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08:41:1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周延

從事電視台時事節目主持人及資深國際新聞記者20年,曾專訪過多國政要,多次隨國家領導人外訪;報道過利比亞戰火、泰國政變及緬甸大選等。曾主持鳳凰衛視《今日視點》、《解構新聞》等節目。打開觀察世界的另一扇窗,發現比新聞更美的人和事。

私立學校學費增值稅將導致施紀賢垮台?
作者:周延2024-07-09
羅德強調,如果不想讓2015 年的希臘悲劇在英國上演,施紀賢就不該傲慢地無視所有的警告。「這恰恰表明了當理想主義幻想凌駕於現實之上時,我們可以期待什麼樣的領導力。」
追光
作者:周延2024-05-16
一場世紀太陽風暴連接全球,太陽奏了旋律,地球掀起了舞步,我身在蘇格蘭,感受到這場宇宙的交響樂。
新聞背後的故事
作者:周延2023-12-11
內容為王是我們追求的真理,也是堅持的新聞價值所在。而好的內容不是東拼西湊,也不是片面博眼球。有沒有獨特觀點、事實基礎和振聾發聵的效果,這些都是修行。
世遺古寺爭奪戰 泰柬邊境採訪故事
作者:周延2023-10-30
千年古剎柏威夏寺淪為政治角力的附屬品,恐怕不是佛門的初衷,砲聲隆隆之中,還柏威夏寺一片淨土,考驗兩國領導人的政治智慧,更需要兩國人民的菩提胸懷。
泰國政壇掀巨浪 拆解他信回國
作者:周延2023-08-30
如果說,過去20年來泰國政壇的對抗,主要是他信所代表的勢力和傳統勢力的對抗。而這次他信回國,與其說是他信勢力的回潮,不如說,在某種程度上是傳統勢力和他信勢力的和解。
親歷動盪之獨家探訪泰國11步兵團
作者:周延2023-07-26
泰國現代政治史簡直就是一部軍人政變史,軍人和民主就像拔河一樣,雙方時進時退。2010年的那場紅衫軍反政府大規模示威中,到底軍方在扮演什麼角色?
戰火驕陽──泰國政爭內亂記憶
作者:周延2023-07-19
從紅衫軍大規模示威、前首相阿披實發動政府軍清場,泰柬邊境爭端到2014年的黃衫軍大規模示威,我親歷了那些年的泰國政治軍事局勢現場,獨家專訪紅衫軍、黃衫軍最高領袖,訪問前總理阿披實以及副總理素貼。
遠在非洲的家
作者:周延2023-07-04
常駐過非洲的朋友都明白,聚散原來是這樣的自然和順理成章。懂得這一點,便懂得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溫馨,別離便也歡喜。
蘇丹內戰的背後
作者:周延2023-06-23
權力、戰爭、財富,是人最貪婪的慾望。這場內戰讓蘇丹再次經歷權力鬥爭和軍事政變,國家走向分裂。恐怕重返文人執政及實踐民主化的努力將再次落空。
飢餓的蘇丹
作者:周延2023-06-14
我曾經在2015年和2018年兩次到蘇丹,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和蘇丹港採訪報道。遙遠的非洲國家到底和你我有什麼關係?揭開她的神秘面紗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張經典的新聞圖片。
戰爭陰霾下的兒童節
作者:周延2023-06-08
班加西的孩子們已經習慣了伴隨着槍聲入睡,習慣了和火箭炮,坦克為伴,甚至有人在地上撿子彈玩。生活在那裏的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等待災難的降臨,眼神中卻很少流露出恐懼。
獨家專訪反對派主席的幕後故事
作者:周延2023-06-03
為了表現對對方文化的尊重,採訪利比亞過渡政府主席賈利勒時我戴上頭巾。專訪前他特意強調不用提前給他問題,應對媒體的自信和自如也許才有這種勇氣。
子彈亂飛
作者:周延2023-05-25
在戰爭中,愈來愈多記者成為暴力襲擊、綁架的目標,他們在戰地進行戰爭報道時遇到的危險愈來愈大。冷峻的表情、堅毅的目光,這些是戰地記者的固有形象。但記者也是血肉之軀。
突如其來的爆炸
作者:周延2023-05-18
突如其來的爆炸交通一片癱瘓,當機立斷,下車跑過去,我們的攝影隊在軍警封鎖現場前沖到爆炸現場。幾乎是零距離的站在被炸的汽車前做完直播報道,空氣中濃濃的焦味嗆得我透不過氣來。
戰火紛飛的日與夜
作者:周延2023-05-12
戰地記者都像James Bond?不要誤會,風吹鐵甲寒,記錄者和電影中的帥氣英雄不同。學會苦中作樂才是戰地記者的第一課。
戰火中的利比亞
作者:周延2023-05-04
2011年初,「阿拉伯之春」的風吹到了利比亞,立刻就讓這個曾經富庶的北非國家陷入戰爭的混沌與陰霾中。
獨一無二的愛丁堡藝術節
作者:周延2022-08-02
當時的英國元氣尚未恢復,為了讓蘇格蘭乃至全英國民眾的文化生活復甦,愛丁堡舉辦了第一屆國際藝術節。70多年來愛丁堡藝術節不斷壯大,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級的文化盛會,每年都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和藝術家。
Carol英倫觀察:約翰遜辭職會否影響英對烏克蘭政策?
作者:周延2022-07-25
在英國「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的政治制度之下,英國對烏克蘭戰爭的方向會不會有改變?當然要看約翰遜的繼任者是外交大臣卓慧思,還是前財政大臣辛偉誠?
Carol英國教育觀察:究竟為什麼學藝術?
作者:周延2022-06-29
究竟為什麼要學藝術?孩子們不一定都會成為藝術家,但通過藝術教育,培養了孩子們對美的感受,對生活的熱愛,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這就是潤物細無聲的藝術教育,這才是藝術教育的最大意義。
與「毒」共存到底行不行得通?
作者:周延2022-04-05
過去這兩年,有誰沒有憤怒地喊出過「這疫情怎麼還沒完?」、「我什麼時候才能正常生活?」、「等疫情結束,我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英國頂級名校體育教育揭秘
作者:周延2022-03-29
體育運動讓孩子學會贏,也學會輸,學會去領導,也學會被領導,學會做極致的自己,也學會做團隊的一員,學會什麼時候奮鬥爭取,也學會什麼時候承認失敗,這些都是我們作為一個人需要學習的全部內容。
俄烏之戰為何成歐洲轉折點?
作者:周延2022-03-11
俄烏戰火延燒,身處歐洲,我深深感受到那股强烈的反戰情緒。戰爭無贏家,戰場上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沒有一個人是安全的。
親歷疫情海嘯下的英國
作者:周延2022-01-25
英國二次大解封是否真的賭對了?疫情會慢慢平息嗎?這些仍然是未知數,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我們需要學會與病毒長期共存,它將會逐漸成為各種地方性流行病的一種。
能源危機恐「燒」英國
作者:周延2021-12-03
未來,全球產業將依仗着低碳環境而居。然而,有多少企業能在能源轉型困境中生存下來,在這場零碳排戰役中活下來?
氣候峰會側記:看蘇格蘭人的低碳生活
作者:周延2021-11-05
擁有大量的綠色空間,污染水平低,同時又擁有令人讚嘆的鄉村島嶼與多重美景,使蘇格蘭成為英國最環保的地區。
初見愛丁堡
作者:周延2021-10-20
近20年的記者、主持人生活,跑遍40多國,我在這裏駐足,從旅遊文化到教育親子,從生活觀念到藝術時尚,從歷史故事到科技創新……身在塵囂,心若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