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06:25:2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謝祖墀

Dr. Edward Tse,高風管理諮詢公司的創始人兼CEO,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席教授、長江商學院管理實踐教授、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董事、顧問委員會委員暨客席教授,以及一些大型中國企業和國際投資基金的獨立董事。曾任職麥肯錫公司的美國舊金山辦事處,之後他於1990年初回到大中華區。謝博士是中國管理諮詢行業最早的從業領軍人物之一,曾經擔任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中國區總裁和博斯諮詢公司(Booz & Company)(前稱Booz Allen Hamilton,博思艾倫諮詢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總裁。為包括國內外的數百家企業提供過諮詢服務,涉及在華商業的各個層面,以及中國在世界的角色。他曾為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以及中國政府不同層次的機構提供過戰略、國有企業改革和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的建議。他已撰寫數百篇文章以及6本書籍,其中包括《中國戰略》(The China Strategy,2010年)、《創業家精神》(China's Disruptors,2015年)和《變局思維》(2022年)。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學士、碩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工程博士、MBA。

地緣政治給予國際化中國企業的啟示
作者:謝祖墀2020-08-21
對於企業來說,如何將地緣政治的干擾因素減到最低,將會是企業領導者的一個重要課題。
新冠疫情加速內地機械人與自動化相關行業發展
作者:謝祖墀2020-08-18
新基建將成為中國下一代智慧城市的基石,而自動化會扮演重要角色,推動智慧製造及智慧出行領域的發展。
TikTok事件呼喚着建立全球資料治理的重要和迫切性
作者:謝祖墀2020-08-14
極端的禁令或強迫外國公司出售等干預措施嚴重破壞了全球體系的運作方式,更破壞了其潛在價值。
企業應該如何重新調整後疫情時代的在華戰略
作者:謝祖墀2020-08-11
對在華企業而言,疫情後的新商業格局標誌着一個重新調整對華戰略、適應變化的時期。許多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已經與地方政府開展緊密合作,並利用現有資源和能力推動城市及其產業的轉型。
地緣政治正在如何危害中國的科技巨頭
作者:謝祖墀2020-08-05
各路媒體和政府將中國科技巨頭描繪成潛在的威脅,中國科技公司的全球化雄心很可能因此受阻。對中國持續的抨擊已經玷污了這些公司的品牌形象,因此他們在嘗試國際化營運時,將會面臨一場艱苦戰鬥。
去全球化和去中國化的可能性
作者:謝祖墀2020-07-27
全球化發展模式將會有所變化,但仍是世界發展主流;另一方面,本土化回流的趨勢,形成逆全球化浪潮。然而,中國不會被「去中國化」,其在全球的經濟重要性會持續提升,並通過投資、消費和創新引領全球化新進程。
在不確定時代裏有什麼不確定?
作者:謝祖墀2020-06-24
企業領導者必須擁有動態的戰略思維、對周圍的局勢觀察入微,以批判眼光來分析問題,平時要讀多些書、接受多種新舊事物,不要人云亦云。
疫情中中國企業家應有的反思
作者:謝祖墀2020-05-26
隨着疫情帶來的動盪和競爭的激烈程度,中國企業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制定能帶來價值和持續發展的戰略。因此,創新往往是最重要的一環,不少中國企業對創新非常重視。
國際金融論壇網絡研討會:去全球化和去中國化的可能性
作者:謝祖墀2020-05-20
在大場景是全球化,小場景化是區域化、本土化的情況之下,作為企業怎麼利用新的方法、採取新的手段,通過科技的手段來確保我的風險能夠受控。這是正在發生的趨勢,而不是絕對的去全球化或者絕對的去中國化。
外商會不會大批撤離中國?
作者:謝祖墀2020-04-23
外商會否大批撤離中國,將它們的供應鏈「去中國化」近期備受關注。我們的理解,外商公司的高管對中國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會基於對疫情後全球秩序重構情況的判斷,而絕大部分高管和董事會對此還未有清晰和一致的觀點。
內地企業家精神的兩面
作者:謝祖墀2020-04-16
內地的企業家精神的發展與蛻變可以總結為四個方面的特徵,包括企業家們對改革開放大時代的感恩;企業家對某些不公平對待的寬恕;企業家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提升。
疫情之中內地商業格局的改變
作者:謝祖墀2020-04-08
這次疫情暴露了中國的不少問題,但亦帶來了新的機遇。在短期內,從製造業、供應鏈和消費者需求的角度來看,這場疫情將為在中國運營以及與中國企業有合作關係的企業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