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12:17:5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鄒至莊

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政治經濟學教授與經濟學教授。在經濟學的多個領域都有所建樹,共出版專著17部,發表論文超過200篇。在計量經濟學方面有著名的「鄒氏檢驗」(Chow Test),在西方經濟學界開創了研究耐用品需求函數的先河,並提出動態經濟學的譜分析方法和最有控制方法。他在80年代初十分關注中國的經濟改革問題,是最早參與中國經濟改革進程、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的海外學者之一。1989年美國《教育經濟學報》「全球經濟學家排行榜」名列第28位,在華裔經濟學家中排名最高。1993年美國密歇根大學經濟學俱樂部評選「29位偉大的經濟學家」,排名第8,是唯一上榜的華裔學者。早在1985年在南開大學出版了其專著《中國經濟》。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出版《中國經濟隨筆》等書。

中美兩國主要的三種經濟活動
作者:鄒至莊2018-08-15
中美兩國的經濟關係,包括貿易,投資與移民三種活動。這三種活動表現貨物,資本和居民從一國轉移到另一國。本文討論讓這三種活動的自由進行是否對雙方有利。
參加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
作者:鄒至莊2018-07-16
大多數的中研院院士,在各領域有顯着的成就。台灣政府應當利用他們以促進台灣各方面的發展,包括科學,教育,經濟與文化的發展。
計量經濟學的發展
作者:鄒至莊2018-06-27
近年來計量經濟學變成了一門需要利用高級數學的學科。這種發展是很自然的。一般的科學家的趨向是把他們研究的領域變為數學化。計量經濟學家也不例外。
我與普林斯頓大學
作者:鄒至莊2018-06-19
1970年我決定接受普林斯頓大學的邀請,當該校的正教授,同時當該校經濟系計量經濟研究項目(Econometric Research Program)的主任。
參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
作者:鄒至莊2018-05-07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工作,是為中國建立一個適當的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也包括把中國的市場開放,以鼓勵國外企業到中國投資。
經濟學家森穆遜的貢獻是什麼?
作者:鄒至莊2018-04-02
森穆遜研究的一個重要的領域是動態經濟學。動態經濟學說明收入增加後消費量在何時增加,還可以用來研究一個變數和幾個變數的時間關係,甚至幾個變數和幾個變數的時間關係。
嶺南大學──廣州、香港、澳門的足跡
作者:鄒至莊2018-03-21
1930年代,中國遭列強侵害,政府和知識分子提倡科教興國,中國的知識分子才開始攻讀科學,大學(包括廣州的嶺南大學)亦開始注重科學的教育與研究。
政府需要干預經濟發展?
作者:鄒至莊2018-02-05
消費不足難以增加收入,結果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不能繼續發展。經濟學家凱恩斯建議政府增加支出,來吸收收入的增加。但經濟學家米爾頓·佛利民相信市場經濟能夠自動的運作,推動經濟的發展,不需要政府干預。
增加貨幣供應量的經濟效應
作者:鄒至莊2018-01-23
一般而言,印發大量的貨幣會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但是印發貨幣與物價增加的關係是複雜的,這與經濟學的變量有關。
中國經濟學教育的今天
作者:鄒至莊2018-01-05
中國教育的經費在近年來繼續增加。經濟學教育的發展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中國企業的效率為何提高?
作者:鄒至莊2017-12-19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快速的原因,不單是政府施行的經濟政策,而是中國擁有的人力資源。
我如何成為經濟學家?
