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03 2025 07:52:3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楊必興 P H Yang

專業攝影師。人生上半場在IBM、惠普和匯豐銀行等跨國公司擔任高級技術及管理層的IT人。數十年後,楊必興改變了軌跡,選擇追求他對攝影的終身熱愛。他屢獲殊榮,在三藩市、華盛頓、北京和香港曾舉辦十多場個人攝影展,包括香港PMQ開幕攝影展。作品經常在國際媒體的首頁刋登,包括CNN、CrowdSpark(前Newzulu、Citizenside)、Demotix、《三藩市紀事報》、Hong Kong Free Press、香港01、《信報月刊》、《明報》、《蘋果日報》、TVB等。他的作品授權《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和港龍航空機上雜誌《絲路》刊登。2015年榮獲香港人權藝術獎。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After decades working as an IT professional in senior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positions with multinationals such as IBM, HP and HSBC, P H Yang changed tack and chose to pursue his life-long passion in photography. Award-winning photographer Yang is an exhibited and published artist in North America and Asia. His work is frequently featured on the front page of international media – CNN; CrowdSpark (formerly Newzulu, Citizenside) and Demotix;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Hong Kong Free Press; Hong Kong 01;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Monthly; Ming Pao; Apple Daily; TVB...His work is licensed by Lonely Planet travel guides and Dragonair's in-flight magazine Silkroad. Yang has held over 10 solo exhibitions in San Francisco, Washington DC, Beijing and Hong Kong including PMQ's opening photo exhibition. Yang won the Hong Kong Human Rights Arts Prize in 2015.


