語字詞,原來它們都跟唐代有關,一起來看看。
正值疫情期間,不妨學學粵語如何生動表達「傳染」一詞?「窒頭窒勢」這個經典的罵人句子,又是如何得來?
古文中的食物,若用到「肉」字,是指牛肉、羊肉還是指豬肉?至於「燒鵝」,又最早見於哪些文獻?
粵人對於等閒事,會用「好閒啫」一語表達「無須介意」的意思。至於為什麼我們會認為「無死」就已經是走運,就已經是非常值得高興的事呢?
我們可以用「令」解作「亮」嗎?
中文名字的英譯需要標準化,但不應該機械式的跟隨西方先名後姓。其實外國對中國傳統並不陌生,如果不懂,可以看看歷史,毛主席、周總理等英文名字,從來姓氏先行。
粵語的「嘅」就是古書中的「其」這一點,其實已有不止一位筆者的同道中人講過了。筆者不敢掠美,只是想於此在書證及音轉之理方面稍作補苴。
在粵語中,我們常見以疊字來形容聲音的象聲詞,可是兩者的音調卻不相同,為什麼呢?一字多音多義也是常有之事,但同音同義在國語和廣東話竟然有不同的使用規則?
許多時候在無意中運用錯誤不良的詞語或造句,造成語言或文字上的污染,是社會上語文水平低落的原因之一。
今日粵語解作「揭」的kin35字,實當以「攑」(揭)為本字。
打開報章看到病句,有時不禁失笑。曾經看到一則廣告,內文是「香港某某局現邀請有興趣的團體或人士提交某某活動計劃的資助申請」。請問什麼是「有興趣的團體或人士」?是「教師使人看來有興趣」?
說「母語應是民族共通的語言」是不對的,為什麼是「應是」?中國各民族共通的「話語」,自古以來都是書面語,包括文言文和語體文。而「港人的母語應為普通話」更不對,相信連只懂普通話有識之士都不會同意。
尋常人家,買賣之中,仍存不少粵語獨有的說法,就以「袋」和「使費」來說,一字多用,用處之多,不勝枚舉,甚或關中方言也採用,叫人拍案驚奇。
粵音有幾大特點:一是粵音鼻音重,語尾最富鼻音ng音;其次粵語多量詞,甚至使人眼花瞭亂;其三粵人造詞愛倒裝,亦深受古民影響。
年輕一輩現在有不少好像掌握不好這個「恃」字,曾經多次聽見「有恃無恐」被他們讀成「有持無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