作者:鄒至莊2017-11-28
研究經濟學的收益包括兩點:一、了解經濟現象和二、幫助制定良好的經濟政策,為國家與世界造福。
醜陋的中國人
作者:鄒至莊2017-11-13
中國人在外國工作或旅遊,應當十分慎重,不要讓當地的居民討厭。
中國從引進外資到對外投資
作者:鄒至莊2017-10-23
中國從一個引進外資的國家變成一個對外投資的國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象徵。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
作者:鄒至莊2017-09-18
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的計算,中國的GDP總值,以購買力計算,已超過美國。中國對外貿易數量同樣的提高是中國在世界經濟地位繼續提高的一種表現。
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檢討
作者:鄒至莊2017-09-01
中國在1980年代施行計劃生育政策,結果今天年輕可以工作的人數不足。
一帶一路的經濟效益
作者:鄒至莊2017-08-14
施行一帶一路政策,中國政府願意把資本供給路經的國家,讓它們得到中國政府供應的資本後能夠增加生產。
改進中國的經濟學教育
作者:鄒至莊2017-07-14
中國教育部的經費充裕。足夠用來推進中國的經濟學的教育和研究。
十年後中美經濟與外交發展的比較
作者:鄒至莊2017-06-07
但是一國的經濟力量是以GDP的總數計算,美國領先的地位將會被中國取代。
中國的匯率管制與市場經濟的運作
作者:鄒至莊2017-05-06
1984年7月5日,我與趙紫陽總理會面,交談中國經濟學教育與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問題。
經濟學應被定為中學的必修課
作者:鄒至莊2017-04-27
唸經濟學對每人的生活會有幫助。
一帶一路與中國的經濟發展
作者:鄒至莊2017-03-30
數十年來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一方面是靠中國的人力資源,包括企業家,勞工和知識份子等。另一方面是靠中國政府的領導。像一帶一路那樣重大的計劃必需由政府領導。但是計劃的成功與否還是要靠中國的人力資源。 自從習近平主席當中國領導以後,第一件重要的工作是施行反腐敗政策。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組織鞏固以後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業是把中國的經濟與政治力量向外發展。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階段,先從引進外資促進本國經濟的進步。等到國內經濟進步以後便能把國內的資源輸出國外,幫助其它國家的經濟發展。 今天中國經濟發展已達到相當程度,具有經濟與政治能力投資國外。從習近平主席領導的觀點,他的反腐政策成功和政治能力鞏固後才能領導像一帶一路這樣大的計劃。現在正是習近平主席倡議這政策的時機來利用他的權力作一件偉大的事。 一帶一路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十分適當的計劃。在經濟發展的初期,中國引進外資。經濟發展以後中國有足夠的資源供給其它一些發展中國家應用。一帶一路選擇的地區是適當的。中國的西部不發達。要發展中國西部應當從亞洲西南部出發。   一帶一路的成功是必然的 一帶一路也是世界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世界的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的資源流到其他國家被使用。資源包括物資,金融,人才和技術。現在中國已具有的這些資源需要尋找出路,可以用來幫助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 今天中國和美國是領導世界的兩個強國。美國的經濟勢力主要的是影響歐洲。中國可以把亞洲的西部,中東,歐洲的南部和非洲視為它的勢力範圍。用一帶一路的計劃幫助在這些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展進。 具體的計劃是由習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的經濟合作概念,由國務院李克強總理在亞洲和歐洲訪問時推廣。計劃內容寫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的主要經濟戰略。目前已有60國家和國際組織響應一帶一路。這些國家的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占全世界的63%和29%。 根據中國政府官方公布的概念,一帶一路不是一個實體和機制,而是合作發展的理念和倡議,是依靠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經過的地區包括亞太地區及歐洲,而中間經過的中亞地區有豐富的資源,像上海合作組織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斯坦都在絲綢之路上,其他5個觀察員國及3個對話夥伴也在絲綢之路沿線,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域包括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肅、陝西、寧夏,西南的重慶、四川、廣西、雲南以及內蒙古。 結論:一帶一路計劃的概念是合理的。中國政府施行這個計劃的時機是適當的。中國有充分的人力,財力和政府領導的能力來推選這個計劃。經過地區的政府與民眾都願意和中國合作來完成這個雙贏的計劃。我們可以預祝它的成功。只是成功的程度和速度難以推測而已。施行計劃現已開始。世界各國的領導和人民正在注意觀看,他們不會失望。因為中國有適當的領導和人力資源來促進這個計劃,受益的國家和人民為了照顧他們自己的利益也在努力協作。一帶一路計劃的成功是必然的。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將會因此大量地提高。
中國控制人口的政策
作者:鄒至莊2017-03-15