網站/Web:phyang.org
電郵/email:info@phyang.org
IG:@phyang81

倒影 Reflectio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25
雨後在中環皇后像廣場的倒影。
探索荒廢拘留所 Exploring Deserted Detention Centre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24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個荒廢的拘留所,於1950年代初期落成。於1950年代末期開始,這裡被紀律部隊接管,變成了政治異見者、左派人士和間諜的拘留中心。2018年,場地被改建為商學院。
大館營房大樓 Barrack Block of Tai Kwu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23
俗稱「巴力」的營房大樓,是大館最古老的警隊建築物,建於 1862-64 年。有逾170年歷史的前中區警署建築群,現在是香港法定古蹟。2018年5月起正式對外開放,作為大館——古蹟及藝術館。
探索荒廢山中教堂 Exploring Deserted Church in the Hills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22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座荒廢的教堂,位置相當偏遠,可能是一個靜修營。這座2層高的建築似乎是一座別墅,後來被用作教堂。 可以見到大廳牆壁上曾有個十字架的痕跡。 已經荒廢10多年,雜草叢生。
《在水一方》互動科藝裝置 Aqueous – Interactive Art Tech Installatio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21
美國藝術家珍・利維展示《在水一方》,與周遭景致互動、幻化出光路蜿蜒的一道風景。裝置在夜裏,人們在光海上追逐、蹦跳,變奏出繽紛絢麗畫面。大館 檢閱廣場 | 6月12 – 20日
Emma 探索荒廢英式別墅 Emma Explores Deserted English-style Villa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20
Emma來自西雅圖,進入一座荒廢的英式別墅。建於1927年,別墅採用對稱的古典復興風格。平的天台上有一座圓頂形屋頂。一座歐式噴泉矗立在前面。2007年被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10降為二級。
探索荒廢猛鬼學校 Exploring Deserted Haunted School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19
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座荒廢猛鬼學校。3層高學校始於1950年代,課室圍繞天井型設計,大約在1989年結業。現已荒廢多年,塗鴉遍佈校舍。2003年有報紙頭條報道,3名學生夜闖學校懷疑「撞鬼」,需報警求助。
「無恥攻擊香港新聞自由」500警突襲蘋果日報 5人被捕 “Brazen Attack on Hong Kong Press Freedom” as 500 Police Raided Apple Daily, 5 Arrested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18
500名警察6月17日突擊搜查《蘋果日報》大樓,拘捕5名高層,電腦和文件被帶走,包括一些新聞材料。英國及歐盟:「利用國家安全法來打擊反對聲音並對媒體滅聲。」國際特赦組織:「無恥攻擊香港新聞自由」。
探索荒廢猛鬼戲院 Exploring Deserted Haunted Cinema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17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座荒廢的猛鬼戲院。戲院於1978年開幕,自1990年代附近屋邨開始重建,經營情況欠佳,1990年代結業。幾十年來戲院傳出很多鬧鬼的傳聞,戲院空置後,成為區內熱門廢墟探索地點。
梅窩白銀鄉門坊 Entrance to Silver Village in Mui Wo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16
梅窩位處大嶼山東南岸,史籍記載南宋時期已有人聚居成為村落。據《新安縣志》記載,宋景炎帝曾乘船至梅蔚,並築建行宮,有學者指梅蔚山即梅窩。梅窩曾發現銀礦,附近的白銀鄉相信是以前的採礦者聚居之處。
探索荒廢百年紅磚大宅 Exploring Deserted Century-old Red-brick Mansio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15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座荒廢的百年大宅。大宅1918年建成,樓高兩層,外牆以紅磚建成,有西式拱形陽台及圓柱,揉合中西建築風格,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有傳大宅在香港日佔時期被作為囚禁慰安婦的地方。
探索荒廢歷史唐樓 Exploring Deserted Historic Chinese Tenement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13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座荒廢的歷史唐樓。4層高唐樓1951年建成,是本港著名報紙創辦人的住所。關注團體反對市建局重新開發該區,建築得予保留。 201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探索繽紛的《聲之穹蒼》 Exploring Colourful Sky Castle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12
穿梭《聲之穹蒼》的12道色彩繽紛的充氣拱門,可聽到源自香港不同角落的聲音,讓自己沉浸在充滿城市活力的銅鑼灣夢幻氛圍中。 5月5至20日下午1至10時。不幸因維修而未能在我訪問期間進行互動。
探索荒廢營地 Exploring Deserted Campsite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11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所荒廢的營地。營地依山而築,營舍有雙層床、大禮堂及活動室,均為獨立小屋,另有戶外活動場地,分建於十層台階上。營地已荒廢多年,屋外舖滿落葉。
香港的最後龍窯告急 The Last Dragon Kiln in Hong Kong Under Threat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10
青山陶窯建於1940年代,是香港僅存的完整的龍窯。梁森師傅1951年接管該窯,70年代後期停止了工業式運營。 2014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政府目前在距離30米興建公屋,面臨倒塌危機。
探索荒廢標誌性西餐廳 Exploring Deserted Iconic Western Restaurant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09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家荒廢的西餐廳,是該地區的標誌性建築。3 層樓高的餐廳建於1951年。 2015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2020年關閉,業主計劃改建成10層高精品酒店。
Patrick Shearn 的 《川流不熄》 River of Light by Patrick Shear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08
懸空雕塑《川流不熄》於中環海濱上空隨風飄揚,是世界知名美國藝術家 Patrick Shearn 作品。由6月5日至15日展出,700平方米的動態雕塑有超過45000條彩色飄帶和一條貫穿中心的反光帶。
日落航行的鴨靈號 Dukling Sailing at Sunset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07
中式古董三帆帆船鴨靈號日落時分在維多利亞港航行。
探索高級住宅區的廢棄別墅 Exploring Abandoned Villa in Upscale District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06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個高級住宅區的一座廢棄別墅。這座3層別墅建於1967年,座落在一座小山坡上。它已經荒廢多年,成為戰爭遊戲玩家及塗鴉藝術家的遊樂場。建築的一部分已經殘破不堪。
Cherie 探索廢棄天主教學校 Cherie Explores Deserted Catholic School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05
Cherie 熱愛行山及城市探險,進入一所廢棄的天主教學校探索。學校始建於1958年,1968年遷入此樓,2011年搬遷至另一新校園後荒廢,成為塗鴉藝術家的遊樂場。 小教堂位於頂樓。
香港警方史無前例 封鎖維園以防止六四集會 Hong Kong Police Locked Down Victoria Park Unprecedently to Prevent June 4 Vigil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04
6月4日香港警方部署7000警力,封鎖維園大部分地區,試圖阻止市民參加已被禁止的悼念六四,同時逮捕了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去年,逾萬香港人無視禁令,聚集在維園內並點燃蠟燭,與今年的空地成為強烈對比。
去年逾萬人維園紀念六四 無懼警方禁令 Over 10000 in Hong Kong Commemorates June 4 Defying Police Ban in 2020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03
無懼30年來首次警方禁令,去年(2020)香港逾萬人參加維園燭光晚會。晚上6:30,支聯會主席李卓人和成員按限聚令規定,以8人一組進入維園,燃點蠟燭紀念,並進行網上直播。無懼周圍至少部署了20輛警車。
毋忘六四——燭光晚會 Cannot Forget – June 4 Vigil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02
燭光不滅,永在心田! 今年六四32周年,維園燭光晚會連續第二年被香港警方禁止。
六四32 6432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6-01
2013年6月4日15萬人無懼雷暴大雨前來香港維園燭光晚會的燭海。今年六四32週年燭光晚會連續第二年被香港警方禁止。
Cherie 探索荒廢百年大宅 Cherie Explores Deserted Century-old Mansio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5-31
熱愛行山和城市探險的 Cherie,進入一座廢棄的3層高百年大宅,後來被改造成一所學校。建於1902至1903年間,自2012年以來一直被荒廢,內部幾乎完全清空。 201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探索離島廢棄屋 Exploring Abandoned House on Outlying Island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5-29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離島的一所廢棄房屋。這棟三層樓的房屋位於斜坡上,要踏上長樓梯方可以進入。前門有漂亮的鐵柵欄和低矮的牆圍著。內部殘舊不堪,屋外有大量樹木,藤蔓和落葉。
香港連續第2年禁六四燭光晚會 Hong Kong Bans Tiananmen Massacre Vigil for Second Time after 3 Decades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5-28
香港警方連續第2年以疫情限制為由,禁止於6月4日舉行悼念中國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的年度燭光晚會。過去30年,每年有多達18萬人參加在維園舉行的悼念晚會。
探索荒廢百年大宅 Exploring Deserted Century-old Mansio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5-27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個荒廢百年大宅探索。建於1920年,由鋼筋混凝土和花崗石等物料建成,大宅樓高兩層,正面門廊以古典柱式作裝飾。1970年代開始空置,於 2010 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