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17 2025 11:03:2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王耀宗

中文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澳洲昆士蘭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學術事務),政治系系主任兼教授,現任政治系榮譽教授。中文編著有:
《神州三十年》(1979年)、《神州四十年》(1990年)、《神州五十年》(2000年)、《神州六十年》(2009年) 、《中國問題面面觀》(1990年)、《中國學生運動的反思與前瞻》(1992年)等。


英文著述有:From Deng Xiaoping to Jiang Zemin: Two Decades of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iversity of America, 2005)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Crisis: Hong Kong’s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Handover (edited, Lexington Books, 2004).


英文論文曾刊登在:Asian Perspectives, 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China Information, Global Asia, Security Dialogue, New Left Review, Critical Asian Studies,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 and Strategic Rela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etc.

灣仔的歲月
作者:王耀宗2024-12-24
王耀宗先生回憶1961至1971年在灣仔的童年生活,描述住家環境、學校點滴、家庭成員與個人成長經歷。從筲箕灣搬到灣仔,就讀高主教,適應英文學習的挑戰。
談談海耶克<I>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I>的中文譯名
作者:王耀宗2024-07-19
海耶克推禜英國經驗主義,而強烈批判歐洲理性主義。他在以後的很多文章都談到的。掌握此點,才可理解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的真正意義。
普京與泛斯拉夫主義
作者:王耀宗2024-04-17
毋庸諱言,普京的價值觀體系,正是這一俄羅斯傳統的反映──其辦公桌上擺有彼得大帝的人像,可知他的政治雄心;對烏克蘭志在必得,也反映其泛斯拉夫主義核心理念。
以巴兩國方案前景暗淡
作者:王耀宗2024-02-26
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憲法就提出要建立一個統一的伊斯蘭世界。這樣看來,兩國方案的未來並不樂觀;近日更傳出伊朗能夠在短期內生產核武。這樣,中東的局勢將更複雜,後果更不可預料了。
中美關係「暫時均衡」
作者:王耀宗2024-01-17
中美立場不變,目前只是達到一個「暫時均衡」。在2024年美國及台灣大選前,相信台海不會出現重大事故。按當前的發展來看,南海將成為各方爭持的焦點。
中東和平之途荊棘滿布
作者:王耀宗2023-11-21
作者認為,美國是唯一一個可在全球伸展軍事力量的國家,而其他國家只能發揮地區力量。儘管美國衰落,唯只是變為「不完全的單極」(partial unipolarity)而已。
中東紛亂再起 「兩國論」漸消亡
作者:王耀宗2023-10-25
哈佛大學已故政治學者Huntington在1996年出版的著作表示:在全球7個文明體系中,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會與伊斯蘭及中華文明發生嚴重衝突。證諸現實世界,他在近30年前的論旨,似並未過時。
從「原住民之聲」公投 看澳洲身份認同政治
作者:王耀宗2023-10-12
西方的自由主義工業文明,在20世紀克服重重難關;到21世紀20年代,自由主義文明再遇到內外危機──外部仍是威權/極權制度的威脅,內部威脅則是自由主義和左傾思潮苟合的怪胎。
「中國往何處去」的拷問
作者:王耀宗2023-09-13
自由主義理念既不能容於中國國境內,而當今馬列主義也遭遇重重挑戰,「中國往何處去」的大問號再次縈繞人們腦海。
從昆德拉逝世說起
作者:王耀宗2023-08-15
昆德拉有名言:「人類對抗權力的鬥爭,就是記憶與遺忘的鬥爭。」也許他最恐懼的,是他抗爭權力的歷史已經被人遺忘。