中國控制人口的政策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呢?在1980年代中國貧窮而人口眾多。有人認為如果讓人口繼續增加,貧窮的問題便不能解決。這個想法是不對的。當一個國家GDP的增長率高時,控制人口的增長率對人均GDP 的增長率不會有多大的影響。因為人均GDP 的增長率是GDP 的增長率減去人口的增長率。當GDP的增長率高時,人口的增長率一定比它小很多。減少人口增長率對人均GDP 的增長率並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控制人口不會換來GDP增長 在1980,1985,1990,1995,2000  和2004年中國人口每1000人的生育數目分別是 18.21, 21.04, 21.06, 17.12, 14.03 與12.29 。每1000人口的死亡率大致不變,在上列的年份內人口死亡率分別是6.34,6.78, 6.67, 6.57,6.45與6.42。所以在這些年份中國人口的年增率(等於生育率減去死亡率)分別是每1000人口的11.87, 14.26,14.39, 10.55, 7.58 與5.87。這些人口的年增率比中國實質GDP的年增率小很多。從1978年到2012年中國的實質GDP每年的增長率是9.4% 左右。在1980年中國GDP的增長率是7.38%。所以當年人均GDP的增長率等於7.38%- 1.187 % = 6.193%。如果我們把人口的增長率從1.187% 減到0.787%。雖然減去0.4%那麼多,人均GDP 的增長只會從6.193% 增加到6.593%。這個例子說明了降低中國人口增加的速度不會把中國的人均GDP增加很多。因此控制人口對人均GDP的增長率並沒有多大的影響。 控制人口政策在中國實施後,中國的社會受到很多不良的影響。第一,因為中國社會重男輕女,有些家庭,發生了拋殺女嬰的殘忍行為。第二,引致今天年輕婦女的不足。很多男人找不到結婚的對像。第三,獨生子在成長時,家庭生活不正常,沒有兄弟姐妹陪同游戲和互相學習。第四,因為過去生育率低,現今中國能工作的青年人數不足,或說是人口老化。以致全國生育率降低。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中國的生育率是1.18%,是全世界最低的,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這些結果是在1980年代推行控制生育時沒曾想到的。世界有史以來中國是唯一的國家,政府控制人民家庭生育的行為。有些國家的政府希望本國人口增長率減低便會給與人民節育的知識,但是沒有施行禁止人民生育的政策。 家庭利益受損 勞動力有所下降 討論人口政策對人均GDP的增長還有一點請讀者注意的是人口政策只會影響希望多生兒女的家庭。人均GDP是用表達全國人民的福利。控制生育率只會影響有能力從事生育的家庭。在1980年施行控制生育的政策不能影響16歲以下和45歲以上的中國民眾。人口政策對他們沒有影響。從中國整個國家的立場看,人口政策令民眾不滿之處,只會影響這些有能力生育的家庭。我們討論人均GDP的增長率時,是考慮全國GDP 與全國人口來計算人均GDP。但是控制生育只會影響有能力和願意生育的家庭的利益。 一個國家的人口眾多,有以下的好處。第一,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能有較多機會在各領域選擇最能幹的領導者,每個國家是靠這些領導者來領導本國在不同領域的發展。第二,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有一個廣大的市場讓各種新的發明和新的技術有較多發展的機會。第三,大的市場能吸引多量外資流入,幫助國家的經濟發展。因為投資者的產品能在廣大的市場銷售。第四,人口眾多,增加中國在全球的地位。如果沒有眾多的人口,中國不能成為一個大國。 今天中國的經濟已相當的發展。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公布,以購買力計算中國的GDP在2015年已經和美國相等。中國人口眾多,人口總數等於13.8 億,美國的人口等於3。19億。中國人口等於美國的4.326倍。算來中國的人均GDP還不到美國的4分之1。但是人均GDP是用來衡量國家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一個國家的經濟力量是根據它的總GDP 而不是人均GDP。因有這樣大的GDP中國現在才有能力幫助其它國家的經濟發展。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中國正在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發展中國家在物資與人力方面投資來促進它們的經濟發展。如果中國的人口沒有現在的眾多。向外投資的政策不會像今天的成功。
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開設的中國經濟一課
作者:鄒至莊2017-02-11
自願開這門課是因為我希望繼續研究中國經濟問題和喜歡與學生互相學習。正如我在報上寫文章,必須研究和思考與文章有關的問題來增加我的知識和生活樂趣。
特朗普新官上任 中國經濟無懼追趕
作者:鄒至莊2017-01-24
中國的居民一定十分關注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後的政策。包括關注他能否把在企業獲得成功的經驗在當總統時應用。他將會與中國建立什麼關係?
中國的人民與社會
作者:鄒至莊2017-01-16
鼓勵人民為社會服務是中國政府的一個口號。很多人只顧自己的利益,同時妨害了他人的利益。
廈門大學成立鄒至莊經濟研究中心 建立中國經濟學人才高地
作者:鄒至莊2016-12-20
我很榮幸,廈大這個新的經濟研究中心是以我的名字命名,也就是鄒至莊經濟研究中心,相應的英文名是 Gregory and Paula Chow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中國的市場經濟引進大學教育
作者:鄒至莊2016-11-21
中國政府已經容許國營企業有工作活動的自由,讓它們把企業辦好。如果教育部讓中國的大學有同樣的工作活動自由,它們的領導會自動的把大學辦好,用不着教育部的監管,在互相競爭的環境下,一所大學的領導必需盡力把大學教育辦得好。
研究中國經濟與在中國的經濟研究
作者:鄒至莊2016-11-06
如果我們注意了貨幣數量的增加,到了1988年中國不會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可能6/4的事件也不會發生。
中國總消費與總投資比例近年為何下降
作者:鄒至莊2016-10-12
近代中國總消費與總投資的比例繼續下降。總消費是如何決定的?我們應否把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