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11:44:4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徐鍾冰心(Cecilia Tsui)

徐博士曾在跨國公司和高等教育界工作,現為香港創新論壇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博雅管理學院(前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顧問(管理教育及研究)、英國特許管理學會─香港分會創會主席。2019至2020年,她與美國知名學者合作發展《創新創業和科技向善》碩士課程。徐博士探討中國上海、深圳和香港智慧城市之發展。早年,徐博士曾帶領專家和導師發展《香港商業》、管理學、通識及語文課程,領導研究團隊比較亞洲區公開大學之管理模式,研究歐美和香港的高等教育素質保證機制及其成效和影響,參與(UNESCO-IIEP)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規劃所培訓,探訪(OECD-IMHE)經濟合作與發展组織高等教育管理中心,協助美林證券和新鴻基財務合併項目等。徐鍾冰心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高等教育素質政策博士),英國劍橋大學(跨學科建築設計碩士)、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香港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徐博士致力為博雅管理、醫療保健、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生活之創新創業等領域作貢獻。

專訪洪為民教授:香港創新科技發展面臨什麼挑戰?
香港的創新科技領域具相當優勢和充滿機遇,唯我們也正面對很多挑戰,包括金融業過於強大、營運成本高、市場小、教育制度和社會文化反創新等。本文旨在分享洪為民教授對香港創科發展面臨什麼挑戰的分析。
專訪洪為民教授:香港創科發展有什麼優勢與機遇?
香港是創新者開拓內地市場的橋樑,有利促進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大灣區發展帶來的機遇。本文旨在分享洪為民教授對香港創科發展的分析,包括優勢和機遇,如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醫療及生物科技和培養、吸納人才等。
領導企業敏捷轉型──專訪香港城市大學王澤森教授
因應工業4.0、數碼轉型、新冠疫情和國際地緣政治變化帶來的營商壓力,許多行業均需變革核心業務,擁抱敏捷轉型,以適應市場及經營環境的急劇轉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商業創新4.0──專訪香港城市大學王澤森教授
城大工商管理課程「商業創新4.0」的構思源於工業4.0及商業4.0的多元挑戰性環境,旨在培育善於運用科技,掌握財務,吸引融資,以創新管理方式實踐ESG目標、永續發展、營商目的與獲利的優秀企業領導人。
香港的新冠疫後重建:從「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視角看功能社會發展
在疫後重建課題上,我們可以學習彼得・德魯克的轉危為機策略,以人為本和卓有成效領導力,並推動政商界、非營利機構等和市民合作,體現功能社會的理想,亦應趁機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邁向自然受益型經濟模式
中國現正發展生態文明理念,實踐「雙碳」目標,我們該如何落實自然受益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促進企業轉型?
淺釋中國的「環保覺醒」和可持續發展
早在1970年代初,中國已重視「環保覺醒」。目前,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成果,包括:提早10年減貧、改善生態環保、增強綠色經濟發展等,並承諾實現「30·60」雙碳目標,開拓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新紀元。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工業4.0的發展:領導力和管理模式的趨勢
我們正在經歷由工業4.0和新冠肺炎疫情所引發的衝擊及顛覆式的改變。目前的形勢對領導力和管理模式有什麼啟示?
人性化的領導力: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真正創新
雖然優良的人力資源管理可提升工作績效,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但進展緩慢,在職場仍存在不合邏輯的動態。在過去十年,管理質量沒有改善。為了能夠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社會中生存和發展,企業需要的是徹底的管理變革。
工業革命與創新──以人為本
古語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自古而今,人類不斷追求創新,工業革命確實為人類帶來進步、挑戰和機遇,也標誌着科技文明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