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14 2025 12:07:35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楊必興 P H Yang

專業攝影師。人生上半場在IBM、惠普和匯豐銀行等跨國公司擔任高級技術及管理層的IT人。數十年後,楊必興改變了軌跡,選擇追求他對攝影的終身熱愛。他屢獲殊榮,在三藩市、華盛頓、北京和香港曾舉辦十多場個人攝影展,包括香港PMQ開幕攝影展。作品經常在國際媒體的首頁刋登,包括CNN、CrowdSpark(前Newzulu、Citizenside)、Demotix、《三藩市紀事報》、Hong Kong Free Press、香港01、《信報月刊》、《明報》、《蘋果日報》、TVB等。他的作品授權《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和港龍航空機上雜誌《絲路》刊登。2015年榮獲香港人權藝術獎。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After decades working as an IT professional in senior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positions with multinationals such as IBM, HP and HSBC, P H Yang changed tack and chose to pursue his life-long passion in photography. Award-winning photographer Yang is an exhibited and published artist in North America and Asia. His work is frequently featured on the front page of international media – CNN; CrowdSpark (formerly Newzulu, Citizenside) and Demotix;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Hong Kong Free Press; Hong Kong 01;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Monthly; Ming Pao; Apple Daily; TVB...His work is licensed by Lonely Planet travel guides and Dragonair's in-flight magazine Silkroad. Yang has held over 10 solo exhibitions in San Francisco, Washington DC, Beijing and Hong Kong including PMQ's opening photo exhibition. Yang won the Hong Kong Human Rights Arts Prize in 2015.


網站/Web:phyang.org
電郵/email:info@phyang.org
IG:@phyang81

從馬鞍山昂平遠眺西貢海 Sai Kung Sea Viewed from Ngong Ping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26
馬鞍山郊野公園,擁不少山水美景,位於新界東馬鞍山郊遊徑上的昂平平原,從馬鞍山燒烤場輕鬆上山,大概1小時,便可飽覽西貢海風光,天朗氣清時,滘西州和萬宜水庫清晰可見。
覲廷書室 歷史悠久 Historical Kun Ting Study Hall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25
覲廷書室坐落於元朗屏山文物徑,乃鄧族22世祖鄧香泉為紀念其父鄧覲廷而興建,於1870年落成,兼具教育及祭祀祖先的雙重作用。曾於1991年進行修繕,費用由香港賽馬會捐助,書室得以回復昔日的光采。
萬宜水庫東壩 High Island Reservoir East Dam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24
西貢萬宜水庫東壩 ,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環境優美,當中有不少極具特色的大規模火山岩柱、海蝕洞、防波堤等,景色壯觀。
廢棄三層西式大宅 Abandoned Three-storey Western-style Mansio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23
一座三層西式大宅,二樓建有洋台,後園有游泳池。大宅被荒廢多年,內部破舊多雜廢物,塗鴉處處。
聖瑪麗亞堂 糅合中英設計 St Mary’s Church – Blending Chinese-Anglican Desig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22
聖公會聖瑪麗教堂始建於1911年,位於銅鑼灣。它具有獨特的中英建築風格。紅磚牆上裝飾有中國柱子和彩色玻璃窗。內部有中國雲圖案。
黃國才挑動「離留之間」思考 Kacey Wong Provokes Thinking on “Leaving or Staying”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21