烏戰陷僵局 普京權力穩
作者:王耀宗2023-07-21
俄烏戰爭令俄國總統普京在國內的聲望不降反升。利用這場戰爭以使他的執政野心可延續下去,也許就是他不想結束戰爭的最重要原因了。
中美能否避免戰爭
作者:王耀宗2023-04-26
北京在台島及南海周邊的軍力炫耀,自然不斷引起人們疑問:中美會否終有一戰?事實上這個問題,於過去10多年在國際輿論熱議不休。北京會幾時動手,成為猜謎遊戲。
停戰曙光未見 兩極世界初現?
作者:王耀宗2023-04-18
3月真是個不平凡的月份,在眾多事件中,無疑AUKUS協議及中俄會談最為重要。簡單來說,兩者都涉及深遠的地緣政治發展,對一個兩極世界(bipolar world)的成形及持續,有極巨大影響。
身分認同政治與西方社會的撕裂
作者:王耀宗2023-03-28
近年西方的右翼政黨紛紛取得執政機會,就是民主國家以選舉方式解決其國內價值衝突的機制;但能否徹底解決價值衝突,尚是未知數。
什麼是「中國式現代化」
作者:王耀宗2023-02-20
巨浪滔天的新中國建國後的發展,標示着執政者要不斷地解讀現實變化的意識形態。比起鄧小平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的新時代思想「新」在哪裏?
國族主義高漲 世局危機四伏
作者:王耀宗2022-12-19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逾9個月,數以千萬計烏克蘭人正面臨一個嚴寒而沒有暖氣的冬天。戰事未見停下來的跡象。世界正處於一個國族主義亢奮的年代,亦是危機四伏的年代。
歐洲政壇向右轉 折射西方文化危機
作者:王耀宗2022-11-15
極右政黨兄弟黨之領袖梅洛尼10月成為意大利首名女總理。近年歐洲政壇愈多右翼政黨通過選舉取得多數民意支持而上台執政,右翼政治力量不斷擴展。可見,西方民粹主義逐漸興起,西方正面臨一場文化危機。
回憶李怡與《七十年代》
作者:王耀宗2022-10-17
時事評論員李怡於10月5日在台灣逝世,享年86歲。李怡政論獨領風騷,只有在這個年代,他成為了最具影響力的時評家之一。逝者如斯,李先生,請安息吧!
英國君主立憲制與現代文明
作者:王耀宗2022-10-05
英國君主立憲制與現代世界文明發展實不可分割,英國是歷史上第一個工業革命成功的國家,其社會、經濟及政治上的變革,影響尤為深遠。
悲劇英雄戈爾巴喬夫
作者:王耀宗2022-09-13
戈爾巴喬夫的出現,本身是蘇聯政經發展的產物,他的大膽改革激起了世界各地對民主自由的追求,但中國內部的改革力量卻在「六四」後遭遇覆滅的命運,然而「六四」餘波卻令柏林圍牆最終全面崩塌。
中澳關係 乍暖還寒
作者:王耀宗2022-08-17
澳洲在種種衝突及張力中,似乎感覺自我意識之甦醒,認識到地區安全問題日益重要。我相信中國向澳方提出的「拒絕第三方操縱」要求,正是忽視了澳洲「自我意識」的形成。
俄烏戰爭衝擊世界政局
作者:王耀宗2022-04-13
雖然俄烏戰爭在歐洲發生,但對亞洲各國的安全形勢或秩序有重大影響。亞洲各國須重新考慮國家安全問題,首當其衝的是日本、南韓。至於俄烏戰爭又會否增加北京攻台之可能?
普京的沙文主義和俄國安全空間
作者:王耀宗2022-03-25
坐下來談歸根到柢有兩大問題:一是作為全世界最大領土國家的統治者普京,他的世界觀是怎樣的,這會決定他的讓步程度;以及俄國的所謂安全紅線,兩者關係密切但並不一樣。
接納移民變得強大
作者:王耀宗2021-10-03
「美國衰落論」(America is in decline)已持續了半個世紀。自六十年代越戰時已開始,越戰慘敗後更盛。小布殊入侵伊拉克後,美國衰落論又再流行,近年變得更盛。
美網公開賽觀賽記
作者:王耀宗2021-09-26
溫網不帶廣告,除了Rolex,而且球員一定要穿白色球衣,似足紳士比賽,入場觀看,觀眾必得肅靜;美網賽事,球迷喧嘩放肆,賽事進行中,人們可以自出自入,帶啤酒及漢堡包入內享用,令觀賞者大感困擾。
披頭四迷的哀傷之地
作者:王耀宗2021-09-18
1980年12月8日「披頭四」(Beatles)主唱約翰連儂(John Lennon)在他住的紐約住所大門走廊內被一名歌迷Blank Chapman槍殺身亡,舉世震驚,年僅40歲。
大白象聯合國
作者:王耀宗2021-09-12
聯合國的組織、結構及宗旨,相信已廣為人知。二次大戰後的70多年,結構未改。很多人批評它機構臃腫,效率低下,變成大白象。
一個紐約 兩種風光
作者:王耀宗2021-09-05
今期作者繼續遊走於曼哈頓城,一頭是兩所歷史悠久的博物館,另一則卻是怪誕擁擠的時代廣場,兩者分別有什麼特色?
曼克頓漫遊
作者:王耀宗2021-08-29
在特朗普塔對面,有幾個人舉着紙牌抗議特朗普,其中一張紙牌寫着︰&#8221;an easy way-suicide&#8221;。叫特朗普自殺?沒有多少人理會他。
紐約移民 物是人非
作者:王耀宗2021-08-21
早期從歐洲來的移民,橫渡大西洋,進入紐約港口,必會遙遠眺望到自由女神像的巍峨身影,移民會在附近的Ellis Island清關或檢疫,之後才獲批進入紐約市。