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03 2025 08:01:2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徐家健

Orientis首席經濟師、「經濟3.0」作者。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兩個數佬講退保
作者:徐家健2016-03-25
表面上只涉及財富轉移的退休保障,設計得宜原來是一種屬於政府購買的長壽保險。
狄卡比奧的綠色投資
作者:徐家健2016-03-12
影帝關心環保議題一直不只是做戲咁做。較少港人留意到,是狄卡比奧的綠色投資。狄卡比奧有份投資兩間與環保有關的 startup,都值得討論。
二等腦子評財政預算
作者:徐家健2016-03-05
批評三流腦子的怪談謬論,用不着一級腦子。
滙控捨港留英的人話鬼話
作者:徐家健2016-02-19
滙豐首先是一間本地銀行,主要業務一直在亞洲,遷冊到倫敦不見得發展特別好,每年繳稅卻特別多。但公布放棄遷總部時市場反應不失望。不代表香港地位受冷落、唔可解讀為對香港經濟無信心,咩話?
毛現象
作者:徐家健2016-01-15
當年,蘋果有果粉向他們認識的朋友免費推介蘋果產品;今日,毛記有毛粉更上一層樓,向他們其實未必太熟的網友免費推介毛記贊助商。
退保問題非世代之爭
作者:徐家健2016-01-01
只要跳出政府諮詢的「A餐B餐」框框,退保問題根本不應是什麼世代之爭。如果在你們面前除了「A餐B餐」,還有「C餐」,你們會怎樣選擇呢?
成功爭取全民長壽保險
作者:徐家健2015-12-23
右派的朋友,請停止「全民退保必爆煲收場」的偽裝科學言論,亦不要再講希臘提醒政府謹守穩健財政紀律的神話故事;左派的朋友,請留意老人貧窮問題有多嚴重不能單看入息而漠視消費,亦不要以為多方供款便代表老人生活由多方負擔。
全民退保非世代之爭
作者:徐家健2015-12-23
在世代政治角力下,要拿退休金就得先退休。退休金鼓勵上一代離開勞動市場,後果是增加下一代晉升機會。簡單來說,退休金非養老金,而是下一代向上一代付的上位金。
徐家健:破壞性創新——由三個案例中學習
作者:徐家健2015-12-06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對破壞性創新的看法。我本身是做經濟研究的。事實上,大師級的經濟學者,他們做預測就是很難學的,而其他經濟學者,大都是事後孔明。我今天就是像他們一樣,由經濟學角度介紹三個案例。
特別的股息給特別的教誨
作者:徐家健2015-12-04
超支情況下,再反高鐵我們也須承認「封頂方案」政治上有其可取之處。港鐵股價亦在封頂方案公布後不跌反升……
我在芝加哥睇Netflix的日子
作者:徐家健2015-12-03
對自己有要求的人,更要多了解一下 Reed Hastings 的事跡,才判斷 Netflix 將如何影響本地的電視業。
補貼置業 麻煩大了
作者:徐家健2015-11-27
還是張五常的解釋來得簡單直接:無知、愚蠢、利益團體不易處理、一項暫時的法例可惹來政府初時做夢也想不到的麻煩。
創新之橋
作者:徐家健2015-11-20
Hi-tech 揩嘢 Low-tech 撈嘢是個不思進取的極端,盲目鼓勵所有人跳出框架卻是不切實際的另一個極端。香港究竟需要怎樣的創新之橋?我們需要反思怎樣在這兩個極端之間找出適當的平衡。
AV 的道德與經濟
作者:徐家健2015-11-06
AV 的道德問題最近惹來激辯,但主角不是「良心企業」這個 AV 。我所指的那個 AV ,是無人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
印花現象的來龍去脈
作者:徐家健2015-10-23
一個印花,面積比郵票還要細,價值比青蟹還要低。印花生意,卻由連收音機都冇的十九世紀末做到一人一手機的二十一世紀,更做到億億聲做到上埋市。
印花現象的來龍去脈
作者:徐家健2015-10-23
一個印花,面積比郵票還要細,價值比青蟹還要低。印花生意,卻由連收音機都冇的十九世紀末做到一人一手機的二十一世紀,更做到億億聲做到上埋市。
當三跑起機遇上經濟硬着陸
作者:徐家健2015-10-09
三跑最快2023年才運作,今日不重新計過,到底三跑是為下一代興建,還是政府把年輕人當作跑道之餘更要他們代支埋單?
加成計費有效分配 司機不再黑面
作者:徐家健2015-10-03
熟悉 UCLA 經濟學傳統的人都知道,市價是唯一不會導致租值消散的競爭準則。
學者:交通擠塞主因是私家車不斷增加
作者:徐家健2015-09-12
加汽車首次登記稅,或牌費提高駕車的固定成本,受影響最大的正是佔用道路繁忙時段最少的假日駕駛者。
這是積極干預,蠢材!
作者:徐家健2015-08-29
有關的士行業的分析,分析的士業的評論大多去錯了下一站「堅離地」;而「的士牌大時代」會否因Uber而走向沒落?
而我不知道年輕人生產力是升是降
作者:徐家健2015-08-17
大學畢業生起薪點不停下滑,整體年輕人口薪酬中位數停滯不前。這兩個現象帶出兩個問題,一個是,年輕人生產力是否下降?另一個是,假如真有其事,原因是否部分年輕人醉心於一些不可能有成果的政治活動?
經濟學看大學生薪酬貶值
作者:徐家健2015-08-09
有政黨比較香港各世代大學生的收入,聲稱發現「愈是年輕世代的大學生,收入的起點愈低,向上流動的速度愈慢」。新世代大學生薪酬貶值,這次豈不是職場世代之爭鐵證如山?懂經濟學的人卻不是這樣看。
港版「私酒商人與浸會教徒理論」: 談 Call 車 Apps 的規管
作者:徐家健2015-07-10
支持規管甚至禁止 Call 車 Apps,在明是有心保障道路使用者安全的運輸署,在暗是別有用心維護一己私利的的士業團體,尤其在「震撼性」反 Call 車 Apps 行動中從未露面嘅的士牌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