藝術家黃國才在香港文學館「離留之間」展覽,展示他的「黑道歸去來」系列作品,有血淋淋的刀具、碎裂的啤酒瓶陣、黑社會大沙包訓練場、木人樁等組成一個暴力場域。
何文包在K11的壁畫創作 Mural by Bao at K11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9
香港「街頭藝術皇后」何文包(Bao Ho) 的壁畫創作,位於尖沙咀K11 Art Mall,香港第一個藝術主題購物中心。包是一位熱愛自由式的藝術家,主要從事壁畫和插圖作品。她的作品和項目遍及世界各地。
馬場先難友紀念碑 Race Course Fire Memorial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9
馬場先難友紀念碑於1922年興建,以悼念1918年2月跑馬地馬場大火中超過600華洋死難者。位於掃桿埔香港大球場上方山坡,由東華三院管理。紀念碑的整體設計糅合西方古典與傳統中式建築元素,獨具匠心。
紅花嶺上芒草飄 Silver Grass at Robin’s Nest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8
紅花嶺高492米,是新界北部的第一高峰,位於新界北面邊境地區,鄰近沙頭角及打鼓嶺,北邊是深圳市內的梧桐山國家公園。紅花嶺上見不到紅花,沿山脊一直走, 不難發現芒草的蹤跡,無須往大東山與大批山友搶路。
卡瑪探索神秘二戰碉堡 Karma Explores Secret WWII Fortificatio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7
多才多藝的藝術家、攝影師、旅行家,作曲家和作家卡瑪探索廢棄的城門碉堡,一個由廢棄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系列防禦設施和隧道組成的複雜網絡,對日軍使用廣泛的英國軍事防禦線的核心遺蹟。
細Dan探索詭秘廢棄礦洞 Dan Explores Mysterious Abandoned Mines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6
熱愛城市探險和攝影的細Dan探索一個廢棄的龐大礦洞,入口大堂仍然保留得即當完整,有四眼入口。礦場日久失修,洞內有致命陷阱,過往有探險意外,礦道已封閉。
橫洲二聖宮 Shing Temple of Wang Chau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5
二聖宮由屏山橫洲六條村落的村民興建,包括西頭圍、東頭圍、林屋村、忠心圍、福慶村及楊屋村。是一所小型廟宇,供奉洪聖及車公兩位神祇。該廟可能建於清朝康熙57年(即1718年)。1996年列為古蹟。
聖誕燈飾耀尖東 Christmas Illuminations Lit-up Tsimshatsui East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4
今年閃爍尖東耀香江2020活動踏入第38周年,於11月5日開始,區內及海濱長廊一帶多棟大廈的外牆燈飾同時亮燈,閃爍悅目的聖誕燈飾照亮維港。11月5日至2021年1月1日晚上6至11時亮燈。
唐樓水磨石樓梯 Terrazzo Stairs of Tong Lau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3
一幢修復的1950年代歷史悠久唐樓,水磨石樓梯,戰前或50、60年代常用。
香港「一國兩制正式宣布死亡」國際強烈譴責 “End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Hong Kong Amidst Strong Global Condemnatio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2
林鄭向北京求助,根據11月11日人大常委會決定,再DQ 4名民主派議員。民主派會議召集人胡志偉批評北京和港府是宣告一國兩制死亡,其他15名民主派議員今日集體總辭。事件觸發國際社會譴責。
中大保衞戰一周年展覽 被逼刪「光時」口號 Siege of Chinese University Anniversary Exhibition Forced to Remove Sensitive Slogans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1
去年11月11日大批防暴警察進入中大二號橋,爆發大規模衝突,中大學生會舉行「中大保衛戰」一周年紀念展覽。中大校方指有「光時」旗幟的宣傳海報涉嫌違法並要求刪除。今日大批市民參觀展覽。
九龍國際展貿中心 Kowlo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xhibition Centre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0
九龍國際展貿中心座落於香港九龍灣核心商業地帶,是一所集商業、會議及展覽、娛樂購物用途於一身的綜合娛樂及展貿商廈,總樓面面積達176萬平方呎。中心設有先進且完善的多用途活動場地。
廢棄英式大宅 神秘紅鞋鏡陣 Mysterious Red Shoes & Mirrors at Abandoned English Mansion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09
有一座香港二級歷史建築,兩層式英國大宅,二樓有騎樓,紅磚外牆,白色樑柱。屋前有歐洲式噴水池。大宅被荒廢數十年,近日屋內二樓疑似有人曾舉行靈異儀式,留下十隻紅色綉花布鞋及八個鏡子陣式,更添神秘色彩。
黃泥涌水塘 Wong Nai Chung Reservoir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08
黃泥涌水塘位於黃泥涌峽,興建於1899年,是香港第三座興建的水塘。隨着其他較大型的水塘相繼落成,黃泥涌水塘的功用逐漸減退,1986年改為划艇公園。2017年2月,承辦商決定不再入標,最後結束營業。
黃泥涌峽機槍堡 JL01 Pillbox JL01 at Wong Nai Chung Gap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06
第二次世界大戰香港保衛戰期間,黃泥涌峽是一個英軍重要據點,當中的機槍堡 JL01 和 JL02在戰役中,對日軍造成逾 600人的傷亡。今天兩個機槍堡仍算保留完好。
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 Microwave International New Media Arts Festival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06
2020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再次探索藝術與科技之間的互動。以今年的主題「後 實錄」(Sharp Chronicles),主要展覽匯集了國際藝術家的作品、短打電影放映,以及本地和國際講者的線上對談。
馬騮山上母子親 Mother and Child at Monkey Hill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05
愛子心無盡,回家喜及辰。  (清 | 蔣士銓)
百年古道上廢棄村屋 Abandoned Village House on Century-old Ancient Trail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04
在馬鞍山一條百年歷史茅坪古道上,最具特色的標記,就是荒廢村屋。早於100年前茅坪古道為連接沙田與西貢一帶嘅主要路線,連接當年此處有多條村落,百多年後所有村都荒廢,茅坪村早已變成頹垣敗瓦。
卡門探索「茅坪巨藤」 Carmen Explores Vine Creepers at Mau Ping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03
熱愛行山的卡門,探索「茅坪巨藤」。這棵榼藤,是超巨型樹藤,位於茅坪坳休息處大草地附近,倚着荒廢村校廁所。一條條小藤枝向四方蔓延,縱橫交錯,部分如電纜般橫跨山徑之上,十分壯觀。
墨西哥街頭樂隊慶賀亡靈節 Mexican Mariachi Band Celebrates Day of the Dead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02
亡靈節是墨西哥最具標誌性的節日之一,持續11月的前兩天。墨西哥人緬懷和紀念已故的親人,這個節日充滿了色彩和生命力。一支墨西哥街頭樂隊穿着夏洛服在尖沙咀 K11 Musea 舉行了慶祝活動。
藝術家Herakut在disCONNECT展示《寂靜的鬥爭》Artists Herakut Showcase Silent Battle at disCONNECT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1-01
柏林藝術家二人組Herakut的硬紙板裝置《寂靜的抗爭》為孩子提供了針對不同角色參加各種競技遊戲的機會。disCONNECT展示了來自8個國家/地區的14位藝術家的特定地點的作品,展覽至11月29日。
蘭桂坊萬聖節街道派對 Halloween Street Party at Lan Kwai Fong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0-31
在新冠肺炎陰影下,蘭桂坊仍然是在香港炫耀自己的服裝,妝容和放鬆最好的地方。這裏有我城最大的萬聖節街頭派對的地方,擠滿了狂歡者,直到凌晨。
黃金地段現廢墟 香港未來已呈現?Ruins in Golden Mile Foretell Future of Hong Kong?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0-30
香港寸金尺土,位處鬧市的時代廣場附近,竟出現廢棄地段。北京強推《港區國安法》,一國兩制名存實亡。幾個十多歲的學生被告分裂國家被捕,拒絕保釋。鬧市廢墟,香港的未來已寫在牆上?
鹽田梓聖若瑟小堂 St Joseph’s Chapel of Yim Tin Tsai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0-29
1890年,德意傳教士福若瑟在西貢海岸的一個小島鹽田仔(鹽田梓)建立聖若瑟小堂。2011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鹽田梓村大約在300年前由陳氏客家移民建立,從事曬鹽及務農工作。
卡瑪探索廢棄奧林匹克靶場 Karma Explores Abandoned Olympic Shooting Range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0-10-28
多才多藝的藝術家、攝影師、旅行家,作曲家和作家卡瑪(Karma)探索廢棄的靶場。靶場面積約7600平方米,現址保留了靶場設施,早於2013年荒廢,並堆滿雜物,包括不少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